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中金公司遭海爾系清倉大賺89億離場 凈利三連降員工成本壓縮29億

2024-11-19新聞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訊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聯合重組傳聞頻起的中金公司(601995.SH,03908.HK)遭海爾系清倉。

11月14日晚間,中金公司披露,自今年8月16日至11月14日,股東海爾集團(青島)金盈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金盈」)累計減持了所持公司1.06億股股份,減持計劃已經完成。本次減持後,海爾金盈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本次減持,海爾金盈共計套現約38.33億元。

海爾金盈的實際控制人為海爾集團。2019年,中金公司在A股上市前夕,海爾集團耗資54.12億元受讓了中金公司約3.99億股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2022年開始,隨著限售股解除禁售,海爾方面就開始減持。

根據中金公司披露的數據,歷經五輪減持,海爾方面累計套現142.67億元,大賺約89億元。

海爾方面大賺離場,中金公司則陷入業績持續下滑的困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作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為28.58億元,同比下降約38%,同期出現了三連降。

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員工成本減少約29億元。

家屬曬薪風波、IPO保薦未盡責,負面纏身的中金公司頻頻被傳與中國銀河(601881.SH)重組,但至今未見權威性定論。

海爾系大清倉套現142億

投資五年後,海爾系透過大規模減持,從中金公司的股東榜單中消失。

根據最新公告,今年8月16日至11月14日,海爾金盈減持了中金公司約1.06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2.1964%。此次減持,海爾金盈的減持價格區間為27.97元/股—42.47元/股,屬於高位減持。

今年9月24日以來,受政策層面刺激,券商股成為本輪行情受益最大的板塊。

9月24日至10月8日,中金公司股價從28.68元/股漲至42.47元/股,區間漲幅為48.79%。42.47元/股,也是2023年11月20日以來的高點。此後,公司股價有所調整,11月14日的收盤價為39.09元/股,仍然較今年9月23日的收盤價上漲了約36.30%。

本次減持完成後,海爾金盈不再持有中金公司股份。

這是海爾金盈完成的第五輪減持。

海爾入股中金公司堪稱是精準。2019年,在中金公司A股IPO上市前一年,海爾集團透過海爾金盈受讓了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轉讓的約3.985億股股權,交易價格為54.12億元。

2020年11月2日,中金公司登陸A股市場,此時,海爾金盈的持股比為8.26%。

2022年3月,海爾金盈持有的中金公司3.985億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

當年6月,海爾金盈就披露了減持計劃,基於自身發展需要,計劃透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1.35億股公司A股股份。當年12月,海爾金盈完成了第一輪減持,累計減持9355萬股,減持比例為1.94%,減持金額為36.85億元。

2023年5月,海爾金盈進行第二輪減持,最終透過大宗交易合計減持9654.4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減持金額合計為35.21億元。

2023年8月10日,在披露第二輪減持計劃期限屆滿之時,海爾金盈同步丟擲了第三輪減持計劃,擬減持3%的股份。

如此密集大幅減持,中金公司和海爾金盈均受到質疑。上述減持計劃披露的次日,中金公司A股股價大跌5.92%。

最終,第三輪減持計劃未達到預期,海爾金盈僅減持586.25萬股,套現約2.12億元。

今年初,海爾金盈披露第四輪減持計劃,擬減持2%的股份。今年4月11日,海爾金盈完成減持9651.7萬股,套現約30.16億元。

加上本輪減持,海爾金盈五輪減持共計套現約142.67億元。

也就是說,海爾集團54.12億元投資,五年大賺88.55億元。(不考慮公司現金分紅、資金成本等因素)

與中國銀河重組傳聞不斷

遭海爾金盈清倉的中金公司,頻頻被傳與中國銀河重組。

中金公司與中國銀河重組的傳聞已久,曾多次擾動股價,兩家公司也曾多次否認。尤其是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聯合重組官宣後,中金公司與中國銀河的重組預期更為明顯。

今年11月13日午後,中金公司、中國銀河股價大漲。有人稱,「兩家並購重組預案即將落地。」對此,兩家公司均回應稱「不知情」。

在外界看來,兩家公司具備重組條件。

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的大股東均為中央匯金,持股比分別為40.11%、47.43%。

兩家公司註冊地均在北京,此前,雙方之間存在高管交叉任職情形。

2023年10月,兩家公司雙雙公告換帥。中國銀河原董事長陳亮空降中金公司任董事長,中國銀河原總裁王晟升任董事長。王晟於2022年7月加入中國銀河,此前在中金公司任職。

基於上述主要人事變動,市場傳聞兩家公司將合並。彼時,兩家公司均否認。

在此輪券商並購大潮中,中金公司和中國銀河最終能否走到一起,市場充滿期待。

近年來,中金公司負面訊息纏身,家屬曬薪酬風波曾引發市場對中金公司高薪的質疑。公司還多次曝出高管醜聞,引發廣泛關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投行貴族,中金公司在保薦方面也出了問題。

今年10月底,因為踩雷思爾芯IPO欺詐,中金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擬決定對中金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保薦業務收入200萬元,並處以600萬元罰款,合計罰沒800萬元。思爾芯計畫保薦代表人趙善軍、陳立人也分別被給予警告,並處以150萬元罰款。

近幾年,中金公司的經營業績持續下降。

2022年、2023年,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0.87億元、229.90億元,同比下降13.42%、11.87%;凈利潤分別為75.98億元、61.56億元,同比下降29.51%、18.97%。

如果說2022年、2023年的營收凈利雙降,與市場環境直接相關,符合行業整體經營現狀,那麽今年以來,公司業績明顯低於預期。

今年前三季度,中金公司實作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34.49億元、28.58億元,同比下降23%、37.97%。

與同期相比,前三季度報告期,公司營收凈利也已三連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83.81億元,同比減少29.12億元。2022年、2023年同期這一金額分別為122.10億元、112.93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華泰證券等頭部券商凈利潤均為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