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行程有望加快,中國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將迎來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有關負責同誌表示,今年將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行程,著力構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體系,使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杜絕選擇性執法和讓企業「自證清白」式監管,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預期。
此前在1月2~3日召開的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大會上,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今年將從六個方面采取更多務實舉措,切實疏堵點、提信心、破壁壘、解難題、抓落實,努力讓民營企業有感有得,排在首位的就是「加快推進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行程,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多位專家表示,立法保護民營經濟,凸顯國家對民營經濟保護的制度安排和法治保障,能極大提振民營經濟的信心,給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上「定心丸」。立法的重點應對民營經濟主體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投融資、公平競爭等重點領域作出詳細規定和保障,減少禁止和限制,對民營經濟主體合法權益尤其是民營企業家人身合法權益進行保護。
值得關註的是,第一財經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相關部門曾就民營經濟立法做過一些前期調研,也委托一些專家做過研究,但目前來看,業內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草案。
為何立法
目前,民營經濟促進法尚未列入已公布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之中,但近幾年來,一直都有企業家在直接發聲,呼籲國家出台專門性的法律,以保護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每年兩會期間,都有相關議案提案送出。
去年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向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送出了【關於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提出包括「地位平等,公平競爭,保護權益」在內的九條建議,並建議同步啟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行程,條件成熟時盡快出台,「給企業滿滿的安全感」。
1月8日,全國人大財經委關於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審議的代表提出的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稱,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法等30件議案涉及的22個立法計畫確有立法必要,建議有關部門加強調研論證,條件成熟時,爭取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後立法規劃或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三年疫情沖擊、經濟周期疊加外部經濟形勢的變化,民營經濟正在經歷艱難的轉折期。
過去一年,中國推出了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措施。2023年7月印發【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9月在國家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11月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強化金融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落實一批舉措。
盡管政策密集出台,但是市場主體的預期依然偏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過去幾個月,政府已經宣布了相當多的新政策檔,但一些企業家尤其是私營部門企業家信心仍然不足,原因在於他們不確定這些政策是否能夠落地、能堅持多久。
除了政策支持,業界普遍認為,立法是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關鍵一招。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高級研究員劉興國對第一財經表示,對民營企業家來說,盡管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實施,帶來了營商環境的改善,促進民營企業效益的提升,但歷史的經驗,曾經讓他們深刻感受了方針政策不斷調整所帶來的沖擊,而法治精神的確立,將令他們領悟到依法治企、依法保護民營經濟的重要意義。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少卿也認為,民營企業家需要有一個穩定的政策、穩定的經營環境,才能形成穩定的經營預期,才願意投資。民營經濟發展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保護產權,二是打破壟斷。打破國有企業依靠行政力量在諸多領域形成的壟斷地位,真正做到對民營企業的非禁即入,這是啟用民營資本的重要前提,要想讓民營資本真的願意進入,要有一整套法律制度來保護經營權和企業財產權。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台律師事務所主任皮劍龍送出了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保護法】的提案。他認為,現行法律在民營經濟發展與保護方面嚴重缺失,應制定統一的專項法律,保護民營經濟主體和民營企業家權益。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經過調研發現,一是政策穩定性、持續性不夠,影響了企業的長期預期與發展規劃;二是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地位沒有在法律層面得到充分的公平確認,導致民營企業在起跑線上常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三是市場主體定位與職責不清,導致政策供給與市場需求錯配,本應關註宏觀面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微觀。
他強調,應透過立法約束政府對各類市場特別是金融、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的幹預之手;同時,推進司法改革,形成獨立、高效、公正的法院執法系統,公正處理企業相互之間,以及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糾紛問題。
如何立法
前述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中央已經出台了多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高級別檔,但仍然是有立法的必要,法律的穩定性、長期性和執行力要比政策更強,立法傾向於把一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好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堅決保護民營企業、保護民營企業家合法利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主任臧鐵偉此前在釋出會上介紹,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充分發揮憲法法律的重要作用,積極透過法律化、制度化的安排,規範、引導、促進、保障民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安心、放心。
去年末,有關部門在對民營企業進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輔導時提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重點之一,今年要加大政策落地力度,著力讓民營企業可感、可及。首要的一條是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
安徽大學法學院講師、武漢大學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徐則林對第一財經表示,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權利難以彰顯是中國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幹預市場插手企業的現象時常發生,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沒有完全建立。目前,進一步建構支持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法治環境有其必要性和緊迫性。
知情人士表示,企業的主要訴求還是平等保護,但從現有的法律條文來看,不平等的法律條文也沒有多少了,民企更多的是執行層面的問題,一些地方在執行中有實際上的不平等。立法之後,由於法律更有強制力,約束性更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執行中的問題有所改善。
除國家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外,部份地區也在圍繞「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探索地方性立法。比如,在省級層面,浙江省和山東省分別於2020年和2021年出台了【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和【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在地市級層面,有【合肥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珠海經濟特區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煙台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鄂爾多斯市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等。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送出了【關於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的提案】,提出了九條立法方面的建議,一是明確促進民營經濟的六項基本原則,即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相比,做到地位平等、共同發展、公平競爭、互惠合作、平等監管與平等保護。二是促進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三是鼓勵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四是鼓勵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互利合作。五是保障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平等監管。六是平等保護民營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七是明確各級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職責。八是建立監委機關對公職人員侵犯民營企業權益的專項監察制度。九是明確司法機關保護民營企業權益的法治要求。
皮劍龍認為,立法重點應對民營經濟主體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投融資、公平競爭等重點領域作出詳細規定和保障。進一步落實民營經濟主體地位,全面保護民營經濟主體物權、債權、股權、智慧財產權等各種型別的財產權,充分保障民營經濟主體平等獲取市場準入資格。還應凸顯對民營經濟的平等保護原則,突出權益平等保護,減少禁止和限制。
第一財經還從學界了解到,是否對民營經濟進行專門立法,理論界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因為中國已經有了中小企業促進法,民營經濟促進法如何與中小企業促進法進行切割,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