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人民幣反擊戰打響,用位元幣賴賬想法被打破,做空美元的時機到了

2024-12-14新聞

前言

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中,川普政府對位元幣立場的轉變成為了一個引人註目的焦點。

先前,他采取了一系列財政刺激措施以維護「美國優先」的政策,這些措施無疑為市場流動性註入了新的活力。

在之前競選的時候,川普就提出了建立國家位元幣儲備的構想,想要用加密貨幣來保證美國在金融貨幣中的絕對地位。

這樣的轉變, 從最初的質疑和反對位元幣,到後來的接受和推廣,凸顯了加密貨幣在全球經濟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那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人民幣的有力回應,還有位元幣作為逃避債務工具的不足之處,以及美元信用所面臨的挑戰吧。

一、人民幣反擊戰

當前,中國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表現以及相關政策變動,均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註。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顯示出來,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漸下降。

與此同時, 人民幣等非傳統儲備貨幣的份額在上升 ,這就反映出來我們的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並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8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市場的占比增至4.69%, 自去年11月開始,已連續十個月穩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的位置 ,凸顯了其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活動中的日漸提升的地位。

這樣的情況不但強化了國內市場的資金流動性,更對人民幣匯率的穩定發揮了重要意義。

不僅如此,人民幣匯率政策對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也產生了顯著影響。

人民幣的穩定性增強了國際貿易參與者的信心,促進了資本的跨境流動,提升了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就目前來看,全球的投資者們對人民幣的看法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二、位元幣的局限性

盡管位元幣的去中心化和有限的總量,使其被某些人視為可能的逃避債務工具,但這種想法忽略了位元幣的一些核心缺陷。

首先我們都知道,位元幣的價格波動振幅非常大 ,沒有傳統貨幣那麽穩定,這樣的特質就會意味著它很難充當一個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

價格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劇烈變動,這對於需要穩定性的貨幣功能來說是一個重大障礙。

其次, 就是位元幣的供應量是有上限的 ,這限制了其在交易中的使用,因為隨著經濟增長,對貨幣的需求也在增加。

另外還有, 位元幣的挖掘和交易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這限制了其作為廣泛使用的貨幣的潛力。

中國央行已經明確表態,將位元幣視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而非真正的貨幣,不應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全球央行對位元幣的態度存在差異,但普遍持謹慎立場。

這種高波動性限制了位元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因為企業可能面臨匯率風險。

位元幣這種高波動性限制了位元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因為企業可能面臨匯率風險。

不同國家對位元幣的法規也不太一樣,這樣的差異性,就為國際貿易中的位元幣支付帶來了不確定性。

而且位元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面臨多重限制, 且前面提到了位元幣的價格波動振幅大,這種不穩定性對國際貿易來說是一個重大障礙。

還有, 位元幣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雖然提供了某些優勢,但也帶來了監管挑戰 ,增加了洗錢和非法交易的風險。

除此之外, 位元幣的交易速度和效率問題也是一個限制因素 ,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確認的國際貿易中。

最後, 位元幣的接受度還不高 ,許多企業和國家尚未準備好接受位元幣作為支付手段。這些因素共同限制了位元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廣泛套用。

三、美元信用的動搖

川普勝選後,其影響是各種各樣的。一方面,由於對川普政策的預期,美元和美債利率出現了同步上升的情況。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美國國債市場正面臨著日益增長的信用風險。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最新數據, 2024財年聯邦政府財政赤字近1.833萬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

這種財政狀況導致美債收益率攀升,降低了市場對美債的信心,可能會導致更大規模的拋售現象。

美債的信用評級已經出現下滑,國際評級機構對美債的評級進行了下調。

中國和日本等外國投資者一直在減少對美債的持有量,而美聯準成為了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這種情況增加了市場的不穩定性。

如果美債市場真的出現了不穩定,可能會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甚至可能引發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資本市場對美國經濟強權的信心正在經歷考驗,特別是在川普勝選之後。

雖然短期內美元可能因為市場對政策的預期而走強,但從長遠來看, 美國日益擴大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可能會引發一場嚴重的危機 ,導致美元加速貶值,利率不斷上升,對美國經濟增長不利。

美元的貶值有利於產品出口和制造業回流,吸引外國資本投資。

但是如果美元過度貶值,可能會影響其作為避險資產的特性和美國的國家信用,進而動搖美元在全球的霸權地位。

經常關註金價的朋友們都知道,從去年到今年,黃金價格增長速度非常快,黃金價格與美債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已經出現了脫鉤的現象。

傳統上,當美債收益率上升時,黃金價格往往會下跌, 但現在無論美債收益率如何變化,黃金價格都在持續上漲。

美聯準和美國頂級投行試圖打壓黃金價格的努力未能成功,這表明市場對美元和美債的信用危機有所警覺。

中國央行用行動表明,黃金才是真正的信用背書,而不是位元幣,這進一步削弱了美元的信用。

美聯準持有超過5萬億美元的美債,占美債總量的20%以上,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債權人。

如果美聯準停止購買或開始拋售美債,美債市場可能會面臨崩盤的風險。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將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全球金融不穩定。

四、做空美元的時機

現在的美國聯邦準備制度和財政部持續透過多種渠道向投資者傳遞信心,以穩固市場對美元和美國國債的信任。

同時美聯準在議息會議上釋放的溫和政策訊號,也引發了市場的積極反應。

盡管美聯準努力維護市場穩定,但美元和美債的信譽仍受到,諸如美國巨額債務和通脹預期等因素的影響。

美聯準主席鮑威爾指出,位元幣的主要競爭物件是黃金,而非美元。

他認為位元幣更多地被視為一種高波動性的投機性資產,而非用於支付或價值儲存的工具。

這樣的觀點就凸顯出來位元幣和黃金在投資領域的競爭態勢,這種競爭可能會間接影響美元的地位。

位元幣的價格大漲,原來準備要流入黃金市場的錢被位元幣分走,也對美元在全球的主導地位構成了潛在挑戰。

另外, 中國央行的黃金政策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起位元幣,中國整體政策就是還是更註重黃金,這樣增加黃金儲備的行為,不僅顯示了對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重視,也反映出對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地位的重新審視。

黃金價格的上漲通常與美元信用的減弱相關聯。

在美國債務危機不斷加劇和美元信譽受到質疑的背景下,黃金價格的飆升與美債的快速增長同時發生。

市場對美元購買力下降的擔憂在黃金價格上漲中得到體現 ,特別是在通脹預期強烈,或美元信用面臨危機時更為明顯。

這就明顯能反應市場對美元和美債的信任度正在下降,而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重力正在上升。

結語

總體來說,美國債務增長,通脹風險和全球央行信心下降動搖了美元信用。

美國方面就想擡高位元幣的價格,來緩解債務風險,想讓國際上的大家都信任位元幣。

不過位元幣的高波動性、有限供應、能源消耗和缺乏全球央行認可限制了其作為貨幣的角色,其與黃金的競爭關系也影響了美元信用。

中國現在就是在減持美債,增強人民幣穩定性和國際地位, 顯示了對美元信用的不信任,提升了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影響力。

未來全球經濟和貨幣政策面臨不確定性,多元化貨幣體系可能形成,數位貨幣挑戰傳統體系。

全球央行需平衡貨幣穩定與經濟增長,要求政策制定者具備前瞻性和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