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債券市場上演牛市行情,多數債券基金斬獲正收益。與此同時,債券基金規模創出歷史新高,不僅收復了2022年底理財贖回潮造成的「失地」,而且規模增長非常可觀。展望2024年,債券市場的走勢將會如何?投資機遇與風險有哪些?現在是買入固收+產品的好時機嗎?
近日,澎湃新聞推出「春風吹又生」——【首席連線】2024跨年市場展望,專訪多名首席經濟學家、首席分析師,明星基金經理,把脈龍年投資新主線,挖掘市場新機會,展望市場新走向。
本期刊出的是對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的專訪。
胡永青曾先後擔任天安保險固定收益組合經理,國泰基金基金經理,自2013年10月起加入嘉實基金,現任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截至2023年四季度,胡永青旗下在管基金產品共10只,規模合計為129.24億元。
嘉實基金固收+投資總監胡永青
對於2024年債券市場走勢,胡永青坦言道,短期來看,債券市場依然有一定機會。而從中長期來看,債券市場也有隱憂,在流動性釋放,經濟從築底成功到企穩回升的過程中,貨幣政策或許會從偏寬松到中性,通貨膨脹存有一定的壓力,可能也會對債券市場有一定的壓力。
聚焦到投資領域,胡永青認為,從產業鏈看,相關龍頭企業的競爭力依然堅實。當宏觀環境稍微改善一些,行業的長期空間依然非常大,而對於新能源中長期市場判斷是樂觀的。
此外,胡永青稱,重點關註部份長期增長空間可期,同時估值調整充分的行業。重點增持醫藥行業、電網裝置、鋼鐵,有色資源類公司,逐步增持鋰電和光伏裝置類優秀公司。
「2024年,國內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穩回升。2023年增發的萬億國債在2024年初也有重大計畫逐步開啟。2024年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寬松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配合財政政策為經濟的企穩復蘇提供更多支持。權益市場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震蕩磨底,債市大方向仍是利率持續下行趨勢,但在不斷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債券收益率的波動率和波動振幅預計將有所上升。」胡永青總結道。
以下是澎湃新聞記者專訪胡永青的全部內容:
澎湃新聞:2023年,國內資本市場在壓力中前行,請你回顧一下2023年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的執行情況,呈現出哪些特征?
胡永青: 在國內經濟波浪式復蘇、美聯準加息和風險情緒釋放的背景下,2023年A股市場整體表現偏弱。總體來看,A股全年波動較大,行業輪動較多。
2023年,受制於國內資金面松緊程度、政策預期搖擺以及經濟基本面不及預期等驅動因素的影響,市場整體表現為債強股弱格局。2023年下半年,積極的貨幣政策訊號和存款利率的下調驅動了利率快速下行,加強了債市走強的趨勢。
澎湃新聞:2023年A股震蕩之際,固收類產品成為了投資者們的心頭好,債券市場整體呈現回暖趨勢,你認為2024年債券市場的走勢將會如何?投資機遇與風險有哪些?
胡永青: 短期債市確定性更強,但中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觀察經濟恢復程度和向上彈性。
短期來看,債券市場依然有一定機會,經濟從築底到回升需要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貨幣政策整體偏寬松,流動性相對寬裕。
從中長期來看,債券市場也有隱憂,在流動性釋放,經濟從築底成功到企穩回升的過程中,貨幣政策或許會從偏寬松到中性,通貨膨脹存有一定的壓力,可能也會對債券市場有一定的壓力。
澎湃新聞:當前,正處於修復階段的中國經濟不斷迎來「強心劑」。從2023年末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到近期的降準降息,都釋放出了積極訊號。你認為這些政策對於2024年的資本市場發展有什麽重要影響?
胡永青: 從政策的角度來講,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以及相關的一些產業政策,其實從前年開始就已經在逐步地實施和落地。
首先,從貨幣政策的效果看,債券市場的收益率持續下行,作為指標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創21年以來新低。
其次,財政政策方面,去年四季度增發1萬億特別國債,今年不排除還有一些新增的量,以及地方專項債的發行,這也意味著整個政策的加杠桿現在已經在實施進展的過程當中,所以後面對於財政的發力方向性仍較為確定。
最後,一些產業的調整政策也在逐步推進落地中,像基建、新能源等產業扶持方面;以及自主可控的科技型產業發展等。未來政策的實施力度還會持續強化。
澎湃新聞:目前,全球市場似乎已經開始進入美聯準降息預期的交易階段,展望2024年的國際環境,你認為會對國內股債市場有何影響?
胡永青: 在股債蹺蹺板效應下,短期債市相對表現確定性更高,但中期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還是要看經濟的恢復程度和向上彈性。
從長周期視角來看,中國的市場,股票和債券呈長牛的趨勢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盡管這兩年權益市場表現相對差一點,但實際和海外市場對比,中國居民部門金融資產占比相比成熟的海外市場還是有非常廣闊的空間。
澎湃新聞:聚焦到資產配置領域,站在當下,你認為A股應當如何布局會更有勝算,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投資框架?
