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空手套白狼,土耳其手握7億噸稀土資源,想要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

2025-01-13新聞

自從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後,礦產資源就成了各國努力爭奪的發展動力,畢竟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羨慕中東土豪的幸福生活。

然而,並不是所有礦產資源都像石油那麽容易開發利用, 如果沒有過硬的礦產資源開采、冶煉等核心技術, 就算天上掉下個金飯碗也只能拿去討飯用。

比如,從二戰時期就開始在軍工領域使用的稀土資源,直到今天還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可以開發利用。

對於石油進口依賴度超過90%的「惡性通脹之國」土耳其來說, 2022年發現的6.94億噸稀土礦藏具有逆天改命的戰略價值。

為了開采這座世界第二大稀土礦藏,土耳其不僅在2024年10月7日加入了美國主導的「關鍵礦產聯盟」,他們又在同一月和中方簽署了【自然資源與采礦業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

那麽,土耳其的如意算盤能成功嗎?

一、兩頭難討好的尷尬

根據土耳其駐華大使館釋出的訊息,去年10月16日,訪華的土耳其能源與自然資源部長艾爾帕斯蘭·巴伊拉克塔爾, 主要目的是促成中土兩國在稀土等關鍵礦產資源領域的合作。

比如,土耳其國有礦業和化工公司Eti Maden負責的6.94億噸稀土礦藏開發計畫,就迫切需要中企提供支持。

按照這位土方部長的說法,隨著【巴黎協定】逐步落地新能源行業對稀土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中土合作一定可以「錢途無量」。

對於急需提振宏觀經濟的我們來說,有錢不賺似乎說不過去,可問題是,土耳其兩頭討好的做法讓我們不得不慎重考慮。

特別值得關註的是,土耳其加入「關鍵礦產聯盟」的訊息竟然是由白宮首先確認的,並且歐盟去年已經決定投入1200萬歐元幫助土耳其發展稀土產業。

無利不起早的美西方,之所以如此看重土耳其的稀土資源,就是為了達到擺脫對華依賴的目的。

更讓美西方無法輕松的是,包括F35在內的北約先進裝備也十分依賴中國生產的稀土產品。

為了完成稀土領域的「去中化」, 美國聯合加拿大、澳洲等礦產資源大國建立「關鍵礦產聯盟」。

按照白宮政客的邏輯,只要美西方盟友可以團結起來出錢、出技術,就一定能夠找到替代中國稀土供應鏈的辦法。

作為1952年加入北約的美西方核心盟友,土耳其不僅在立場方面偏向美西方, 而且他們的現實狀況也需要美西方投資。

長期透過「埃爾多安經濟學」(用瘋狂印鈔解決物價飛漲問題的一種奇葩政策)發展經濟的土耳其,2024年12月的通脹高達44.38%, 號稱「埃蘇丹」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面臨著嚴重的民意壓力。

如果土耳其能夠實作每年出產1萬噸稀土氧化物的發展目標,他們不僅可以利用出口稀土資源的外匯收入緩解國內通脹壓力,還能夠憑借「卡脖子」的優勢獲得美西方更多的戰略支持。

不過這個如意算盤能否成真,並不取決於土耳其自身,而是要看掌握稀土產業話語權的中國願不願意拉土耳其一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兩頭討好的土耳其大機率要面臨如意算盤落空的命運。

二、「有錢不賺」的理由

雖然我們已經和土耳其簽署了礦產領域的合作協定,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和土方合作開采稀土資源。

至少從三個方面來看,土耳其的錢確實不好賺。

第一,稀土行業面臨的「降價潮」問題。

眾所周知,價格是衡量一切行業景氣度的核心指標,衡量稀土行業景氣度最權威的指標是「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稀土價格指數」。

這個匯總全國稀土產品成交行情的價格指數,在2023年暴跌近三分之一以後,去年再度重挫17.42%, 截至1月7日,「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稀土價格指數」僅為165.5點。

本輪「降價潮」已經明顯影響了國內稀土行業的盈利表現,比如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商北方稀土,2024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剛剛超過4億元,同比降幅超過70%。

