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民間組織「教育改革總體檢論壇」今天召集約百名專家學者,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辦新書發表會。台北市立第一女中教師區桂芝表示,台灣教改30年,是一場無法復原的災難,「108課綱」則是「滅台」的最後一裏路。「以學生為主體」的口號,使學生失去科目系統化學習;「多元學習」成亂槍打鳥,使必修科目碎片化、淺碟化;「自主學習」則是無頭蒼蠅式的學習,圖利精英學子,犧牲多數學生。
區桂芝提到,她曾在台民意機構公聽會上,聽到台北市的某位校長分享陪伴女兒制作學習歷程檔案的快樂,但這樣的情景不會發生在所有家庭,尤其很難發生在偏遠地區。不只學習資源不平等,老師們更有備不完的課、編寫不完的教材等,但在教育學程中,卻沒有一門課程是教老師們編教材。
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表示,當年廣設高中、大學,造成今日私校退場、教師失業的現狀,更摧毀了原本優良的技職體系,導致技術人才匱乏。而嚴禁能力分班,違反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更使公立學校沒落、私立學校擡頭,教育更加階級化。
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指出,目前台灣社會或歷史課已淪為「南島語族」的認同教育,小學五年級課本上居然介紹「平埔族的傳奇——大肚王國」,這表示現在的課本不止讓小學生認同台灣而已,還洗腦小學生「漢人是侵略台灣的一群人」。
台灣師範大學名譽教授吳武典事先寫好發言稿,由段心儀代念。他痛批,30年來台灣教改可謂雜亂無章、乏善可陳甚至愈改愈糟,過程中民粹掛帥且缺乏深思熟慮,導致教改工程成為邊做邊改的「豆腐渣工程」,失去檢討與監控機制更是問題所在。
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薛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