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一財社論:養老服務立法迫在眉睫

2024-01-15新聞
日前召開的全國民政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了要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立法,紮實做好立法研究。
之所以說是「再次強調」,是因為早在去年7月民政部印發的【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就將抓緊研究制定養老服務法列入立法重點;去年9月公布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將養老服務法列入第二類計畫,也就是需要抓緊工作、條件成熟時提請審議的法律草案。
兩個「抓緊」體現出制定出台這部法律的緊迫性,而這背後起碼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國人口老齡化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去年年末,民政部、全國老齡辦釋出的【2022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撫養比為21.8%。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人士曾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未來還會加速發展,到本世紀中葉可能會有5億老年人。
二是,養老服務等「銀發經濟」的產業規模已十分巨大。有研究機構預測,在人均消費水平中等增長速度的背景下,到2035年,中國的銀發經濟規模將達19.1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的27.8%,占GDP比重為9.6%;到2050年,銀發經濟規模為49.9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的35.1%,占GDP比重為12.5%。
三是,隨著政策的大力推動,會有更多元化的投資進入「銀發經濟」領域。今年召開的第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切實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責,加強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同時要運用好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作用,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共同促進銀發經濟發展壯大。
老齡人口基數逐步加大、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投資主體日益復雜多元化,都需要一部法律來加以規範。
而在看到立法緊迫性的同時,更要著眼於立法的針對性。
「針對性」首先是要明確服務標準。過去一段時間,在養老機構等服務領域經常會出現一些糾紛,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服務標準的不統一。
雖然說國家立法不可能對每條標準都有具體規定,但在有了一個法律總體框架後,其余的細節可以透過相關條例的出台加以細化。為此,要充分吸取地方的立法立規實踐經驗。許多地方針對養老服務進行了專門立法立規,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方面,這是從實踐中來的經驗。
其次是要明確行業準入標準和政策支持力度。養老服務是一個產業,更是一個事業。養老服務業在具備盈利性的同時,還有福利性的特點,兼顧這兩種特性,並維持收支平衡是機構正常運轉、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這應該成為將來立法規範養老服務的重要原則。在這個基本理念支持的基礎上,持續為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包括金融在內的多方面支持。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立法上的「剛性」,「剛性」除了上面所說的針對性之外,更要具有約束力和執行力,尤其是對非法經營、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在民法、行政法、刑法規定基礎上,進行嚴肅追究。
總之,養老服務方面的專門立法正在積極推進中,這當然需要一個過程,但人口老齡化加劇、銀發經濟快速發展等與法律缺失存在一定反差。盡快將相關法案送出到立法部門審議並形成法律,不但涉及到億萬老人的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十萬億級的產業發展。這個立法需要加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