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看江蘇·七十五載迎盛世丨南京,向「新」奮進

2024-10-08新聞
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師過大江」,南京解放;1953年元旦,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改為江蘇省省轄市、省會;2024年,南京入選2024「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新中國成立75年來,南京各項建設成就斐然。
經濟總量跨越發展
產業強市建設展現「新亮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南京經濟實力較弱。1952年南京生產總值僅達3.93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5元。
而在南京這片熱土上,人們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的精神風貌引領著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南京經濟較快發展,1978年地區生產總值34.42億元,1987年突破百億元,2000年突破千億元大關,2012年達7306.54億元,是1978年212倍。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2016年南京成為全國第11座GDP萬億元城市,2020年首次躋身全國十強城市行列,2023年達到17421.40億元,占全國GDP比重提高到1.38%。2012—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快於全國、全省平均增速1.5、0.6個百分點。2023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3015元,居省會城市第一。
圖源:南京日報
今年,南京錨定產業強市目標,統籌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和未來產業培育,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主承載區,呈現重大計畫加快落地、集群強鏈深度推進、未來產業超前布局、行業標桿競相湧現的良好態勢: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華天封測等百億級計畫開工建設,塞拉尼斯、霍尼韋爾、金佰利等知名外資企業增資擴股,小米華東總部、博西家電全球研發中心等投用;鋼鐵、石化產業在邁向價值鏈高端和「減油增化」方向深耕;上半年,南京市未來產業營收增長20%以上,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1家、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六,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13家、增量居全省第一,6個產業領域獲批開展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數量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一項項成績,彰顯著南京顯著增強的綜合實力。
科技實力顯著提升
更大力度鍛造原創「強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作經濟高品質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
裝置偵錯、數據運算……在紫金山實驗室內,科研人員緊張有序地開展6G無蜂窩廣域低空覆蓋、廣域確定性光電融合網路等前沿技術攻關。在中國科學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尤肖虎的帶領下,紫金山實驗室6G關鍵技術攻關團隊搭建了第一個「端到端」6G綜合試驗平台,在該平台上,團隊創造了一系列6G世界紀錄,傳輸速率、頻譜效率均已步入國際第一梯隊。
圖源:江寧釋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2023年,南京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居全國第4位元;中國創新人才指數居全國第6位;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23家、占全省近四分之三;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3.82%;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2.36萬家;共認定登記技術合約成交額1001.57億元、發明專利授權量28565件,分別是2012年的6.9倍、6.4倍;規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7.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預先釋出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其中,南京排名上升2個位次,躍居世界科技集群百強榜第9位,創歷史新高。
以人興產以產促城
打造近悅遠來人才「集聚地」
南京崇文重教,自古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豐富的教育資源也為南京的發展註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南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中職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類教育迅速恢復並行展,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00多所小學、74所普通中學、13所高等學校,到2023年基礎教育和中職階段共有各類學校1735所,在校生119.98萬人;在寧普通高校51所(不含部隊院校),在校大學生(含在學研究生)100.76萬人,每萬人擁有在校大學生數量在同型別城市中位列全國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教育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進展,多次成為「中國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
圖源:江蘇統計
南京有科教人才資源富集的底蘊稟賦,有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需要,有創新型產業集群穩步壯大的現實基礎,更要聚焦高水平創新人才引育,持續最佳化人才工作的理念、計劃、機制、平台、生態,推動南京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
近年來,南京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以國家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設為牽引,出台「人才強市25條」,不斷最佳化紫金山英才計劃,支持重點產業、高校院所人才發展,形成了科技領軍人才加速集聚、高技能人才數量領先、青年人才近悅遠來的生動局面。
圖源:南京新聞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的南京,正乘開放之勢,聚創新之能,走共富之路,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
文/湯心慈
資料來源: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江蘇統計、南京日報、南京市工信局、南京釋出、紫金山觀察、南京市科學技術局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