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美國為何總是針對中國?英國學者:因為中國犯了一個「原罪」

2024-01-30新聞

1992年,一篇名為【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的真正威脅來自中國】的文章發表,瞬間掀起了西方針對中國的狂潮。

而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威脅論」仿佛成為了美國的「流量密碼」,不論哪方政客,只要罵一句中國就能「大紅大紫」。

縱觀這些年,從側面看新中國的發展史,仿佛是一部「美國針對史」。

為什麽這麽多年以來,無論中國是弱小還是強大,美國都對於「針對中國」樂此不疲呢?

曾有英國學者坦言:「中國犯了一個‘原罪’」。

為何針對?早期「威脅論」的起因

將時間拉回到二戰時期,在軍閥割據結束之後,中國的境內主要分為三方勢力——共產黨,國民黨,日本。

在當時的美國看來,如果讓日本掌控了中國,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將會嚴重受損。

因此需要扶植一個勢力作為利益代言人,幫助對方贏得勝利,進而利用利益代言人掌控中國。

然而美方卻沒想到,有著強大經濟和武器支援的國民黨竟然在解放戰爭中兵敗如山倒,一路逃往台灣,讓其在中國的謀劃成為了泡影。

中國的土地變成了「紅色」,這無疑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也逐漸的意識到了中國的威脅。

而此後的「中國威脅論」的提出,其實是源於我們都熟悉的一個「老朋友」——麥克亞瑟。

在得知中國參與韓戰之初,美國並不認為中國有擋住美軍的實力。

然而誌願軍英勇無畏,竟然用血肉之軀將美軍死死的卡在了三八線之外,接二連三的受挫讓原本傲慢的麥克亞瑟氣急敗壞,大罵中國是「共產主義黃禍」,這也是威脅論的起源。

而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丟盡顏面的美國為了挽回尊嚴,極力的在國際上渲染中國的實力與威脅,其目的也並不完全在中國。

在這個時期雖然中國贏得了一場大勝,但是在美國看來仍然不足以對其造成威脅。

之所以在這個階段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針對的另有其人,而這個目標還並不是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

50—60年代針對中國的真正目的

在五六十年代,新中國才剛剛成立不久,國力薄弱,戰爭雖然勝利但是戰後的國內也已是千瘡百孔,此時我們必須埋頭發展經濟,根本無暇去顧及別處。

此時的美國渲染「中國威脅論」自然不是真的覺得中國具有威脅,而是以此為借口,意圖制造一個「東南亞需要美國」的假象,將手伸進來。

美國先是喊著對抗「紅色」的口號,將手伸進了越南。而後在中國參與其中之後,不停的宣傳著中國對東南亞的「威脅」。

妄圖制造恐慌以此讓東南亞國家向美國靠攏,擴大其在東南亞的影響力。

中國並不是其目的,而是被樹立起來的「東南亞假想敵」。

在「抗美援越」之前,中國還未出兵的時候,越南在國際上指責美國強勢霸占東南亞航線,對東南亞地區的和平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然而美國卻反手將中國拉出來「擋槍」,汙蔑「中國在背後蠱惑越南」意圖在東南亞地區進行「共產主義顛覆活動」。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正努力的進行外交活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旨在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和平立場,尤其是在積極的與第三世界世界國家建交。

然而此時的美國為了使東南亞各國和中國的對立,大肆的渲染中國「居心叵測」,意圖在外交上孤立中國。

先是在國際上拉幫結派,拉攏其盟友拒絕承認中國政府的合法性,以及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而後不遺余力的在經濟,軍事等方面扶持國民黨政權,試圖將中國孤立於亞洲。

總而言之,在這段時期美國對於中國的針對無外乎兩點:

一.西方國家對於紅色火種的恐懼,不願意讓火種點燃起其他被壓迫民族的反抗之心。

二.美國在東南亞的布局。當時的美國錯誤的將中國認定為無法合作的對立方。

為了將手伸過來,只能將中國樹立成東南亞的一個「巨大威脅」,削弱其他國家的安全感,致使他們美方靠攏。

然而事實證明了,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裏,我們一直秉持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態度,與其他國家平等而友好的交流。

