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再度「深V」震蕩。
截至2月5日收盤,上證綜指跌1.02%,報2702.19點;科創50指數漲0.5%,報676.79點;深證成指跌1.13%,報7964.71點;創業板指漲0.79%,報1562.61點。
距離農歷春節越來越近,深V震蕩是否預示著目前市場是否已處於築底階段?後續行情是否有望回暖?澎湃新聞記者搜集了十家公募基金觀點,大部份公募認為,盡管市場預期仍受制於偏弱的需求環境,但周一市場調整或更多源於資金面的擾動。展望未來,當前市場估值、風險溢價等多項指標已接近歷史底部特征,中期維度看A股配置價效比凸顯
總體來看,萬家基金指出,考慮到近期穩增長、穩市場、穩預期的政策陸續出台和落地,政策面的積極變化有助於短期流動性風險化解及投資者信心提振,後續市場仍具備繼續修復的動能,對A股中期表現不必過分悲觀。
「股權估值價效比達歷史高位,顯示市場對悲觀預期的定價已較為充分,A股步入底部價值區間。從風險定價維度,當前跨資產表現隱含的風險暴露已較高,市場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銀華基金稱。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現在很多優質股票相對於高點已經打了兩折、三折,有的甚至更低,所以從價值的角度來看已經具備了逆向布局的價值。現在很多多頭資金不敢入場,是擔心市場這種非理性下跌會超出自己的忍受能力,所以透過真金白銀救市,改變市場的頹勢,給多頭更多的信心,有利於扭轉市場趨勢。
楊德龍進一步指出,在當前市場處於非理性下跌的階段,建議大家多看少動,保持信心和耐心,等待國家隊加大救市的力度,等待市場否極泰來,出現反攻的行情。」
博時基金:當前A股依舊是存量資金賽局的格局
上周五,美國新釋出的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並且前期數據出現上修,繼續打壓美聯準3月降息預期,海外寬松預期有所回擺。後續美聯準的降息路徑,仍是市場關註的焦點,還將對A股的走勢產生影響,但更多或將是情緒面的擾動。
當前偏股基金的發行仍偏冷清,1月份新成立的偏股基金總份額低於去年同期,但從新發偏股基金的占比來看,1月份的占比超過20%、較去年12月有所回升。北向資金總體延續波動的態勢,暫未明顯轉向。當前A股依舊是存量資金賽局的格局,缺乏顯著的增量資金。在市場信心偏不足的情況下,短期A股或將繼續磨底。
招商基金:多項指標已接近歷史底部特征
盡管市場預期仍受制於偏弱的需求環境,但周一市場調整或更多源於資金面的擾動。近期市場的快速風險釋放加劇了投資者對兩融、場外衍生品流動性風險的擔憂,資金負反饋效應致使中小市值板塊持續的大幅調整,並壓制市場整體風險偏好。除此之外,美國1月非農數據超出市場預期,顯示勞動力市場仍具有較強韌性,市場對全球流動性寬松的樂觀預期有所修正,也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調整壓力。
展望未來,當前市場估值、風險溢價等多項指標已接近歷史底部特征,中期維度看A股配置價效比凸顯,但考慮到預期暫缺上修動力,微觀交易結構仍有待最佳化,指數短期或仍以震蕩磨底為主。
我們繼續關註低風險特征的高分紅板塊,如電信業者、公用事業、國有銀行、資源品(石化、煤炭)等板塊。耐心等待市場風險偏好提升,當底部確認後,可關註部份大盤成長股超跌反彈機會,如新能源、電子、汽車、醫藥等行業。
銀華基金:市場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
上周A股縮量下跌,北向資金逆勢流入,呵護政策密集出台。展望後市,盡管近期市場走勢偏弱但當前估值水平表明資產價格已經計入投資者過於悲觀預期,市場底部特征明顯。政策端利好也在不斷積累,從貨幣政策意外降準到資本市場多家公司集體回購/增持,再到樓市白名單政策細則出台,不斷釋放積極訊號。中長期看,隨著悲觀情緒逐步釋放,政策落地效果顯現,經濟或將持續修復,A股有望迎來超跌反彈行情。
股權估值價效比達歷史高位,顯示市場對悲觀預期的定價已較為充分,A股步入底部價值區間。從風險定價維度,當前跨資產表現隱含的風險暴露已較高,市場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從估值維度,1月末上證指數估值分位數已位於歷史偏低水平,市盈率為近十年以來的20%分位,市凈率為近十年以來的0.8%。從股債收益差維度,當前滬深300指數股債收益差已觸及2倍標準差,股票的配置價效比凸顯。
鑫元基金:中期更多政策落地有望催化反彈行情
