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帥
「2024年上半年全省共立案17288件,處分16132人,其中黨紀處分14366人,政務處分2669人。處分廳局級幹部48人、縣處級幹部562人、鄉科級幹部1577人、一般幹部974人,其他人員12971人。」這組來自上半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的數據,充分彰顯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打虎拍蠅」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紀檢監察幹部就好比醫生,「看問題」就像看病找病因,「處置措施」就像「開處方」「動手術」,都是為了「治病救人」。想做一名「打虎拍蠅」的「內行醫生」,需要紀檢監察幹部練就一雙監督執紀的「火眼金睛」,精準治「腐」。
全面「體檢」不留白。在黨紀國法面前,黨員幹部一律平等,沒有人處於真空狀態,都需要定期接受黨紀國法的「健康體檢」。作為監督執紀者,紀檢監察幹部要始終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常態化做好「望聞問切」。如派駐部門深入駐在部門開展日常監督、信訪部門敞開大門接受群眾舉報、巡視巡察全覆蓋發現問題,透過一系列「至精至微」的措施,用黨紀黨規、法律法規、黨的優良傳統等進行全方位診治。
重點「掃描」治病竈。黨員幹部「廉潔奉公、恪盡職守」的思想健康是1,其後的0才有價值。為此,紀檢監察幹部身居反腐一線,要緊盯「1」的問題,發揮「十八般武藝皆通」的本領和「臨危不懼、刮骨療傷」的勇氣,對違法違紀問題「零容忍」,找準「病竈」,深挖「病根」,在困難面前不回避,敢於硬碰硬,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環節,重拳出擊治「病竈」,用「挑刺」的手段和「挑剔」的眼光,果斷把「毒瘤」根除,把「病樹」拔掉,「對癥下藥」維護政治清明。
防微杜漸「治未病」。【黃帝內經】中提到「上醫治未病」,即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生發展。中醫強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既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提醒,又要針對病癥把握原因和機理,爭取治療的主動權,以防止其轉變。在全省紀檢監察機關上半年公布的數據中,可以看到常態化運用第一種形態占比是最大的,占總人次的65%,第一種形態即常態化咬耳扯袖,紅紅臉、出出汗,透過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誡勉等方式為我們的黨員幹部打上「預防針」。這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織密「不敢腐」的籬笆,時時刻刻用「治未病」方式提醒黨員幹部,用「身邊事」教育警醒「身邊人」,用正確「處方」救治「迷途人」,引導黨員幹部自覺抵制腐朽思想和貪心貪念,將拒腐倡廉內化為內心追求。
正風反腐永遠在路上。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擔當作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精準監督、在各項重點領域、在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的路上,勇擔正風肅紀反腐政治責任,堅持不松勁、不停步、再出發,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營造風清氣正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