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屬於基本粒子,壽命極長。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無限長,宇宙存在多長時間,電子就可以存在多長時間。除非電子運氣不好,剛好碰見一個反電子,那麽它們才會泯滅成為光子。
電子 (Electron),是最早發現的基本粒子,常用符號e表示,帶負電,電量為1.602176634×10-19庫侖,是電量的最小單元,品質為9.10956×10-31kg。1897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約翰·湯姆生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一切原子都由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圍繞它運動的若幹電子組成。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如金屬導線中的電流。利用電場和磁場,能按照需要控制電子的運動(在固體、真空中),從而制造出各種電子儀器和元件,如各種電子管、電子顯微鏡等。電子的波動性於1927年由晶體繞射實驗得到證實。
電子作為最微小的粒子,它的品質比質子還小很多,據研究,粒子越小壽命也就越長,所以說,電子比質子壽命更長久,可以說它的壽命有多長,我們都無法測量,總之知道它壽命很長很長就夠了。
電子是在1897年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現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提出了棗糕模型。1897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重做了赫茲的實驗。使用真空度更高的真空管和更強的電場,他觀察出負極射線的偏轉,並計算出負級射線粒子(電子)的品質-電荷比例,因此獲得了190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湯姆遜采用1891年喬治·斯東尼所起的名字——電子來稱呼這種粒子。至此,電子作為人類發現的第一個亞原子粒子和開啟原子世界的大門被湯姆遜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