A股周一大幅震蕩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上周末10家首批中證A50 ETF集體獲批,市場將至少迎來20億元的增量資金。從行業構成權重來看,中證A50指數大市值風格突出,成份股的行業分布均衡,反映出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對碳中和、新能源、醫療創新等新經濟大方向的覆蓋。
二是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增加35.3萬人,為2023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預估為增加18.5萬人,前值為增加21.6萬人。美國1月失業率為3.7%,預估為3.8%,前值為3.7%。非農數據公布後,期貨市場隱含的3月降息預期從36%回呼至24.1%,全年降息預期回呼至129個基點。
展望後市,短期市場仍處於磨底期,流動性偏緊下的多空切換可能會導致震蕩加劇,中期更多政策落地有望催化反彈行情。短期股指波動加劇,市場處於較低位置,市場預期較為混亂。中期維度看,更多刺激政策正在路上。比如:一是降準降息,2023年12月扣除政府融資後的社融增速繼續創歷史新低,根本在於實際利率高企,私人資本開支意願非常低,目前3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創歷史新低,短端利率高企,未來貨幣政策有望持續寬松。二是目前中央政府具備逆勢加杠桿的能力,2024年國內赤字率將提升,特別是國債發行等都值得期待,未來繼續跟蹤觀察。
中信保誠基金:關註微觀資金結構變化
展望後市,關註微觀資金結構變化。一方面,持續下跌與杠桿類風險形成負反饋,引發微觀流動性風險擔憂;另一方面,出現增量資金申購滬深300ETF,如果能夠確認該類資金屬於長線行為,則有利於市場在超跌的基礎上,提前實作基本面企穩回升。
萬家基金:預計資金面情況將會邊際改善
展望後市,目前兩融余額和擔保比例下降較快,後者已接近2018年低點,股指期貨度過集中交割階段,預計市場流動性壓力將有所緩解。後續隨著流動性內外壓力的逐漸釋放,以及北向資金的流入情況改善和央行降息預期的釋放,預計資金面情況將會邊際改善。
總體來看,當前市場估值、成交等情緒指標仍處於歷史偏底部區間,投資者入市意願偏弱,增量資金有限,但考慮到近期穩增長、穩市場、穩預期的政策陸續出台和落地,政策面的積極變化有助於短期流動性風險化解及投資者信心提振,後續市場仍具備繼續修復的動能,對A股中期表現不必過分悲觀。
配置層面,短期結合政策變化關註受益領域,註重景氣回升和紅利資產的攻守結合。
鵬揚基金:增量資金流入明顯偏向大盤
近期市場流動性風險是股票市場下跌的主因。大盤藍籌、金融地產基建等板塊相對抗跌,中小市值板塊普遍面臨去杠桿壓力,增量資金流入明顯偏向大盤,加劇了市場波動和結構分化。
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前提下,我們認為可以布局高股息等受益於降息預期的資產,以及估值合理、透過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帶來競爭格局持續改善的標的。
西部利得基金:當前創業大盤指數具備較高的估值價效比
當前創業大盤正處在歷史估值分位的低點,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2月3日創業大盤指數的PE-TTM為21.52,處於成立以來百分之零分位。從具體位置看,歷經兩年多調整指數較2021年7月高點已下跌近60%。拉長視角,當前創業大盤指數具備較高的估值價效比,其中長期配置價值值得關註。
整體上,當前深證紅利指數韌性較強,一方面來自家電等高股息資產提供了較高的相對收益,另一方面以白酒和地產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無論是調整振幅還是時長都相當充分。當前我們認為深證紅利或具備不錯的防禦反擊價值,短期指數價值主要表現為防禦性,但中長期視角下A股持續調整的癥結在於宏觀預期,因此如果扭轉那麽順周期內容較強的深證紅利將有望發揮去彈性價值。
諾安基金:2月份是阻斷負反饋和風險持續釋放的重要觀察期
當前A股市場再次陷入流動性迴圈連鎖負反饋的過程,2月份是阻斷負反饋和風險持續釋放的重要觀察期。
配置上,當前建議繼續重點關註優質的紅利藍籌。有類「平準」托底,機構保守化調倉以及國資委考核改革催化的央企紅利低波和高股息板塊是當下最具共識的主線。在負反饋阻斷之後,建議繼續關註前期因為流動性沖擊而出現估值進一步大幅下修的科技、醫藥、新能源板塊中的績優藍籌品種。
廣發基金:建議繼續保持樂觀的態度
當前A股市場依舊處在相對低估值的區域,海外流動性處在寬松周期的拐點附近,隨著穩增長政策陸續出台,建議繼續保持樂觀的態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