胡永青: 市場對多資產的投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會在大類資產配置視角下,在風險和收益間尋求平衡。
考慮到市場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何把負債端的確定性和資產端的不確定性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要去做的工作。我們更強調「1+N」投資策略,即在固定收益的標的基礎上,透過股票、轉債等資產配置,以及打新、國債期貨、定增等策略力爭增強收益。
澎湃新聞:最新季度報告顯示,你的代表作基金——嘉實穩固收益C在2023年四季度大幅加倉了寧德時代,你是如何看待新能源板塊在2024年的配置價值?
胡永青: 新能源板塊作為中國高端制造領域的名片之一,在全球具有競爭力。2023 年,新能源由於受到產能釋放的影響,板塊全年股價表現較弱。
2024年,從產業鏈看,相關龍頭企業的競爭力依然堅實。當宏觀環境稍微改善一些,行業的長期空間依然非常大,而對於新能源中長期市場判斷是樂觀的。未來中國會持續在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方向去追求一些突破,引領產業鏈的生產效率提升。
澎湃新聞:此外,你還重點增持了醫藥行業、電網裝置、鋼鐵、有色資源類公司,看好這些領域的理由是什麽?
胡永青: 股票投資上以防禦性思路應對低預期和弱現實的市場格局,我們重點關註部份長期增長空間可期,同時估值調整充分的行業。重點增持醫藥行業、電網裝置、鋼鐵,有色資源類公司,逐步增持鋰電和光伏裝置類優秀公司。
像醫藥行業,屬於類公用事業,從全社會的維度來看,是剛性的需求,不會因為整個收入的增加與減少,或者投資的變化而導致終端需求削減,因此,需求相對比較穩定。醫藥行業的供給端及產業內部若沒有過度的競爭,實際上整體行業格局相對較好,具備一定投資機會。
澎湃新聞:風險方面,你認為2024年國內宏觀經濟的執行將面臨哪些擾動,是否已經有需要關註的「灰犀牛」?投資者今年該特別註意和防範哪些不確定性因素呢?
胡永青: 唯一不變的是市場永遠在變,風險與機遇並存,正是市場的魅力所在。目前,主要是大家對於市場的信心不足,通脹預期較弱。
但在這樣的預期下,隨著相關政策逐步落地,以及經濟的高頻數據得到真正的企穩和向上之後,整個社會參與者對於未來的信心也有望逐步得以修復。
澎湃新聞:在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固收+」從策略的維度,應該如何來應對?
胡永青: 在復雜的市場背景下,作為多策略資產為主的固收+產品,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既有資產配置方面的壓力,也有債券和權益類投資波動的挑戰,另外也有一些客戶的結構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我們的主要應對思路,首先,要從負債驅動資產的原理出發,圍繞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去做好產品的定位管理。比如低波類的固收+,主要是瞄準絕對收益的策略,這一目標更多需要從確定性的角度去尋找收益。長期看,固收+產品的基石資產是債券,而債券整體表現其實決定了大部份固收+的表現。
第二,從多策略的角度看,更多要圍繞確定性去找增強收益,在權益類資產和其他多資產去尋覓較穩定的低波的超額收益。
第三,設立事前、事中凈值管理風控機制。比如對行業集中度、個股集中度、個券集中度進行明確限制。因此在近幾年市場波動的情況下,還是要圍繞產品的定位目標去尋求符合產品定位目標的具備風險收益比的資產和策略,才能做好固收+產品管理,長期去匹配投資者的理財需求。
澎湃新聞:現在是投資固收+產品的好時機嗎?相較於權益類產品,固收+產品的長期投資價值如何?
胡永青: 一直以來,固收+產品長期投資價值可期。主要是由於中國股票和債券長牛的趨勢不變,盡管近幾年權益市場表現不足,但和海外市場對比,中國居民金融資產占比仍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間,而債券收益率和國家經濟名義增速高度相關。如果中國進入後工業化時代或老齡化時代,名義報酬率大機率仍會驅動長期國債收益率下行,債券市場長期趨勢仍會走牛。
總體而言,債券市場作為固收+的根基仍能夠提供比較好的安全墊,權益市場在長期將有非常好的表現機會。因此,對大多數投資者來講,選擇固收+產品有望成為實作長期投資和較好投資體驗的投資方式。
澎湃新聞:能否總結一下2024年市場的關鍵詞?
胡永青: 關鍵詞「基本面」,2024年,國內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穩回升。2023年增發的萬億國債在2024年初也有重大計畫逐步開啟。2024年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寬松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配合財政政策為經濟的企穩復蘇提供更多支持。權益市場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震蕩磨底,債市大方向仍是利率持續下行趨勢,但在不斷波動的市場環境下,債券收益率的波動率和波動振幅預計將有所上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