■李冠儒 翟崑
提要:不少澳門青年也是「一國兩制」制度的實際受益者,有很多機會在內地一流高校交換學習,可在深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和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方面作出貢獻。
中央政府高度重視澳門在國際交往上的特殊優勢,透過「一國兩制」不斷夯實這種優勢,使澳門在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發揮重要節點作用。
澳門在「一國兩制」下發揮繼往開來且日益關鍵的國際作用。(首句變體)
自明清以來,位於中國經濟增長最活躍的大灣區的澳門,已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和節點。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後,逐漸成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在「一國兩制」下,澳門有自由港及單獨關稅區等優勢,企業所得稅最高僅為12%,受國際投資者青睞。
在此基礎上,澳門進一步發揮國際交往作用,不再局限於國際旅遊中心與對葡合作平台,而是在中國對外開放戰略中擔當更重要角色。「十二五」規劃支持澳門建設成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加快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十三五」規劃明確澳門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協助澳門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十四五」以來,澳門的國際作用有增無減,2023年3月國家出台「橫琴金融30條」,計劃在2035年前讓電子圍網系統和跨境金融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將澳門打造成為中國金融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新高地、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和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示範區。同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透過【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以回應國家的期待,預期會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品牌,以加快會展業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數位化、綠色化發展步伐,助力國家對外開放和高品質發展。
黨的二十大以來,中央政府明確賦予澳門「一中心」(即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一平台」(即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一基地」(即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央政府充分考慮到澳門在國際交往中的特殊作用。
澳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節點,已取得大量可觀的成就。(首句變體)
「一國兩制」下,澳門的國際交往更順暢,國際合作成果對內放射線到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對外放射線到葡語區、共建「一帶一路」乃至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對內,澳門充分為大灣區及內地發揮對外開放作用。澳門經常透過會展商貿進行國際交往。2024年上半年,澳門已舉辦702項會展活動,比去年同期增加209項,增幅超過42%。國內外與會者或入場觀眾共47.9萬人次。澳門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將其作為「雙迴圈」戰略支點的實際載體。對外,澳門充分發揮面向葡語國家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開放作用。
澳葡之間淵源深厚,2003年10月中葡論壇於澳門成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全球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的9個國家,全都加入澳門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2008年起,澳門每年舉辦「中國—葡語國家文化周」,吸引大批中外遊客,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2023年,澳門與葡語國家商品貿易總額已達14.3億澳門元,相比2003年的1.59億澳門元,實作了近9倍的增長。內地與葡語國家貿易總額也從2003年的約110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2209億美元,翻了整整20倍。不僅如此,澳門積極將國際交往範圍擴充套件到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為此舉辦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及「格蘭披治大賽車」等。隨著2024年11月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的啟動,澳門聯通內外的優勢將更加突出,澳門將日益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節點。
「一國兩制」保障澳門充分發揮國際作用。(首句變體)
首先,「一國兩制」為澳門發揮國際作用提供了制度依據。在「一國兩制」下,澳門的主權歸屬清晰、社會穩定發展,這是科學認識內地與澳門關系、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重要前提。這也為澳門發揮連線內外的國際交往作用,提供了根本制度支持。
其次,「一國兩制」為澳門發揮國際作用提供經濟動力。內地經濟發展給澳門發揮國際作用提供了經濟基礎。澳門的人均GDP在2023年已經達到6.9萬美元,在世界上排第9、在亞洲排第3。
第三,「一國兩制」為澳門發揮國際作用提供政策支持。中葡合作發展基金於2013年6月26日正式設立,總規模高達10億美元。考慮到中國澳門與葡萄牙的淵源以及制度的特色,基金總部於2017年6月1日正式落戶澳門,澳門作為葡語國家「精準聯系人」,與包括莫三比克、安哥拉、巴西等多個共建「一帶一路」沿線葡語國家深化全方位的合作。有關計畫帶動了各國農業現代化、制造業、能源等諸多領域的發展。
澳門歷史城區在祖國的大力支持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澳門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澳門制定了「大病不出澳」的目標,但僅憑澳門之力尚難完成如此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中國建築國際集團的支持下,澳門協和醫院如期順利完工並交付使用。這有利於提高澳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還提升了澳門整體的國際營商環境。
澳門將繼續在國家交往方面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首句變體)
自澳門實施「一國兩制」以來,澳門各界人士堅持把「一國兩制」原則要求同澳門具體實際相結合,勇於探索創新,創造了很多國際交往合作的亮點。澳門的「一國兩制」實踐,發揮了國際作用,積累了「一國兩制」的經驗,豐富了「一國兩制」的內涵。
歷任澳門特首均積極與葡語國家展開交往,與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從而分享「澳門故事」「大灣區故事」和「中國故事」。這些故事除了覆蓋中葡合作發展基金11個案例的經驗外,還包括澳門如何透過「以醫帶藥」模式,積極帶動中醫藥優質產品和技術走進葡語國家、歐盟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也包括澳門如何計劃依托澳門協和醫院,打造立足大灣區、放射線東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學中心,又將如何捍衛全球健康,提高各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得到澳門幫助、與澳人充分交流以及到訪澳門的外國人,很容易感受到「一國兩制」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具備生命力的創新制度,更能深刻理解「一國兩制」如何助力澳門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奉獻。
讓澳門在「一國兩制」下發揮更大的國際作用,一是要鼓勵澳門青年發揮國際交往獨特優勢。澳門青年作為國際城市的居民,熟悉聯合國永續發展等國際議題,可以協助祖國提高共建「一帶一路」國際感召力、影響力和凝聚力。不少澳門青年也是「一國兩制」制度的實際受益者,有很多機會在內地一流高校交換學習,可在深化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和同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方面作出貢獻。二是進一步加強澳門的內通外聯作用。一方面加強與內地的交流,另一方面積極向東南亞、中東、非洲、大洋洲等方向拓展更多發展合作模式,目前已有「大健康」層面的具體規劃,未來還可以推出更多培養綠色科技、綠色金融人才的具體政策。三是在各方支持下,要實事求是地長期監督、評核澳門現有及將有的國際合作計畫及品牌,績效只有「看得見」,品牌才能「叫得響」。不斷點亮「澳門品牌」,創造「中國品牌」,打造世界品牌。
(作者李冠儒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博士生;翟崑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