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位元幣,美國為什麽踩不住剎車

2021-06-05新聞

為什麽沒人管管馬斯克? 這是美國位元幣投資者最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幾周前,位元幣「信徒」馬斯克突然公開唱衰位元幣,緊接著,位元幣的價格下跌超過40%,50多萬人爆倉。更讓投資者憤怒的,是馬斯克還在 捧一踩一

同樣是數位資產,馬斯克一邊唱衰位元幣,一邊卻在為狗狗幣背書。不少美國投資者就覺得,馬斯克在 操縱市場 ,這樣的行為,需要管一管。

與位元幣相關的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大體分四類,這四類機構都有自己的分管方向。

這次位元幣風波之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美聯準主席鮑威爾、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赫士勒等,並非沒有反應。

在談及數位資產時,他們都會提到兩個詞, 警告和監管 :警告投資者認清風險,並表示要加強對數位資產的監管。只不過,類似的反應在過去幾年,說得多了。

說都說了,但從實效上看,風險依然不小, 管了好像卻又沒管住 。位元幣,為何就成了美國無法駕馭的「過山車」?

01 重蹈覆轍

今年, 位元幣 的關註度空前。

就在1月8日,位元幣交易價格一度突破4萬美元,創歷史新高,它的市場總值也 首次突破萬億美元 。要知道,2020年,全球GDP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16個。

這還不是終點。到4月份,位元幣的價格高點飆升至64829.14美元,一再突破記錄。

價格上漲拉動的,是投資者的熱情。僅在一季度,美國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位元幣基地」的新增使用者,就超過了1300萬。

玩家變多了,盤子變大了,按照道理來說,位元幣價格的波動,應該趨於平緩。但事實,卻 恰恰相反 ——從歷史最高點到幾近腰斬,位元幣只用了40天。

許多損失慘重的投資者,選擇將馬斯克視為此次暴跌的 罪魁禍首 。3個月前,正是他的表態,將位元幣推向「神壇」。

  • 1月,馬斯克將推特簡介改為「位元幣」,當天,位元幣大漲18%;
  • 2月,特斯拉宣布已花15億美元購買位元幣,訊息發出後的1個小時,位元幣漲了13%;
  • 3月,特斯拉宣布接受位元幣作為支付方式,當天,位元幣價格隨之走高。
  • 但誰也沒有想到,短短兩個月後,這個位元幣的「信徒」會調轉槍口, 唱衰位元幣

    5月13日,馬斯克先是宣布暫停之前特斯拉接受位元幣作為支付方式的決定。當天,有30萬人爆倉。3天後,馬斯克又暗示,特斯拉要出售持有的所有位元幣。這一訊息,又讓位元幣 大跌10%

    一個人的兩條推文, 直接抹平了位元幣自今年2月以來的所有漲幅 。馬斯克的行為,讓盡快完善對位元幣的監管這一訴求,再次擺在了桌面上。但這個問題,自從位元幣出現之後,就一直在討論。然而,這麽多年,人們似乎一直在重蹈覆轍。

    位元幣的歷史上,曾有過4輪「暴漲-暴跌」,暴漲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暴跌的關鍵詞之一,都有 監管

    2011年6月1日,美國新聞網站「高克」發表了一篇深度報道,裏邊詳細講述了如何在暗網上使用位元幣 購買非法藥物 的故事。報道發出後,短短一周內,位元幣的價格就從10美元,上漲到32美元。

    搜尋和研究位元幣的,不僅是灰色經濟的相關人員,同時,它也引起了美國監管層的註意。隨後,美國財政部宣布,要對為位元幣提供轉賬或經紀服務的實體進行監管。

    訊息一出,大家紛紛開始拋售自己手裏的位元幣。當時的位元幣市場規模很小,這樣大的拋盤,直接引發了位元幣幣價的「雪崩」——2011年下半年,位元幣的價格從32美元,直接 跌到了2美元

    單從數據來看, 「腰斬」 這種事對於位元幣而言,已經司空見慣了。2013年4月,2013年12月,2016年底,位元幣的跌幅分別是80%、87%和81%。

    監管的話沒少說,但是位元幣市場非但沒有得到規範和約束,反而更加肆無忌憚地擴張。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的楊水清告訴譚主:

    今年,位元幣市場加大了開放型基金產品的推出力度。美國正在考慮透過位元幣基金,一旦發行,更多普通人將能持有位元幣。

    位元幣面向的投資者越來越多,監管,勢在必行。但重要的是,一直在說監管,市場的波動與混亂卻依然一次比一次劇烈。這個問題到底 該誰負責?

