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算是一人之下的老粉了,從19年開始追,每周都沒落下過。
事實上,不管一人之下的粉絲怎麽吹、怎麽圓,說米二怎麽下大棋,說一人之下的內核有多高深,但是數據不會騙人。
一人之下的點贊數,從碧遊村篇的至少10w
到二十四節谷的10w不到
到唐門篇的5w左右
再到現在納森島的2w不保
漫畫的熱度就是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跌。
無論粉絲們怎麽捧,現在的一人之下就是不好看,讀者們已經用腳投票做出選擇了。
這其實跟一年前的海賊王很像,當時還在和之國,知乎上也是大量的粉絲在繼續吹捧海賊王,說尾田下大棋,說讀者不懂欣賞。
但是「如何評價海賊王xxxx話」的系列問題,從一開始300多個回答,慢慢變成100多個,最後幾十個。
像一人之下這種銷量的斷崖式下降,放在少年jump,已經要做被腰斬的準備了。
所以為什麽一人之下越來越不好看了呢?
我在20年的一個回答裏就說過這個問題。
主要原因就在於,一人之下的劇情實在是太散了,600多集了,主線都還是玄而又玄的「何為人」。
一般來說,一部漫畫,劇情上都會有兩條線,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一般來說貫穿全篇,是一件和主角緊密相關的個人事項;暗線可能貫穿全篇,可能中途加入,甚至可能有好幾條,也可能中途變換,一般來說是一件與整個世界相關的大事件。
舉例來說, 火影忍者 ,明線就是鳴人想當火影,暗線第一部是大蛇丸覆滅木葉的計劃,第二部是班的陰謀。 海賊王 ,明線就是路飛要當海賊王,暗線則是古代王國的秘密與推翻天龍人統治。其他的漫畫,比如最近很火的鬼滅之刃、曾經封神的鋼之煉金術師,都是這樣。
而一人之下呢?明線是找回寶兒姐的身世,暗線是什麽很早就看不見了。碧遊村篇的時候暗線是馬大姐的陰謀,但是馬大姐已經很久不露面了。
於是乎,米二的粉絲只能附會了一個「何為人」的暗線。但是難道米二準備用一整部漫畫來給大家講何為人這個大道理嗎?我想聽道理不如去上思修課。
雖然一人的粉絲會說,深刻的主線這就是一人區別於無腦熱血漫的最大優勢。
但是觀眾不買賬啊,幾個粉絲吹破大天了又能怎麽樣?
而且與其說是米二刻意為之的讓劇情深刻,其實更像是他對劇情節奏把控失靈了,導致主線不見了,所以觀眾才不得不附會一個玄而又玄的主線上去。
因為一直到碧遊村篇為止,一人之下的主線都是很清晰的,節奏也很緊湊。
羅天大醮展開世界觀之後,碧遊村篇緊接著就引出了可能的最大boss馬大姐。
但隨後的二十四結通天谷開始,劇情就逐漸散掉了,東一筆、西一筆,回過頭來一看劇情推進幾乎為零。
要知道,火影600多集的時候,都開始忍界大戰了。
甚至就連當時知乎上吹的火熱的唐門抗日,你說這一段好不好看?好看。燃不燃?燃。但是然後呢?劇情推動了嗎?主線人物的形象進一步豐滿了嗎?都沒有。好不容易塑造出來的大老爺這個形象,還死掉了。你說是為了引出無根生,那就直接跳到無根生出場就好了呀,前面行刺的內容一段話就帶過去了,或者不行你以後出個番外篇。
結果就是,看似非常高品質的幾話,點贊量也就6.5w不到。因為散掉的劇情就是留不住觀眾,這是必然的。
所以一人之下越來越不好看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不管是為了水長度,還是因為缺乏總體規劃,米二始終沒能給出一個明確的劇情主線,導致他抓不住敘事重點,所有想到的感覺比較有意思的點都想畫出來,結果東一筆、西一筆搞的不知所雲。
同時,主線的缺失帶來的另一個巨大副作用就是,一人之下的漫畫沒有了間不容發的緊迫感。它現在看著就像是張楚嵐的打工日常,今天去唐門,明天去納森,任務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又能咋樣?就說納森,貝希摩斯把樹移回美利堅了又怎樣?美利堅就能稱霸世界了?這種沒有緊迫感的劇情,換句話說就是,讀者少幾集不看又能怎麽樣?火影佩恩篇之前,少看幾集你就會錯過很多資訊,自來也怎麽就死了?鼬怎麽就死了?鳴人怎麽會仙人模式了?佐助怎麽開始報復木葉了?而且這些資訊都和主線劇情息息相關。納森篇呢?我直接從李慕玄的回憶開始看,前面的劇情全部跳過,似乎也沒啥影響吧?你說可能會錯過陸玲瓏是怎麽變異的?王也我都快一年沒見到了,陸玲瓏再怎麽變異,接著就雪藏一年,誰在乎啊。
說了這麽多,是因為我也很喜歡一人之下這部漫畫,這確實是一部一看就只有中國人才能做出來的漫畫,但是如果劇情過於發散的話,就有可能變成秦時明月那樣,分出來將近大半季去講農家內鬥,劇情基本沒往前推,結果當年的國民IP最後只落得個腰斬結局。
所以一人的粉絲,千萬不要說什麽「看不下去就不看咯,沒人逼你看」之類的話,作者畢竟不是用愛發電,銷量持續低迷米二更新的動力就會越來越不足,最後一人之下就會像他之前的【大愛project】【九九八十一】一樣,落得草草收尾,到時候大家都沒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