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國持續發動網路空間新「冷戰」
安甬文
網路空間是人類的「第五空間」,在承載的數位世界中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多年來,美國運用各種手段嘗試監控、影響和支配網路空間,透過操縱網路輿論、實施網路攻擊等種種行為,不斷破壞網路空間的開放自由、公平合理的良好秩序。在美國至上的霸權主義思想影響下,其網路空間活動越來越傾向於攻擊性,利用「網路安全」概念,逐步擴大世界網路空間管控範圍,發動網路空間新「冷戰」。
美國不斷透過網路空間操縱網路輿論
美國利用資訊科技和資源優勢,對全球實施大規模、系統性、無差別的網路監控與竊密活動。從普通民眾到國家元首、政要、國際組織、外交使團與企業,都被美國情報機構「一網打盡」,甚至連美國的盟友也難以幸免,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美國政府利用網路散布虛假資訊幹涉別國內政。這種行為包括透過互聯網對目標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和控制,抹黑他國政府,煽動民眾情緒,誤導網路輿論,幹涉他國內政,甚至顛覆他國政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ED)廣泛利用社交媒體,資助非政府組織釋出多媒體內容、開展線上培訓,煽動顏色革命。例如制造「頭巾風波」煽動民眾,進行輿論攻擊抹黑伊朗政府;資助塞爾維亞科索沃地區非政府組織挑唆塞爾維亞政府和普里斯提納臨時自治機構之間的矛盾,幹涉他國內政,試圖侵略、分裂他國。
美國政府利用職權操縱網路空間國際輿論平台。2024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一攬子「對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強制字節跳動公司在九個月時間內剝離旗下套用TikTok美國業務,否則就將在美國封禁該套用。這一行為體現了美國打著雙標維護其控制和操縱國際輿論平台的網路霸權行徑。
美國在全球執行進攻性網路作戰行動
美國已經全面實施進攻性網路空間戰略。美軍網路司令部於2018年成為美軍的第十個作戰司令部,是美軍最高級別的軍種之一。從美國網路司令部組建之初就強調,其將主動利用網路開展動態力量投送,快速產生非動能效應,以實作「提前防禦」和「持續交戰」,為聯合部隊建立網路空間資訊優勢。從行動任務和行動樣式上看,「前出狩獵」是貫徹「前沿防禦」戰略和落實「持續交戰」原則的具體行動。雖然網路司令部反復強調「前出狩獵」行動是純防禦性,但其實質具備進攻性色彩,並在近兩年采取更大力度對俄羅斯、伊朗等國網路力量實施全方位的威懾與打擊,全力塑造網路空間霸權地位。
美國2024年執行「前出狩獵」行動次數超過之前總和。
美國「前出狩獵」行動是指美軍網路司令部透過向海外派遣網路空間作戰部隊,采取在網路空間主動追捕形式,發現並辨識對手的網路行動,在強化針對性防護的同時,公開曝光對手網路攻擊資訊以達到震懾目的。實際是美國對外開展網路攻擊的一種掩飾和說辭。2024年之前,美國網路司令部網路國家任務部隊一共在全球超過23個國家的超過75個海外網路上開展了50余次行動。美網路司令部在2024年大幅增加了網路行動,網路國家任務部隊(CNMF)在過去一年中部署超過85次任務,覆蓋至少80個網路。而在2023年,網路司令部的CNMF僅執行了22次「前出狩獵」任務,向17個國家部署了其數位部隊。
美國頻繁進行虛假敘事,抹黑他國同時掩飾自身的網路攻擊行為。
近年來,美國政府及其情報機構透過虛構的「伏特台風」黑客組織,試圖將中國與全球範圍內的網路攻擊聯系起來,以掩蓋自身在全球網路空間中的惡意行為。「伏特台風」事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政府精心策劃的一場資訊戰。「伏特台風」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域、聯邦調查局等情報機構幕後策劃,多個聯邦政府行政單位及「五眼聯盟」國家網路安全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一場虛假資訊和輿論操控行動。這種行動不僅涉及虛假資訊的散布,還包括對美國國會和納稅人的合謀欺詐行為,目的是為了維護美國在網路領域的霸權地位。值得註意的是,美國政府在這一過程中還涉嫌操縱網路安全企業和其他行政機構,透過誤導溯源分析和假旗行動來嫁禍他國。例如,微軟公司在其技術分析報告中將攻擊者命名為「伏特台風」,並聲稱該組織中國支持的網路攻擊行為主體。這是美國利用其在網路領域的優勢地位,對其他國家頻繁進行網路攻擊和虛假敘事,嚴重損害了國際網路安全秩序。
此外,美國試圖透過制定國際網路規則來加強其在網路空間的領導地位,並透過網路戰手段來維護其全球霸權。美國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以加強盟友網路安全為由,擴大美國網路空間管控範圍,搶占更多網路空間資源。美其名曰服務合作夥伴網路安全,實則加大網路空間控制,發動網路空間新「冷戰」。這些行為似乎可以為美國帶來短期霸權地位,但卻是以犧牲全球個人、組織和國家的長期利益為代價。數位時代網路空間霸權主義的實質是將自身利益淩駕於其他國家利益之上,無視或否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主權利益和發展訴求,這將對全球網路空間安全與穩定造成嚴重影響,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加以防範,並以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作為應對根本之策。
【編輯:田博群】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程沛
本文作者: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