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整體來看,目前新中國哪一代人(50後,60後,70後,80後,90後,00後,10後)的童年最幸福?

2021-08-11新聞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

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十幾年以來,接觸的來訪者的年齡層次,主要以70/80/90後為主。所以,我對70/80/90這些人群的心理狀況,以及他們的父母(40/50/60後)的情況了解較多。

在這篇回答裏,我想對新中國成立後的三代人:50/60後、70/80/90後、00/10後的心理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簡單分析。

在具體分析前,先要明確一個基本假設: 生理需要的滿足,對於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而情感需要的滿足,對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情感需要的滿足,指的是對孩子心理需要的回應、理解、接納、肯定等。當一個人早年得到充分的情感需要滿足時,他會形成良好的自體感和人際關系,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反,當一個人缺乏或幾乎沒有得到情感需要的滿足,得到的更多的是忽視或控制,以及軀體或情感虐待,那麽,他的自體感和人際關系就會有不良的影響,嚴重者會形成人格障礙。

下面具體展開。

1、50/60後。

在那個年代,中國人很窮,大部份人掙紮在溫飽線水平。對一些人來說,生存是首要任務。艱難的生存環境難免會帶來心理上的負面影響。

我們來舉個例子。

文學家莫言(55年出生)在一次訪談時曾坦言他在15歲之前,夏天時經常沒衣服穿,就是赤身裸體在外行走,包括在學校上課時也是如此。

不光是他,周圍好幾個人都是這樣。直到後來當兵了,他開心的不得了,因為每天有衣服穿了。

赤身裸體對一個人的自尊發展會有多大的負面影響?那種羞恥、無處躲藏的醜陋感必然深深地印刻在他的內心裏。當兵後他有衣服穿感到很開心,因為總算可以不丟人了。

這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莫言喜歡描述人性的醜惡,呈現中國文化中糟粕一面。

這些描寫也許是他醜陋自體的投射,他要把內在的羞恥感透過文字外化出來,以緩解內在張力。我們不難發現早年貧窮帶給他的心理創傷。

莫言的例子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別是在那個年代的農村,吃不飽飯是常事,沒衣服穿、沒鞋子穿,或者幾個人輪流穿衣穿褲的現象並不少見。

我的父親跟我說,他要在1970年之後才可以吃飽飯。在這之前,饑餓是常事,一天只有中午吃一餐米飯,早晚都是喝粥或吃點番薯之類的抗饑類食物,或者就是餓著。

米飯之外,能吃的就是一些蔬菜,平常完全沒有葷腥和油水,吃肉一般只有過年過節時才有。他在1960年左右還因為過度饑餓得了浮腫病,差一點死掉。

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下,50/60後的父母們都在為生計奔波,對孩子的情感需要幾乎不上心。孩子又多,父母們沒有心情和精力去關註孩子的成長,經常是放養狀態。

同時,50/60後的父母們(1920-40年代的人)生長環境更糟糕,國家積貧積弱,戰亂不斷。

這些父母發展出了堅強、嚴酷、無情、果斷等父性品質,動不動對孩子言語及身體虐待、情感控制、家庭暴力等。

因此,50/60後在童年時得到的只是生理上的基本養育,情感上的養育非常欠缺且心理創傷嚴重。

這一代人是中國最缺愛的人,由於情感需要滿足的匱乏,很多人有人格缺陷和人格障礙。

有些是自戀型人格,以男性更多見,表現為大男子主義人格。

他們特別愛面子,渴望透過追求功名利祿來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喜歡。當取得外在成就,別人喜歡他們時,他們才覺得自己是好的。

在他們與孩子的關系中,充滿著剝削和控制,孩子只是他們的滿足自己需要的工具。他們嚴重缺少同理心,在家中擁有特權,各種家庭暴力,帶給孩子們極大的傷害。

有些是邊緣人格,以女性更多見。表現為情緒不穩定,安全感不足,特別害怕被拋棄。

在親子關系中,她們往往與孩子過度粘連,不能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適當與孩子分離,而是讓孩子成為了她們的依賴物件。她們需要依靠孩子定義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嚴重缺少獨立性。

具體的問題及表現可參考這兩篇文章:有一個自戀型人格的父親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有一個邊緣型人格的母親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這裏不再贅述。

2、70/80/90後

時間來到了1970年代,中國的經濟狀況逐年改善了。因此70/80/90後的成長環境好多了,物質上相對不缺。

父母對於孩子的情感關註也會多一些,在八九十年代,社會上對於愛、理解、子女教育等也越來越重視了。

但因為他們的父母(40/50/60後)或多或少存在人格缺陷,容易在情感上忽略孩子,70/80/90後的心理健康狀況也並不好。

父輩們存在的心理創傷,也會透過代際傳遞的方式,繼續影響著他們。

因此,70/80/90後輕到中度的人格缺陷較為多見,如果參考DSM-5人格障礙的替代模型關於中度人格缺陷的描述,很多70/80/90後會很有共鳴:

自我身份感 :

  • 過度依賴他人對身份的定義,伴失真害的邊界描述;
  • 有脆弱的自尊,它被關於外部評價的誇大的擔憂所控制,伴有被肯定的願望;
  • 有不完整或低人一等的感覺,伴有代償性的膨脹的或氣餒的自我評價;
  • 情緒調節是基於正性的外部評價;
  • 對自尊的威脅可能引起強烈的情緒,例如,憤怒或羞愧。
  • 自我引導 :

  • 目標更經常是一個獲得外部肯定的方法,而不是自我形成的,因此可能缺少一致性和/或穩定性;
  • 個人標準可能不合理地高(例如,需要特別的或取悅他人)或低(例如,與主流的社會價值不一致),滿足感因為缺少真實感而受到損害;
  • 反思內在體驗的能力受損。
  • 共情能力 :

  • 對他人的體驗過度調和,但只是關於感受到的、與自我相關的部份;
  • 過度自我標榜,欣賞和理解他人體驗,以及考慮替代觀點的能力顯著受損;
  • 普遍不能覺知或不擔憂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或不現實地評價自己的影響。
  • 親密感 :

  • 能夠形成或渴望形成個人和社群生活中的關系,但聯結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膚淺的;
  • 親密關系主要基於符合自我調節和自尊的需求,伴有不現實的期待,能夠被他人完全理解;
  • 傾向於不認為關系是互動的,以及合作主要是基於個人獲益。
  • 從心理發展上來看,70/80/90後可能是最糾結的一群人。

    他們想活出自己,但不像00/10後那麽有勇氣地活出自己,因為他們也在意別人怎麽看自己,迫切需要別人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他們也不希望像50/60後那樣,活在別人的眼光裏,他們覺得那樣活太累了,他們不想迷失真實的自我。

    他們的心理電量也是不夠的,時不時地靠外在的認可來充電。他們一直在尋找真實的自己,有的人找到了,活出了自我,有了自我充電的能力。

    有的人回歸到了社會身份的追求上,以此來不斷地明確自己,提升自我的價值。

    3、00/10後

    時間來到了2000年代,中國的發展變化越來越快,以日新月異來形容毫不為過。

    00/10後這一代,物質上是充盈的,而且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得到父母的溫情的愛很多,關心、理解、支持、無條件的包容等情感需要的滿足很豐富。

    中國長期處於安全穩定的環境裏,讓那些母性心理品質,如愛、無條件地包容、同理心等有了充分發展的空間。

    這也是這二十多年以來,心理學之所以能夠在中國大幅發展的原因所在。

    心理學的普及也讓父母們更重視孩子的情感養育,這對於孩子人格的健康發展非常重要。

    得到了較多情感滿足的00/10後們,不像50/60後那樣需要透過外在的價值來定義自己,他們更能活出自己。

    很多人被興趣所驅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沒有強烈的危機感,沒有強迫性地追求功名利祿的動機,也不太在乎別人怎麽看自己。

    他們是最愛自己的一群人,這不是自戀,而是健康的自愛。他們的心理電量是充足的,不會強迫地需要外在的價值來充電,他們自己可以給自己充電。

    他們的同理心也較好,能夠尊重別人與自己的差異,不會強迫地要求別人順從自己。

    他們願意與別人形成良好的關系,願意融入群體,融入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這不是為了讓別人認可自己,更多的是出自利他的動機。

    他們是活得最灑脫的一群人,也許是心理健康程度最高的一群人。

    當然,00/10後也會有他們的心理壓力和心理缺失,主要體現在過於內卷的學業競爭,以及城市化帶來的人際疏離等。

    比如,很多獨生子女不會處理人際關系,容易被欺負,不太會處理攻擊性。

    對於這個年代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觀察。

    最後想說的是,時代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多人雖然生長在嚴苛的環境裏,心理上照樣很健康。包括因為經歷了苦難,而發展出了堅忍、善良、友愛、感恩等心理品質。但時代狀況對人心理的影響是無法否認的。

    時代的變遷會帶來心理上的變化,時代也會留下一些心理創傷和心理問題,需要每個人去慢慢療愈。

    相關文章:

    俞林鑫:有一個邊緣型人格的母親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俞林鑫:有一個自戀型人格的父親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俞林鑫:自戀父母的33種跡象:終極清單

    童年的創傷會影響整個人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