而一直指責我們的人卻在頻繁發動著戰爭,讓世界一直陷入戰火之中。

90年代之後再次針對中國的原因

1979年,中美建交期間,雙方曾有過一段短暫的「蜜月期」,期間蘇聯奉行大國沙文主義路線,反而和中國漸行漸遠。

絕大多數的美國政要以及資本都將這視為肘制蘇聯發展,開拓美方在中國市場的絕佳時機。

在那段時間裏,隨著美國的表態,許多西方國家和對中國表現出了友善的態度,這段時間也是少有的「不針對中國時期」。

然而這段時間並不長久,短短十年過後,「衛星上天,紅旗落地」,蘇聯分崩離析,冷戰結束,柏林墻倒塌。

世界格局風雲變幻,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再次轉變。

在西方媒體的筆下,中國成為了一個民主的欺騙者,痛斥中國「不願民主轉型」。

並且那些曾經對中國友好的政客,如季辛吉,尼克森等人都遭到了鷹派勢力的口誅筆伐。

然而「民主」二字對於美國來說,向來都只是一個幌子,其背後的真實原因仍然是出於利益和價值的考量。

首先,蘇聯解體之後,美國的最大威脅解除,那麽中國就沒有了所謂的「制衡蘇聯」的價值。

相反,中國作為東南亞最大的主權國家,反而成為了美國插手東南亞的阻礙。

其次美國作為一個聯邦國家,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多州的利益聯盟更加妥當,本身並沒有太多國家認同感。

縱觀美國的歷史,美國需要一個外部的敵人來促進這個聯盟的團結,如果不樹立起一個外在的「威脅」,只能回過頭面對內部的紛爭不斷。

驟然失去了蘇聯這個外部壓力,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只能重新樹立起一個「敵人」。

而蘇聯倒下之後,中國作為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自然首當其沖。

為此,全新版本的「威脅論」粉墨登場,也讓美國對中國的針對達到了頂峰。

1992年,一篇名為【正在覺醒的巨龍,亞洲的真正威脅來自中國】的文章登上了雜誌。

該文章從經濟制度,地緣政治軍事,以及貿易差等三個方面描述出了在未來中國會給美國造成的威脅。

這篇文章在有意無意的推動下,迅速掀起了「中國威脅論」的狂潮。

其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中國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和軍事力量正在迅速的擴大,雖然不能確定是否會成為新的蘇聯,但是必將會對美國造成巨大的威脅。」

而後更有媒體稱:「隨著中國的不斷強大,註定會與鄰國發生摩擦,破壞東亞和平,並且刺激日本著力發展軍事,讓亞洲陷入冷戰。」

而後在1995年,美國兩次模擬的「2010中美海軍對決中」,中國都取得了勝利,模擬中到底發生了什麽猶未可知,但是在這之後,美國對中國的針對有目共睹。

而今為何仍然要針對中國?

時至今日,由於美國政客的「老生常談」針對中國仿佛成了一種所謂的「政治正確」,可謂是「罵中國一句長生不老」了。

國際上沒有主觀喜好,只有利益,美國政壇為什麽會醞釀出這種風氣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真的感覺到了「威脅」,從前只是「假想敵」,而今中美差距在逐漸逐漸縮小的實事下,美國感覺到了霸權地位的動搖。

近些年來,亞太地區成為了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而中國的發展速度更是迅猛。

許多的國家雖然表面上跟著北約和中國「臉紅脖子粗」,但是轉過身談起合作來卻一點也不含糊。

相比之下,產業結構單一的美國卻很難為盟友們提供新的發展機遇,「東升西落」的危機感油然而生。

然而這也不是美國針對中國全部原因,另一部份原因是將中國當成了美國民眾斥責當局無能的「擋箭牌」。

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口罩的爆發,美國的經濟同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讓美國本就尤為尖銳的階級矛盾再度升級。

政客們雖然關起門來吵的不可開交,但是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能,只有將「中國經濟威脅論」搬了出來——不是我方太無能,而是對方太狡猾。

無論是將口罩問題抹黑成中國陰謀,還是其他的陰謀論,只要有外部壓力在,那內部的裂痕就可以暫時的遮掩下來。

後記

悉數這麽多年的針對,中國的「原罪」其實只有一條——那就是妨礙了對方的利益。

不過中國並沒有做太多口舌之爭,這並不是忍氣吞聲,而是用實際行動向對方展示了什麽叫做「打鐵還需自身硬」。

無論是再多的借口都掩飾不住自身原本存在的問題,而自身遇到問題應該及時正視治療,將問題甩在別人身上只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