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10個00後合夥靠演唱會租手機,半年回本50余萬元

2025-01-10新聞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杜倩雯

近日,一則「杭州96年小夥靠演唱會租手機月入過萬」的視訊廣受關註。有網友發出疑問:真的會有人花百元租手機看演唱會嗎?「演唱會租手機」真的這麽賺錢嗎?

1月8日,追星女孩小天(化名)告訴大河報【看見】記者,對於她們這群00後而言,租手機看演唱會如今已是一件尋常事,「花一點錢就能拍出前排票的效果,價效比真的很高」。

發現商機並迅速入局的大二學生劉星(化名)說,他和朋友共10人集資50余萬元購買了近百部被喻為演唱會拍攝神器的手機,面向全國使用者出租,投資近半年,目前已賺回本金,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基本過萬元。

那麽,這種漸漸走入公眾視野的新商機,究竟蘊含了怎樣的機遇與風險?

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關演唱會租手機的資訊截圖

演唱會增多催生新商機,10人合夥出租手機近半年收回成本

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24上半年中國演唱會】報告顯示,2024上半年,演唱會市場演出供給持續走高,共演出1182場,全國演唱會觀眾達1192萬人次,共有131個城市舉辦了演唱會,演出在50場及以上的城市共6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深圳、成都。

演唱會場次激增使一群關註演唱會的年輕人嗅到了新商機,靠出租演唱會手機的新型創業模式應運而生。

以「演唱會租手機」為關鍵詞在某社交媒體平台搜尋發現,相關貼文數量已超46萬。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輸入同樣關鍵詞,其跳出超千條相關交易連結,並標註了醒目的「免押出租」「現場面交」等標簽,顯示的日租金從幾十到上百元不等。該二手交易平台官方計算近7日成交價為99元。

劉星是嗅覺敏銳的年輕人之一。他在2024年7月,接受朋友建議,以合夥人的身份跑步入場「演唱會出租手機」的創業中。

「去年演唱會特別多,一個在北京的朋友發現了這一商機,就開始招攬夥伴,大家一拍即合,就合夥創業了。」劉星說,他們一共有10位合夥人,分別在10個不同的城市上學,分散在北京、河南、深圳、福建等地,基本放射線全國由南至北常常舉辦演唱會的多數一線城市。

劉星說,每人出資五六萬,購置了近百部演唱會拍照最熱門機型,然後各自釋出廣告,招攬客戶,自主定價並出租。「我們定了每部手機使用一次的最低成本,然後自己定租金,租金減去最低成本,剩余的錢就算是自己賺的,每成交一單能賺100元左右。」劉星坦言,這樣的合夥方式自主性強且高效,大家賺多賺少各憑本事。

劉星前期投入的五六萬元是父母贊助的,「我爸媽是做生意的,一聽說我有這個創業想法,都十分支持,我也就踴躍去幹了」。

劉星家在西安,學校在洛陽,因此在區域劃分上,他主要負責西安和鄭州兩地演唱會的手機出租,「相比於許多同行線上郵寄手機的方式,我們選擇的是線下面對面交易」。劉星說,一般郵寄一部手機,運費加保險需要100多元,而他們一次帶多部手機去演唱會場館門口面對面交易,可以降低營運成本,也可以保證手機運輸安全。

劉星坦言,2024年10月、11月是演唱會租手機生意的高峰期,那時西安一場演唱會,他能租出30部至40部手機,鄭州一次演唱會能出租手機20部至30部。租一天的話,每部手機出租價格約為每天140元至180元。租兩天總價為180元至200元,平均每天不到100元。「現在粗略算的話,我當時投入的五六萬已基本回本,平均每月能賺一萬塊錢左右。每個人的盈利各有不同,這和所在區域的演唱會次數和人群消費能力有關,像我在北京的朋友應該賺得最多,而我們10個人總計是已賺回這五六十萬了,都回本了。」

劉星出租的手機

業內人士:有商家提供改裝機以次充好

正在加拿大留學的小天十分青睞租手機看演唱會。小天說,前不久在前往美國看演唱會前,她透過中國社交媒體平台,花人民幣150元租到某款拍攝「神器」。「一般演唱會是不能帶專業裝置的,像我們買‘山頂’票的粉絲,只能借助專業手機拍到偶像的高畫質照片。我對拍出來的畫面效果很滿意,我媽看了圖還問我是不是坐到了前排。」

