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於當地時間9月24日至3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美國總統拜登在開幕當天發言,這是他第四次以總統身份向大會發表講話,也是最後一次。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在這場「告別演講」中,拜登在談及中國時表示,「美國隨時準備就事關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地人民福祉的緊迫挑戰進行合作」,並對中美兩國恢復雙邊禁毒合作一事表示贊賞。不過,他仍然堅稱,「美國需要堅持我們的原則,尋求負責任地管理與中國的競爭,以免演變為沖突」。
CNN指出,拜登在聯大的最後一次講話,仍在借「民主」之名,試圖在國際舞台上彰顯自己的「政治遺產」和美國的領導地位,但對於當前愈演愈烈的中東地區緊張局勢,他並沒有就如何應對黎巴嫩真主黨和以色列相互襲擊導致的危機升級提出什麽實質性的建議。
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紐約,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美國總統拜登在開幕當天發言。澎湃影像
在這場聯大講話中,此前已宣布結束今年美國總統競選的拜登,對台下100多位世界領導人這樣說道:「有些事情比繼續掌權更重要。你們的人民才是最重要的。」
盡管這場演講的內容從俄烏沖突,到加薩沖突,再到涉及人工智慧等各領域的問題,但拜登在結束時坦率地承認,其總統任期即將結束,而這比他所預期的要來得更早。
「擔任總統是我一生的榮幸,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拜登補充說:「盡管我熱愛這份工作,但我更愛我的國家。我決定,經過50年的公共服務,是時候讓新一代領導人帶領我的國家前進了。」
CNN稱,然而,如果全世界正在尋找短期內解決近期中東地區本危機升級的辦法,那麽人們會大失所望。因為,拜登在其講話中只是簡短地提到了黎以局勢。
「以色列和黎巴嫩邊境兩側的太多人仍然流離失所。」拜登說:「全面戰爭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他承認,「該地區的局勢已經升級」,但又轉而稱,「外交解決方案仍然有可能」。「事實上,外交解決方案仍然是實作兩國居民安全返回邊境家園的唯一持久安全路徑,也是我們展望未來時正在不懈努力達成的目標。」
在拜登講話之前,有美國高級政府官員承認,由於以色列在黎巴嫩進行了範圍廣泛的軍事打擊,因此實作停火協定的希望渺茫。據報道,在聯大舉行各項會議期間,拜登和美國高級官員將與其他各國討論如何「穩定局勢」。
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紐約,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美國總統拜登在開幕當天發言。澎湃影像
CNN指出,自從拜登在2023年提出「世界正處於拐點」的論調以來,哈馬斯和以色列之間的一場新沖突造成了越來越多的死傷,而美國斡旋停火和解救被扣押人質的努力在最近幾周遇到了瓶頸。上周,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的襲擊,則使該地區的局勢進一步復混成。
聯大講話中,拜登還談到了更早爆發的俄烏沖突。一周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聲稱,他計劃向拜登送出一份旨在為烏克蘭帶來和平的「勝利計劃」,並要求拜登批準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武器打擊俄羅斯境內的目標。然而,澤連斯基的這一要求是否能夠實作,仍然懸而未決。
雖然拜登在講話中沒有提到允許烏克蘭使用遠端武器的問題,但他表示,「世界不能感到厭倦」。拜登說:「我們不能視而不見,我們不會放松對烏克蘭的支持。」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琳達·湯瑪斯-格林菲爾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此前告訴CNN:「我們正在全力支持和平與安全,不僅是在加薩、以色列和黎巴嫩,而且我們也在關註蘇丹和烏克蘭。因此,所有這些都將是我們議程的一部份,包括世界其他地方的沖突。」
然而,CNN認為,在今年,聯合國的有效性問題再次突顯,因為俄烏沖突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解決加薩沖突的路徑也尚不明確,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的緊張局勢又不斷升級。要知道,俄羅斯和美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這使得聯合國在俄烏問題或加薩問題上的介入變得更加棘手。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中東計畫主管喬恩·艾爾特曼(Jon Alterman)表示:「這提醒我們,當一個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或常任理事國深度卷入沖突時,聯合國系統並不擅長解決沖突。」他指出,美國與以色列的關系,是聯合國無法像許多成員國希望的那樣,在沖突中發揮直接作用的一個原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