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秘魯漁民騎蘆葦船乘風破浪

2024-10-14新聞

圖片說明: 秘魯漁民站在蘆葦船上「沖浪」。

本報特約記者 張笑竹

在秘魯西北部沿海地區萬查科,「騎著」蘆葦船乘風破浪出海捕魚的秘魯漁民是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頭部尖尖高高翹起的蘆葦船,已在當地存在了數千年,它們現在依然活躍在普通漁民的日常生產活動中,可謂「活著的歷史」。

漫步萬查科海灘,最引人註目的就是岸邊成排豎立的蘆葦船。這些船倚靠在簡易的木架上,仿佛一排威武的金甲戰士。據當地漁民介紹,蘆葦船因為材質和構造上的特性,比普通木船更適合作為當地人的出海工具。

在海上,風平浪靜的時候,漁民會悠閑地坐著,兩腿攤開放在蘆葦船兩側。風高浪急時,漁民就會雙腿雙腳用力夾緊船體,呈類似騎馬的姿態。這種蘆葦船在當地也被稱為「小馬」,所以當地人「騎船」出海的說法很形象。

有意思的是,當地漁民出海時手裏拿的並非船槳,而是約兩米長的從中間剖開的竹竿,像我們熟悉的扁擔。

漁民們一般天還沒亮就三五成群地出海了,他們每人騎一艘小船,沖出近海的風浪區去捕魚,手中舉著長竹竿,時而用其劃水前進,時而用其在風浪中保持平衡。有的時候風浪太大,漁民還會由騎姿轉換為站姿,在船上隨風浪靈活調整身體角度,像是沖浪選手。

到達捕魚目的地後,漁民們有序地忙碌起來,用漁網、捕蝦簍等盡可能多地「收割」海洋的慷慨饋贈,將漁獲放在蘆葦船後半截的空艙中,滿載而歸。漁民們再次沖浪回到海邊時,守候在海灘上的家人、夥伴會跳入水中,合力將船拖上岸。

制作蘆葦船用的是當地特產的蘆葦,其截面是三角形的,捆紮起來非常密實,幾乎不透水。

制作蘆葦船是個需要細心的過程,首先要挑選收割大片數米高的鮮蘆葦,將其徹底晾幹。然後把長短不一的蘆葦按照需要截整齊,再用繩子緊密地捆紮起來。

蘆葦船一般四五米長,近一米寬,尾部有空艙,大概40多公斤重,而其負載能近100公斤。

所有蘆葦的尖端都是天然密封的,只有其切口處會進水,所以蘆葦船要豎起來才能排水晾幹。吸飽水的蘆葦船自身重量會翻番,浮力大減,要晾幹後才能再次出海。因此當地每位漁民都需要兩三艘蘆葦船輪番使用。

因為風浪以及沙石的磨損,一艘蘆葦船通常只有幾個月的壽命,所以當地漁民對蘆葦的需求量很大。而這種「三角形」蘆葦長成能造船的長度需要將近一年的時間。

隨著秘魯沿海地區的開發,酒店、餐館和沖浪用品店不斷增多,蘆葦種植區被大量侵占。為保障這種造船材料的供應,當地政府還在海邊專門辟出了種植區。

據考證,秘魯的蘆葦船有至少3500年的歷史,當地人很為這種「活著的歷史」而感到驕傲,然而隨著城鎮現代化的演進,萬查科大概只剩下四五十名漁民還在使用這種古老的方式捕魚,並以此為生,越來越多人將目光轉向蘆葦船的保護工作。

這種特殊的歷史文化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許多人嘗試了用這種古老交通工具沖浪的滋味。在萬查科,花上大概幾十新索爾(1秘魯新索爾約合1.9元人民幣)就能坐上漁民的蘆葦船下海了。

為了保持平衡,遊客要面朝後坐在船尾的空艙裏,那種不知道什麽時候後背會被海浪打濕的感覺別有一番緊張刺激。旅遊業的發展幫助當地漁民增加收入,也有助於將蘆葦船這種文化繼續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