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不斷加速的新時代,把高層次人才發展成黨員,對鞏固黨的執政根基,推動國企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高品質發展意義深遠。發展高層次人才黨員是一項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的系統工程。
湖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在崗職工3.45萬人,其中黨員1.53萬人,黨員占比44.35%。湖南鋼鐵集團黨委非常重視人才強企工作,尤其是在高層次人才中發展黨員,構建了以黨建融合為平台、思想教育為先導、導師帶徒為舉措的「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培養了一支「政治站位高、黨性意識強、管理水平高、專業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的高層次黨員人才隊伍,為企業持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保障。目前,全集團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與高級職稱共1215人,黨員占比68.6%,35歲以下占比21.2%。
一、以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為平台,吸引高層次人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書記聯計畫「聯」出新動力。緊扣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創新、新產品研發、管理改革、市場開拓等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湖南鋼鐵集團黨委深入開展「書記聯計畫」「書記攻難關」等實踐活動,組建高爐、寬厚板、冷熱品種鋼、油氣用管等攻關團隊,並邀請高層次人才加入計畫,發揮其技術優勢,不僅實作了降成本、優指標、提品質等經濟效益,更讓高層次人才感受到黨員的號召力、黨組織的凝聚力。
黨員先鋒行「行」出新氣象。以黨員所在崗位的歷史最好水平、行業最好水平為標準,在全體黨員中深入開展「黨員先鋒行」活動,強化黨員責任擔當,鼓勵黨員不斷挑戰新目標。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激發了高層次人才對黨組織的敬仰,引導高層次人才主動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激勵他們立足崗位爭先鋒。
黨支部論壇「論」出新思路。湖南鋼鐵集團黨委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基層」,各級黨組織開展「黨員學黨史、指標創歷史」「黨支部論壇」等活動,圍繞安全、環保、品質等生產經營難點問題頭腦風暴,查擺思想態度等主觀問題,找準破題思路和方法。這種「諸葛亮會」吸引高層次人才在思想上行動上主動向黨組織靠攏。
二、以思想教育為先導,增強高層次人才入黨的正確認識
組織主題教育增強入黨認識。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從抓住高層次人才入黨的「思想閥門」入手,多角度、多層次闡述思想入黨的重要性,確保高層次人才入黨思想動機的純潔性。湖南鋼鐵集團各級黨組織將高層次人才與黨員同步開展政治學習,同步研討交流,同步參與創先爭優活動,使其在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全黨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是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徑和重要經驗,確保其在入黨思想上始終保持純潔狀態。
開展談心談話增強入黨認識。針對高層次人才工作在不同崗位的實際情況,車間黨支部、分廠黨委兩級黨組織聯點談心談話,及時掌握高層次人才的思想狀況,化解思想上的各類問題。特別是針對「入黨是為了什麽」這一課題,與高層次人才員工互動交流,深入探討,結合思想政治課、政治理論研討班、紅色基地現場教學等方式,加深對黨的宗旨、黨的使命的理解,純潔入黨動機,並轉化為加入黨組織的實際行動。
學習奮鬥模範增強入黨認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黨員工作中的先進性體現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彰顯的是踐行奮鬥精神的示範者。湖南鋼鐵集團黨委始終踐行「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大力宣傳「七一勛章」獲得者艾愛國等奮鬥者的優秀事跡,表彰年度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奮鬥者之星」等,過年過節走訪慰問,並在晉升晉級、績效待遇等方面向奮鬥者傾斜,積極營造「爭當奮鬥者、建功新時代」的奮鬥文化氛圍,以文化感染、熏陶高層次人才,激勵高層次人才主動向黨組織靠攏。
三、以導師帶徒為舉措,構建高層次人才入黨的積極條件
嚴格選定導師。鋼鐵企業作為特殊行業,涉及的專業領域很多,既有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工藝,也有裝置提質改造、數位化升級、綠色制造、金融管理、產業鏈延伸等關鍵環節。針對高層次人才學歷高、技術研究深、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個性鮮明的特點,湖南鋼鐵集團黨委發揮導師帶徒這一優良傳統,選定各級黨委領導班子成員為導師,既做業務幫手、又當政治導師,嚴格按照黨員標準,一步一步培養高層次人才入黨。
嚴格制定計劃。湖南鋼鐵集團黨委發展高層次人才入黨,在條件不成熟或不完全具備的情況下,絕不「拉郎配」。主管部門在制定導師帶徒實施計劃時,註重系統性和全面性,從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構建帶徒的指標體系和責任清單,雙方簽訂導師帶徒協定。如要求導師制定徒弟見習期學習培養計劃、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每月跟蹤現場實習情況,定期開展綜合評定考核,並作為高層次人才入黨培養教育考察的重要依據,嚴把入黨關口。
嚴格全面考評。湖南鋼鐵集團黨委制定了專門的培訓計劃,明確基層黨組織責任和導師帶徒方式。所在黨組織每半年考察一次,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嚴格考核,並結合考核結果開展談話,對師徒提出明確的改進目標與要求,從而確保條件合規。為高層次人才入黨搭平台創條件,「優先」但絕不「優入」。相較而言,對高層次人才入黨的考核評價要素更廣、指標更全、標準更高,讓優者更優,提高黨員隊伍品質。
(本文作者:湖南鋼鐵集團黨建工作部 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