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沙俄剛接觸清朝中國的順治年間,曾經提出讓清政府臣服於沙皇,是他狂妄,還是不知道中國的國力底細?

2023-12-30新聞

明成祖朱棣將遼東女真部落安置在遼東都護府,讓這些原始部落的人開啟半封建社會行程,經歷了兩百余年的民族融合,女真各個部落中文化程度越來越高,隨著明帝國萬歷三大征的失敗,遼東的明朝政治威信日益下降,女真各個部落不甘受到明帝國腐敗官僚體系壓迫而逐步走向聯合。

我們看到女真各個部落在不斷攻伐合並過程中引發了遼東局勢的重新洗牌,明帝國政治控制力下降為女真和沙皇遠東殖民軍團騰出了空間。

沙皇俄國的遠東殖民軍團以哥薩克騎兵為主,依托在遠東港口設立的堡壘而進行跨境搶劫,女真與沙皇殖民軍團日常的摩擦非常頻繁,中文化的女真用大明帝國的先進火器和軍隊制式武備將沙皇殖民軍團壓制在一定活動空間內,受制於女真和大明帝國的地緣政治威脅,沙皇俄國一直保持保守的戰略對待遠東大明帝國。

滿洲八旗的綜合戰力被譽為當時地表最強的陸軍,軍民一體的制度讓滿清具有高度的政治動員能力,戰時為兵,平時務農漁獵,這讓滿清經濟和軍事處於永續互補的平衡狀態。

明帝國在進入崇禎十七年的時候,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在西安稱帝,農民軍兵鋒指向山西和京畿地區,面對明帝國內部矛盾到了最激化的狀態,滿清貴族們達成共識借機入關窺伺天下。

當滿清攝政王多爾袞和豪格帶領八旗精銳在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引路下進入到河北和山東,整個大明帝國的北方陷入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北京城成為一座孤城,崇禎皇帝堅守天子守國門的理念,他要用自己的死社稷來捍衛帝國的尊嚴。

很顯然,李自成在北京城內部東林黨和宦官集團投降派接應下進入了京師,大明帝國的統治被推翻。北京稱大順,北方在法統上歸李自成大順軍,而入關的清軍和平西伯吳三桂則是打著給崇禎報仇旗號來對陣大順政權。

明帝國內部的政變,遠東的沙皇殖民軍團是無法及時掌控情報的,他們在漠河地區保持戰略守勢以鞏固自己的殖民據點,滿清也留足了監控沙俄殖民勢力的軍力。

新興的遊牧民族政權對上了明帝國農民起義軍,雙方的軍力差距明星,滿清八旗長期與明帝國精銳關寧軍對陣鍛造出優良的軍事素養,而大順軍以流民為主的軍隊缺乏系統軍事訓練和優良軍備保障及明確的政治目標,兩下相較,高下立判。

大順軍與吳三桂關寧軍決戰一片石,滿清助戰關寧軍,在戰略和戰術雙失誤情況下大順軍節節敗退,李自成匆忙在北京稱帝後撤離河北重回陜西,以河南和山西及山東為戰略緩沖與滿清周旋。

滿清依靠漢人地主們的支持,在帶路黨東林黨傑出代表洪承疇和關寧軍吳三桂等輔助下,自北向南完成了他們祖先金朝統一華夏的政治目標。

沙俄的殖民軍團後知後覺明帝國的倒塌,當北方遊牧民族滿清帝國成立後,遠東殖民軍負責人才向沙皇通報了中國政變的情況。而沙皇此時已經開啟了在歐亞大陸殖民擴張計劃,他從自己歐洲各國國王親戚那裏學到了殖民經驗。

對於中國從漢人政權變成了後金政府,沙皇沒有太大的概念,畢竟明帝國與沙皇沒有大規模交手過的記錄,雙方保持相當時間的和平對峙。後金與沙皇遠東殖民軍團有過小規模的軍事沖突,雙方互有勝負,沙皇得到遠東前線報告是喜蓋過憂,由此沙皇做出狂妄的單邊決策讓滿清臣服沙皇也是符合邏輯的。

隨著沙皇俄國和滿清帝國的接觸,沙皇對於中國殖民野心和欲望不斷增長,遠東殖民軍團對中國遼東發起殖民戰爭,到了清康熙之時不得不派出帝國軍隊抵抗侵略,經歷殘酷的反侵略戰鬥,滿清帝國在當地中國少數民族協助下獲得最後的勝利,雙方簽署了【尼布楚條約】。

這個條約確立雙方的邊界和勢力範圍,我們從遲子建的【額爾吉納河右岸】可以溯源到那段歷史下的中國民眾的悲歡離合。到了滿清帝國末期,沙皇俄國開啟全面的殖民戰爭,滿清帝國簽署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

我們溯源歷史可以看到國與國之間的恩怨不是一個階段的矛盾,而是需要放到許多歷史時期進行連續的考量。沙皇俄國與中國的地緣政治賽局,廣義上的政治關聯可以溯源到蒙古帝國時期,成吉思汗的子孫對俄羅斯公國的殖民統治。攻守易勢,當中國的漢族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統治不利導致綜合國力下降,周圍的新興政權就會產生覬覦之心,如沙皇俄國和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滿清帝國將沙皇俄國稱為紅夷,後金自認自己接受中文化實行禮教而是華夏衣冠繼承者,文明的前進演化需要這麽一個過程,先進生產力產生了無法阻擋的魅力,當先進生產帶來了新的社會生產關系,那麽新興的統治階層就會將自己創新的文化和理念變成社會契約精神來推廣,也就是我們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