現在稀土行業面臨著嚴峻的「穩價」壓力, 一旦土耳其稀土礦大規模投產,稀土行業面臨的供需失衡問題將會更加嚴重。

第二,變化多端的土耳其外交政策。

雖然土耳其是公認的北約成員國,但是這個國家卻同時具備「強人政治」的蘇系特征。

比如,已經做了十多年土耳其一把手的「埃蘇丹」,就是一位美西方陣營裏罕見的政治強人。

就像所有的「強人政治」國家一樣,把土耳其國家大事當成家務事管理的「埃蘇丹」, 經常暴露出情緒不穩定導致的朝令夕改問題。

比如,土耳其原本堅決反對以色列入侵敘利亞,甚至有網友覺得土耳其會在敘利亞和以色列一決雌雄。

然而,土方現在已經放緩了態度, 同意以色列在敘利亞擁有緩沖區。

對於需要長期穩定營商環境的礦產行業來說,土耳其這種「情緒不穩」的國家必須遠離。

第三,美西方的態度。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埃爾多安的任期大機率會在2029年結束,除非他能像川普那樣上演一出「總統總理大換位」。

即使埃爾多安能一直在土耳其說話算話,他也必須得到北約盟友的全力支持。

早在2024年北約華盛頓峰會上, 這個全球最好戰的軍事組織就將東大定性為「俄烏沖突關鍵支持者」。

即使川普上台後美國收縮戰線, 北約中的其他美西方成員也不太可能放松遏制中國的力度。

如果我們現在大舉投資土耳其稀土行業的話,恐怕最終很難避免「為他人作嫁衣」的命運。

三、土耳其的尷尬

發現世界第二大稀土礦藏,對於土耳其來說並不是什麽好訊息。

現在的土耳其就像是鬧市街頭懷抱黃金的小乞丐,他們面臨的挑戰與危險遠超稀土資源帶來的經濟價值。

首先,土耳其稀土礦藏並沒有宣傳的那麽有價值。

稀土確實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戰略資源,但是真正被用在軍工、石油等重點領域的是17種稀土元素中的9種「重稀土元素」。

土耳其稀土礦只有10種稀土元素, 並且其中只有兩種屬於重稀土,這種「輕稀土礦藏」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少見 ,比如美國的芒廷帕斯稀土礦就是一座量產了五十多年的優質輕稀土礦藏。

其次,稀土開發利用過程中的汙染問題也讓土耳其非常頭疼。

稀土礦除了會產生其他礦產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礦渣堆棄等環境問題以外, 它還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化學藥劑汙染。

由於稀土元素在稀土礦中的含量非常有限,比如全球著名的白雲鄂博稀土礦重稀土含量只有2%。

想要把生產所需的稀土元素分離出來,必須使用大量化學藥劑。

土耳其的環保技術根本達不到中國的標準,並且那些一心想要掠奪土耳其稀土資源的美西方國家,也不會珍惜土耳其的綠水青山。

處在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十字路口」的土耳其, 國內的世俗與教派矛盾非常尖銳。

如果土耳其因為濫采稀土導致的環境問題影響到了居民的利益,那麽這個國家很可能出現類似敘利亞、伊拉克的危局。

最後,全球稀土行業的現狀也讓土耳其難以成為「稀土強國」。

目前全球稀土消費量的35%集中在稀土永磁行業,比如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就帶動了不少稀土消費需求。

如果土耳其想讓稀土礦藏變成改變國運的「聚寶盆」, 就必須建立起一條可以服務於稀土永磁行業的稀土元素生產線。

這個說起來容易的目標,對於土耳其簡直比登天還難。

一方面土耳其缺少像中國一樣的稀土永磁核心技術,另一方面他們在新能源汽車、風電等行業也沒有成熟的產能。

即使將來土耳其人把稀土資源全部開采分離出來, 他們也只能把這些寶貴的戰略資源賣給中國,變成可以銷售的工業產品。

對於土耳其這種落後工業國來說,稀土礦藏所能產生的經濟價值微乎其微, 我們根本不用擔憂土耳其會搶走中國的稀土霸主地位。

如果「埃蘇丹」真想用稀土資源改變土耳其的落後面貌,他最好真心實意地求助中國,兩面討好的結局只能是兩頭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