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常紀文:美麗中國「明底線」「劃邊框」,發展方式全速綠色轉型

2024-01-12新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受訪者供圖
1月11日,新華社全文釋出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意見】的釋出有何重要意義?如何把握其中具體的工作部署?新京報零碳研究院專訪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常紀文。
美麗中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目標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美麗中國建設已經持續多年,且之前一些檔裏已經有一些表述,這次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專門發文,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常紀文:關於生態環境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一些檔,譬如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到2020年底,【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圓滿收官。下一步工作怎麽做?結合2020年提出的「雙碳」戰略,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兩個檔,第一個檔是【關於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第二個檔是【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現在,我們要把所有的工作,包括碳達峰碳中和、生態保護、汙染防治等,都統籌在美麗中國建設的大格局之下。開啟憲法、黨章,都強調「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所以,按照憲法和黨章的規定,美麗中國建設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一個目標。【意見】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因此,它是一個全面性系統性的檔,是在前期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之上,在前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了一項綜合性、統籌性、全域性的工作。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意見】提出2027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3個時間節點,同時還有「十四五」「十五五」這樣的表述。在時間節點上,有什麽特別的含義?
常紀文:【意見】的印發是2023年底,那麽到2035年美麗中國基本實作,就是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距離2035年還有12年時間,所以可以把它分為幾個階段。【意見】有兩種劃分方式,在第一種劃分中,2027年是第一個時間節點, 2035年是第二個時間節點,同時【意見】又分為「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等三方面目標。「十四五」深入攻堅,實作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十五五」鞏固拓展,實作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體提升,實作生態環境根本好轉。這12年的時間,每五年都是有一些考核指標的,同時也可以把這12年的時間,劃分為前4年和後8年。
因為2030年還有碳達峰的考核指標,所以把2027年作為一個時間節點,可以作為一個觀察期,看美麗中國建設成效怎樣,然後再總結經驗,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促使2035年目標的實作。
美麗中國建設要求要把各方面的行動有機協同起來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美麗中國需全領域轉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設,全社會行動。這種系統化建設理念是如何具體體現的?
常紀文:前期我們開展了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並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現在,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這就是系統整合、協同增效的時期。
這就要求要把各方面的政策、行動有機協同起來進行整合創新,從而減少成本,增大收益,形成合力。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之下,【意見】要求全領域轉型,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加快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業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要求全方位提升,堅持要素統籌和城鄉融合,一體開展「美麗系列」建設工作;要求全地域建設,因地制宜、梯次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全域覆蓋;要求全社會行動,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全體人民行為自覺。
也就是說,必須對癥下藥,最終實作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根本目的。要求全社會參與,加強黨的領導,壓實工作責任。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中,提出國土空間、碳達峰碳中和、重點領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4方面要求,在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的大藍圖中,如何去把握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於美麗中國建設有何關鍵作用?
常紀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對於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碳達峰碳中和都非常重要。黨的二十大的報告專門設立了一小部份講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所以【意見】突出強調了發展方式的綠色轉型。
那麽如何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呢?有以下幾個重要方面的工作。
首先,從空間上要布好局。「明底線」「劃邊框」就是要求發展方式必須是符合我們國家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必須是環境友好型的。因此,國土空間的開發格局不能是不科學、不合理的。這種格局既要保護生態安全,也要保護糧食安全。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以犧牲糧食安全為代價。這是發展綠色轉型要遵守的條件。
其次,在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之下,需要具體做好哪些工作呢?一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開展多領域多層次減汙降碳協同創新試點,進一步發展全國碳市場,建設完善全國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二是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產業數位化、智慧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推動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節礦。
汙染防治進入新的趨緩期,每一點成績的取得都不容易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汙染防治攻堅是一個老話題了,在當前這方面的工作比十年前的難度更大了還是更小了?在已經取得很大成績的背景下,為什麽還要持續推進?
常紀文:汙染防治攻堅戰永遠在路上。因為人民群眾對環境品質的要求是不斷提升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空氣品質、水體品質、土壤環境安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這意味著,前期透過管控,取得了很大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成就。下一步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再深入減排,難度就更大。因為它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所以這一回把深入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制定得十分清晰。到2027年,全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到2035年,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每一微克/立方米的成績,都將來之不易。
25微克/立方米是接近歐盟的標準。目前來看,我們離28微克/立方米還有一定差距,特別在綠色轉型的關鍵期,既要保護好環境,還要發展經濟、解決就業,平衡的難度越來越大。
汙染防治有快速期和趨緩期,過了趨緩期,就有個上升期,之後再進入新的趨緩期。所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經歷了汙染防治成效的上升期,現在進入了趨緩期。所以每一微克/立方米的成績都來之不易。下一步,必須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安全近年來備受矚目,但人們很難理解與美麗中國或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您覺得應該去怎樣認識?
常紀文:美麗中國建設不只是環境品質的事情,還涉及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所以必須保證生態系的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
如果一個生態系是單一的,那麽該生態系就是非常不安全的、不穩定的,也是不具有永續性的。所以我們在生態系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方面,設定了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育體系。
同時,在生態系的多樣性裏面還涉及物種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所以加強美麗中國建設,必須全面加強整個自然生態的保護,讓這種多樣性得以恢復,讓這種多樣性得以發展。
當前要做的幾個工作中,首先是加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特別是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必須把自然保育地區的面積維持到一定比例。到2035年,全國自然保育地陸域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比例不低於18%。這將為生物多樣性奠定一定基礎。
第二,在生態修復方面要系統整合,要協同增效。這就要繼續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海陸統籌治理,從而維護生態安全。同時,築牢自然生態屏障,加強生態監測,讓生態系的格局更加穩定。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會給全國從城市到鄉村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常紀文:要建設美麗中國必須以點帶面,然後在示範試點的基礎之上帶動全域性的進步。所以【意見】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包括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都被重點提到。
與美麗中國先行區相匹配的,還要加強建設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的建設。特別是美麗鄉村的建設,讓美麗中國的建設紮根到基層,使美麗中國建設基礎更加牢固。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研究員 白華兵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