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藍綠兩黨又圍繞立法機構正副龍頭展開激烈爭奪。國民黨推出了由南韓瑜江啟臣組成的「韓江配」,民進黨則推出由遊錫堃蔡其昌組成的「遊昌配」,但藍綠誰能奪取立法機構正副龍頭,關鍵還得看民眾黨支持誰。
在地區領導人選舉輸給民進黨後,國民黨自知必須拿下立法機構的選舉,否則日後很難東山再起,所以對角逐立法機構正副龍頭非常重視。原本國民黨因立法機構正副龍頭人選出現分歧,但隨著傅崐萁宣布參選國民黨黨團總召,意味著藍營內訌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國民黨就要全力支持南韓瑜江啟臣,讓他倆順利當選立法機構正副龍頭。
由於國民黨在立法機構僅比民進黨多一個席次,即便國民黨籍「立委」團進團出,一致支持南韓瑜江啟臣,也難以獲勝,所以爭取在立法機構占有8個席次的民眾黨成為國民黨能否獲勝的關鍵。當然,民進黨也深知這一點,也在極力拉攏民眾黨。
據台媒近日釋出的網路民調顯示,支持國民黨「韓江配」的網友占55%,而支持民進黨「遊昌配」的網友只有7%,另有35%的網友認為民眾黨才是關鍵,還有2%的網友選擇「留言說說」。
從這份民調來看,「韓江配」壓倒性勝出,國民黨有望擊敗民進黨,掌握立法機構話語權。
國民黨剛輸了「大選」,卻在立法機構選舉中贏得民眾支持,這看似反常,其實並不難理解。因為民進黨已經再次贏得執政權,基於三權分立原則,立法機構必須對行政機構進行監督,如果民進黨掌握了立法機構,今後行政立法一把抓,豈不是一手遮天、無法無天?島內民眾自然不希望如此,所以希望剛剛敗選的國民黨發揮在野黨的監督作用,透過立法機構制衡民進黨。
不過,與地區領導人選舉不同,民意對立法機構選舉的影響很有限,藍綠兩黨誰能掌握立法機構,關鍵看誰獲得的「立委」票數多。鑒於藍綠兩黨「立委」席次僅有一席之差,所以民眾黨成為了關鍵少數,是藍綠爭相拉攏的物件。
為了爭取民眾黨的支持,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顧不上之前「藍白合」破局造成的負面影響,向民眾黨喊話,呼籲在野黨團結起來,一起推動立法機構改革。與此同時,江啟臣也喊話民眾黨,希望藍白兩黨作為在野黨一起發揮監督制衡作用,別讓民進黨在立法機構一家獨大,成為民進黨行政機構的「立法局」,而應努力落實新民意,讓新一屆立法機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與國民黨不同的是,民進黨拉攏民眾黨既有威逼又有利誘。所謂威逼,即民進黨憑借自身執政黨的優勢,向部份有問題的民眾黨籍「立委」施壓,讓他們支持「遊昌配」,否則就讓他們吃官司。所謂利誘,即民進黨以「分享行政權」利誘,比如說賴清德說他用人沒有黨派之分,唯才是舉,希望民眾黨這些年輕人「迷途知返」,回歸民進黨。
如今藍綠都在爭相拉攏,民眾黨該支持誰?之前民眾黨內部意見比較統一,聲稱團進團出,一致投票,但現在出現了雜音,有人建議民眾黨兩邊都不得罪,支持遊民進黨錫堃選「立法院長」,國民黨江啟臣選「副院長」。不過,前「立委」郭正亮認為,民眾黨若是這樣做,就會被國民黨視為「綠白合」,而且還會導致民眾黨內部份裂。另外,民進黨有「大綠吃小綠」的傳統,一旦民眾黨向民進黨靠攏,可能會被吞並,4年後拿什麽拼「大選」?
台灣東吳大學教授劉必榮也認為民眾黨若投票支持民進黨,這弊大於利,將導致民眾黨失去政黨特色,不能對民進黨形成制衡,還會與國民黨產生更多矛盾。在他看來,民眾黨為了日後有更好的發展,不會輕易被民進黨收買,其在藍綠立法機構正副龍頭爭奪戰中,可能會第一輪投自己,第二輪投廢票。如此一來,民眾黨既不會因「綠白合」而得罪國民黨,又能發揮自己作為在野黨的監督制衡作用,還能暗助國民黨取得險勝,賣對方一個人情。當然,民眾黨是否會如此操作,2月1日立法機構選舉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