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

2024-02-05新聞
李文曉 侯子嬋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群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作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作為中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名片」,六十余載櫛風沐雨,「楓橋經驗」穿越時空煥發新活力,創造性地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不斷把治理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永續。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要以服務人民為宗旨,以基層黨建為引領,以社群居民為中心,以群眾滿意為基礎,以治理創新為動力,以社會和諧為目標,以心系民生為情懷,以無私奉獻為責任,透過多元化社會主體參與,實作基層治理的現代化,以「基層之治」夯實「中國之治」,為中國式現代化打造堅實基礎。
「楓橋經驗」的歷史演進
「楓橋經驗」形成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展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創新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數十年來,從「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楓橋經驗」不斷豐富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新時代‘楓橋經驗’」寫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行程中,「楓橋經驗」被賦予了新的時代使命。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結合實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好形式、好方法。在傳承中發展、在開發中創新,「楓橋經驗」展現出持久生命力和旺盛活力。
「楓橋經驗」的重要啟示
「楓橋經驗」因黨建引領而方向正確,因多元主體協同而行之有效,因植根人民而永葆生機,因不斷發展而歷久彌新。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原則,必須堅守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根本立場,必須樹立關口前移這一根本理念,必須夯實基層基礎這一根本支撐。
強化黨建引領,建強基層治理的戰鬥堡壘。基層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基層強大,黨執政的力量支撐就會雄厚和堅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只有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強、把基層政權鞏固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基才能穩固。」「楓橋經驗」之所以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層治理方法,就是因為這套方法是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作用,黨員幹部想在前、沖在前、幹在前,黨員幹部充分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密切了黨群幹群關系。不論社會如何變遷,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是「楓橋經驗」的不變靈魂、根本保證。新時代「楓橋經驗」突出強調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原則,以黨建引領、促進基層治理,實作了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的有機銜接、良性互動。
促進「三治」融合,築牢基層善治的基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於基層實踐,是「楓橋經驗」創新發展的重大成果,透過啟用自治動能,鼓勵基層創新,涵養基層治理多元互動的源頭活水。自治的關鍵在於讓基層群眾真正成為了社會治理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透過堅持法治思維,推動基層群眾的觀念更新,讓依法化解矛盾糾紛成為新風尚。透過融入德治力量,弘揚正氣新風,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氛圍。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確保社會既充滿生機活力又安定有序。在推進「三治」融合過程中,實作了自律和他律、剛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的有機統一。
多元主體參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基層社會治理從單一主體轉向多元協同,充足、專業的治理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顯著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秉承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預防、早介入、早化解」工作理念,強化前置防線、前瞻研判、前端處置,下好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先手棋」。堅持人民至上理念,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重點,統籌公安、法院、司法等職能部門,一體推進區級、鎮(街道)和村(社群)「一站式」解決矛盾糾紛三級平台建設,推動矛盾糾紛全口徑受理、全方位調解、全周期服務。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人民群眾的責任意識,教育引導越來越多的基層群眾透過加入基層群團、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群策群力,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楓橋經驗」的青海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公共安全應急響應體系,及時排除各類風險隱患,確保國家安全和人民安居樂業。」這為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更高水平推進平安青海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各地按照省委關於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不斷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完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機制,抓實抓好平安青海建設各項工作,積極探索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在此過程中,湧現出西寧市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文亭巷社群「和睦文亭」、黃南藏族自治州「五治聯動」、玉樹藏族自治州「村寺並聯」治理等創新做法,積極推進「楓橋經驗」在地化,為青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註入新動能。
(一)透過民主法治護航,擦亮城市社群治理的幸福底色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實作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必須更好發揮法治引領和規範作用。」近年來,文亭巷社群堅持弘揚法治精神,為基層社會治理融入民主法治元素,為群眾美好生活保駕護航。其一,堅持黨建引領,夯實民主法治建設堅實基礎。豐富「五融五築·和睦家」黨建品牌,完善「成員輪值+」機制,打造「15分鐘黨建服務圈」等,建強社群治理的戰鬥堡壘。其二,推進資源整合,構建民主法治建設格局。提升「四方聯動」「周六議事會」「樓長聯合會」治理成效,建立社群智慧平台,引進誌願者、學校師資等資源,成立「普法宣傳」誌願者隊伍。其三,加強宣傳,講好民主法治建設故事。以「石榴籽家園」為載體,開展「文亭流動大舞台」「文亭故事」等活動,深入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營造民主法治好風尚。其四,凝聚共識,形成民主法治建設合力。將法治理念融入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各方面、全過程,運用法律武器為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培養群眾的民主法治精神。
(二)鞏固「一核三治」品牌,拓展「五治聯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穩定有序。」黃南州探索形成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社會治理典型樣板。近年來,在鞏固「一核三治」品牌的基礎上,拓展「五治聯動」,促進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建強基層社會治理的戰鬥堡壘,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自治」強基,激發共建合力。尊重群眾的主體性,引導基層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提高群眾自治能力。以「法治」固根本,構築善治格局。頒布實施【黃南藏族自治州城鄉社群治理促進條例】,透過立良法,推進善治目標的實作。以「德治」聚民心,弘揚新風正氣。融精神文明建設於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促進形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尚。以「群治」聚合力,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多措並舉,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以「智治」賦能,釋放基層治理新活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模式,開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受理業務,努力實作「一站式」辦結。
(三)深化村寺同步治理,讓「楓橋經驗」在玉樹落地生根
在新時代,青海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涉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立足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的著眼點和著力點,緊扣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推動我省涉藏地區長治久安和高品質發展。玉樹立足自身實際,打造「黨建引領、強村帶寺、公眾參與、常態長效」治理模式,開創科學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睦、民生改善、生態良好、黨建強勁、和諧穩定的大好局面。黨的十八大以來,玉樹充分運用「抓支部、用支部、活支部、強支部」機制,以解決當前基層治理中的突出矛盾問題為突破口,完善黨建統領基層社會治理構架,深入實施「村寺並聯治理」社會治理新模式,透過「治理整頓並聯、宣傳教育並聯、班子建設並聯、民生普惠並聯、社會治安並聯、解決問題並聯、責任義務並聯、考核獎勵並聯」八大並線上制,逐漸形成「屬地管理、配合協同、群眾參與、民生改善、法治保障」村寺並治工作格局。「村寺並聯」治理讓「楓橋經驗」在玉樹落地生根,為鞏固和發展宗教和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生態美好、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打下了堅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後一公裏」,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進一步強基固本,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楓橋經驗」從一地「盆景」到處處「楓景」,從「一地之計」上升為「一國之策」,展現出歷久彌新的魅力。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以省委關於平安青海建設「十個一」工作要求為引領,持續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青海新實踐,抓好矛盾糾紛源頭預防,抓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抓牢矛盾糾紛法治治理,抓優矛盾糾紛實體平台,抓強矛盾糾紛基層基礎,切實做到「預防在前、調解優先、運用法治、就地解決」,為建設現代化新青海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作者單位分別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青海日報】(2024年02月05日 第7版:理論)
聲明:以上內容除註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未經書面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