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奧卡姆剃刀
最近我在學習一本書,關註一件事。
學習的書是【星地融合行動通訊系統與關鍵技術】,這是陳山枝團隊所著的業界首本星地融合行動通訊專著。
為什麽要學習這本書?身為科普作者我得緊跟學術進展,浩如煙海的文獻看不過來,我的竅門是盯住行業領軍人,因為領軍人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科技走向。
陳山枝老師是中國資訊通訊科技集團的總工程師、科技委主任、無線行動通訊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他就是中國星地行動通訊領域的領軍人。
關註的一件事,就是中國衛星互聯網的未來,它會是中國版星鏈?還是跟星鏈不同的全新系統?這是個大問題。
我正在學習的這本書,恰好完美地回答了這件事。
這本書是學術專著,外行人看不懂,我盡力做個解讀,希望能有所幫助。
首先,以4G、5G為代表的地面蜂窩行動通訊網路大獲成功,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而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海洋,地面上也遍布著高山、沙漠和森林,這些地方沒有地面基站訊號。
而且光纖和基站的抗毀性較弱,遇到地震、洪水就會中斷,衛星通訊系統作為地面網路的有效補充,其意義非常重大,是人類社會的確定性發展方向。
衛星通訊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窄帶星座組網。例如執行在778公裏高度的66顆衛星組成的銥星系統,率先實作了天基組網,並在全球建立了12個信關站,實作了通訊業務落地,這是個偉大的創舉。
第二個階段是高通量衛星。2000年以後,衛星通訊技術有了突破,利用之前相同的頻寬可以實作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傳輸速率,通訊衛星速率達到Gbps甚至Tbps,每位元的成本大振幅降低,衛星通訊的競爭力顯著上升。
第三個階段是寬頻巨型星座組網,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星鏈。
那問題來了,我們正在發展的寬頻巨型星座,是不是中國版的星鏈?
這本書認為不是,中國發展的是超越星鏈的星地融合行動通訊新模式。
目前衛星通訊與手機直連,可以分為三個模式。
第一種是「舊衛星新手機」,例如國外的海事通訊衛星和國內的天通衛星,它們都有一整套跟地面網路完全不同的技術體制,因此不支持普通手機,使用者得購買遵循衛星通訊技術體制的特種手機,俗稱衛星電話;或者是整合衛星通訊功能和地面行動通訊功能的新手機,即雙模手機。
第二種模式是「新衛星舊手機」,以星鏈2.0為例,衛星是新的,能夠與我們現在的舊手機相連。
簡而言之,這些新衛星就相當於把地面基站放到天上,相容問題由衛星解決,從而保證4G、5G的存量手機就能夠與手機直連。
這種模式將難題扔給了衛星側,聽起來對我們老百姓挺友好,但它卻有個致命缺陷:衛星成本奇高,通訊效能折中;且衛星頻率與地面基站相同,在同一地區,衛星訊號和基站訊號不能同頻工作,否則會互相幹擾。
第三種模式是「新衛星新手機」,根據的是3GPP的非地面網路模式,新衛星與地面系統分別采用相同的技術體制、不同或相同的頻率,新手機能跟天上和地下兩個系統相容工作,不是二選一,而是二合一,即單模手機,系統最優,且成本低。
第三種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5G體制相容,6G系統融合」。
為啥會有相容和融合兩個程度不同的說法?
因為在5G設計之處,根本就沒考慮衛星系統,後來3GPP在5G基礎上修改和補充完成了非地面網路規範,這才提出了星地通訊的相容規範。簡單說,就是讓衛星側做配合,使之與已有的5G系統相容。
而到了6G時代,衛星系統和地面系統一開始就同時設計,就可以達到更高水準的系統級整合,超越相容狀態,並形成了融合。
聽起來很美好,做起來很艱難。僅僅以實體層面為例,如何進行復用、調變、編解碼、速率匹配、數據對映、重傳合並等操作?這些都是繞不過的技術問題,這本書都進行了學術研討,並給出了具體技術路線。
如果這種新模式得以實作,我們的同一部新手機就可以實作「隨遇接入、無感切換」。
「隨遇接入、無感切換」在地面網路中已經實作了,例如手機出國後也可以上網,你可能不知道是哪家營運商在提供服務,反正遇到最近的基站就自動接入了,也感受不到切換過程。
與衛星系統的「隨遇接入、無感切換」,就是你在碼頭上網時,由地面基站支持,登船後出海,就自動切換到衛星來提供網路接入,你一直能上網,但感覺不到由地面網路到衛星系統的切換。
這就實作了個人通訊的5W夢想,即無論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用任何手段交流任何內容。
按照陳山枝團隊的設想,未來公眾通訊從上到下分為4個層次。
第一是高軌衛星,第二是低軌衛星,第三是臨近空間層,指的是大氣層中的飛艇、氣球和無人機,第四是地面網路,並將四層融會貫通形成一個整體,成為服務人類的融合性網路。
建立一個類似星鏈的獨立衛星網路並不難,無非是工作量的問題。而陳山枝團隊提出的「四網合一」,則是異構網路融合的天字第一號難度。
星地融合行動通訊的宏偉設想只是個願景嗎?並不只是願景,而是正在穩步進展中的中國衛星發展方向。
陳山枝團隊於2018年提出了5G的低軌衛星體制建議,即「5G體制相容,6G系統融合」。並於2022年9月完成了面向MIT-2020的衛星天線空口願景和需求,形成了技術規範M.2514。
在ITU-T牽頭4個標準立項,已完成2項。在3GPP牽頭了12個非地面網路立項,並且擔任了Release 19 NTN 的無線接入聯合報告人。
這部業界首部星地融合行動通訊專著,由鄔賀銓院士和尹浩院士作序,證明了其重要性和權威性,中國星地融合行動通訊的技術路線已經浮現出來了。
看到這裏,您可能會有疑問「我一個普通老百姓,為什麽要了解這麽專業的知識?」
這不僅僅是專業知識,而是一種未來生活方式,所有人都應該有所了解。
中國的電信科技已經超越歐美並引領世界,中國科技工作者們正在無人區努力探索,為人類尋找未來之路,讓我們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