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離岸人民幣一度大漲 460 點,升破 7.18 關口,本月已升值 1400 點,未來走勢如何?

2023-11-20新聞

要相信我們經濟體中長期控制匯率的能力,畢竟幾十年貿易順差的積累,以及巨大的工業產出作為支撐,如果普通人不涉及到對外的業務,其實匯率影響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內部的商品流轉更加依賴內部的產出和消費能力之間的關系,比如人民幣貶值周期,連續的cpi低位執行,包括央行和統計部門都有相關的低位執行描述,意味著錢對內並沒有出現較為明顯的購買力下降,這個黑匣子裏面豬肉的權重不是很清楚,但名義GDP連續的低於實際GDP也是價格負修正的表現,不能完全推給豬肉周期的。

最近一年大家完全可以把美元指數和人民幣的升值貶值周期和振幅拿出來看,我們就以美聯準快速加息作為觀察的起點,畢竟貨幣本身就是相互的,而且美元指數是針對一攬子貨幣的變化,激烈的變動必然帶動人民幣周期的變動,美聯準從2022年3月開始加息,美元指數3月從96.7上漲到99.4,人民幣從高位的6.3,貶值到6.38,次月美元指數快速拉升到103.9,人民幣也快速貶值到6.65,之後是美元指數持續走高到2022年的9月,最高漲到114.7,人民幣貶值這次表現出滯後一個多月,低點在出現在11月初7.27,從中周期角度來看,也還算溫和,之後美元指數開始走低,在1月達到低點101.5,人民幣也在1月升值到高點6.69。

之後美元指數開始震蕩, 且非常依賴當月的cpi和就業指數 ,就業指數相對穩定,cpi高於預期,則往往出現美元指數的走高,cpi低於預期,則出現美元指數的走低,因為美國的貨幣政策至少在加息周期內是非常依賴通脹指標的。到最近的11月公布10月份的通脹指數低於預期,市場對於美聯準的加息周期結束持有樂觀的態度,假設連月出現cpi的下行和低於預期,則至少不需要擔心進一步加息的影響,金融市場就是這樣,不止看當下,更重要的是預期未來的走向。

本月美元指數從107.1下降到103.6左右,下跌振幅還是非常顯著的,對應的是人民幣的快速升值,從7.32升值到現在的7.17,我們不嚴謹的大概算下跌幅和漲幅,美元指數下跌約3.26%,人民幣升值約2%,振幅也還算差別不大,至少從美聯準加息周期帶來美元指數的周期變化,人民幣基本和美元指數周期和振幅來看都還基本匹配,甚至和我們的寬松貨幣政策也沒太大直接關系,更加取決於美元指數的變動,現在都好很多了,要是2005年之前,人民幣兌美元的是固定匯率,甚至和雙方的任何貨幣政策都沒有關系,這也是貿易順差國可能才能實作的東西,美國當時可是固定匯率的最大反對者,認為人民幣被低估,從而造成了國際商品之間的不正當競爭,這類聲音迫使我們放棄了固定匯率,轉向幹預下的浮動匯率。

至於對普通人的影響,當時原話是貶值本身更加依賴內部的商品和貨幣的流轉,人民幣貶值不意味著內部貨幣購買力下降,相應的,人民幣升值和貨幣購買力還是弱相關,甚至都沒有蒜頭大蔥這類商品的對於貨幣購買力的影響大。再說投資品,因為普通人根本就接觸不到國外的投資品,比如5%的無風險收益產品,都被立刻叫停了,中間的利差是銀行的,普通人也基本很難受到直接影響。最後說出口,上月已經是進口同比增加和出口減弱了,升值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可能會加劇這個過程,也就是外迴圈的情況,好在歐美的大節日往往是消費的狂歡周期,略微的升值希望不會對出口帶來太大的影響吧。

當然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奇怪,當時貶值的時候,說普通人影響有限,升值的時候也自然是相同的結論,不可能當時說影響不大和利好出口懟,現在升值了說影響不大和略微不利於出口還懟,其實我們作為產能輸出國,快速的匯率波動,升值也好,貶值也罷,都不是政策的初衷,而是相對穩定或者變動平滑可能是政策的目標,目標歸目標,但這幾年美元指數波動太大了,不可能不受大錨點震蕩的影響,和其他貨幣與美元指數保持一致周期,也還算正常吧。

5 月 17 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跌破「7」關口,如何解讀?後續走勢或將如何?

離岸人民幣漲超 300 點,收復 7.2 關口,在岸人民幣漲近 300 點,哪些資訊值得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