小天租到的這款拍攝「神器」是當前最熱門的拍攝演唱會現場的手機之一。從該手機品牌官網和部份使用者分享的體驗貼得知,這部手機能夠實作光學5倍、光學品質10倍的變焦能力。這意味著即使身處距離舞台數百米遠的觀眾席,也能透過該手機捕捉到舞台上的表演,甚至拍攝到歌手的每一個表情。

談及租手機的過程,小天說,當時在某社交媒體平台談好價格後,先給對方轉了定金,之後雙方在演唱會場館門口面對面交易,「對方收了3000元押金,還看了我的演唱會門票,就把手機給我了」。小天坦言,租手機的過程中雙方並未簽訂任何紙質合約,雙方的信任度依靠高昂押金及演唱會門票資訊等維系。

劉星說,國外出租手機很多是靠押金等維系,而現在國內手機出租市場,多是依靠二手交易平台、社交平台,買家透過提供芝麻信用截圖和個人身份資訊等方式,實作免押金交易。「交易平台可以對買賣雙方進行監管,相對比較安全放心。」劉星補充道,他們在回收手機後,會對手機進行格式化處理,恢復出廠設定,以保護使用者的私密安全。

不過,劉星坦言,做這行並不意味著零風險,「對我們而言最大的風險就是手機遺失,我之前遇到過一位客戶,他租完手機後說太累了先回家,第二天用同城快遞寄回,誰知道第二天只寄回來了個手機殼」。劉星說,遇到這種情況他們會立即報警。由於他們提前購買了軟體對各部手機即時定位,所以一般能夠很快追回。曾有同行提到過,有人會把租到手的手機送去拆卸刷機,這會使手機失去定位,從而增加他們尋找手機的難度,「不過這類人還是少數,現在年輕人素質還是比較高的,基本都能按約定時間送回手機」。

除商家在交易過程中會承擔手機遺失等風險,客戶群體也難免遇到被「坑」危機。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看見】記者,市面上出租的演唱會專用手機,很多是成本低廉的改裝機,其外型和正常機型並無大的差別,但拍攝效果很差,客戶使用時還會存在個人私密泄露的風險。「網上挺多這類案例的,有商家自行改裝二手手機時,會私自安裝隱秘的竊聽、竊照裝置,這都防不勝防。」該業內人士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很難看出改裝機和原裝機的差別,「我們專業的有時候都分不清。有些商家會用低價吸引客戶,然後提供一個改裝機,以次充好,這都是行業內常有的事」。

小天用拍攝「神器」拍的演唱會現場圖

專家:年輕人在精神消費上「人間清醒」又「局部大方」

「我們不得不承認,當代年輕人在精神消費上既‘人間清醒’又‘局部大方’。」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研究員劉蘭蘭稱,「演唱會租手機」這一新型商業模式的興起,反映了消費市場在經歷熱辣滾燙的報復性反彈、單純追求價效比的審慎後,當代年輕人逐漸形成了一種「理智與情感」相結合的消費新常態和新秩序。

劉蘭蘭表示,社交媒體時代,社交媒體圈層化互動交流「種草」已成為當下年輕人消費的重要途徑,演唱會租賃手機就是將粉絲經濟和社交消費深度捆綁的產物,此類消費行為將「標簽」「符號」作為「社交貨幣」獲取群體認同感。此外,以租代買的消費模式,體現當代年輕人更加註重商品的價效比,不再盲目跟風消費貴重商品。而買「山頂」票後花百元租借拍攝「神器」的行為,體現當代年輕人在精神文化消費層面,願意把錢花在刀刃上,追求價效比高的綠色消費,也更加追求精神滿足和情感體驗。

同時,對於演唱會出租手機等新型創業模式,劉蘭蘭稱,該類新創業模式具有靈活性、流動性特點,一方面有助於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催生新的就業增長點,探索更多渠道增收途徑。另一方面也應註意到,各類新型創業模式實踐蓬勃發展、勢頭喜人,相關政策支持和勞動權益保護還未及時匹配保障,建議有關部門針對新型創業模式蓬勃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探索新型創業專項支持計劃,確保新型創業從業者及商業行為在法律、稅務、政策支持保障下健康穩定發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聞報料請私信微信公眾號「大河看見」)

來源:大河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