    02 南轅北轍

    這輪 暴跌 之後,美國出來表態的部門有不少。

    5月20日,位元幣暴跌當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蓋瑞·詹斯勒率先出來表態,要加強對數位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隨後,美聯準主席鮑威爾抨擊數位資產給美國金融穩定帶來的風險,同步向虛擬貨幣施壓……

    但這些表態,更像是 口頭喊話 ,唯一一個采取實際行動的,是美國國稅局。

    同一天,美國財政部建議收緊對虛擬貨幣的稅收監管力度,要求1萬美元以上的交易上報給美國國稅局。

    收稅,能解決位元幣的監管問題嗎? 譚主搜了搜這個部門的官網發現,早在2014年,整個虛擬貨幣市值只有60億美元,也就是當下市值的160分之一時,美國國稅局就釋出了一個指導檔,明確表示位元幣應被視為 「財產」 ,並就此開始了征稅之路。

    只不過,2015年只有802名納稅人向國稅局報告了位元幣收益, 這遠少於實際人數 。敬酒不吃吃罰酒,美國國稅局決定采取強制措施,並且,還要殺雞儆猴。

    2016年,美國國稅局向美國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所位元幣基地發出了一份 佚名傳票 ,這種傳票是司法機關賦予美國國稅局的強有力武器,透過它,美國國稅局不需要說明具體情況,就能調查某一類納稅人的資訊。

    傳票要求位元幣基地向美國國稅局披露2013年12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交易所中100多萬美國使用者的完整交易記錄。交易所以 保護使用者私密 為由,拒絕了。

    經過一年多的撕扯,最終以美國國稅局勝訴作結。只不過, 拉鋸 一直在繼續,在美國國稅局掌握了位元幣基地的使用者資訊和帳戶交易資訊之後,依然有人 不夠自覺 ,沒有正確申報所得稅,美國國稅局只能寫信警告,發出的信件有1萬多封。

    這兩年, 收稅 幾乎成了美國監管位元幣最常用的手段,今年4、5月份,美國國稅局又分別在波士頓和舊金山,贏了兩場對位元幣征稅的官司。

    忙了一圈下來,收稅越來越多,但這,就意味著收緊麽?恰恰相反,不少人把這一舉措,視為對位元幣 「身份的確認」

    位元幣的早期發起人之一羅傑·弗埃爾在征稅之初就說:

    如果美國國稅局正在嘗試向位元幣征稅,那也意味著,他們接受了位元幣可能被主流人群、機構使用。

    這可不是行業人士的自誇,【紐約時報】當時的報道,也提到了這一觀點——收稅可能意味著虛擬貨幣正在發展壯大。

    文中采訪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埃傑伊·溫澤同樣認為,征稅,把位元幣納入了成為真正金融資產的軌域。這會讓位元幣進一步遠離邊緣處境, 進入主流金融體系

    本想給位元幣波動的「烈度」降降溫,結果卻是抱薪救火,更加刺激了位元幣市場的火爆,一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美國聯邦調查局,要求新增80位員工以及2160萬美元的支出——數位資產非法套用的案件,讓他們忙不過來。

    這樣看來,美國國稅局關註的重點,是增加一筆筆的稅收收入,至於位元幣價值波動有多大,是否會帶來金融風險,這一點, 顯然不在稅務部門的考慮範疇之中。

    03 人心各異

    其實,對於位元幣的 定義 ,美國國稅局的上級部門,美國財政部,早有定論。

    征稅開始的前一年,2013年3月,美國財政部下設的一個局——金融犯罪執法網路就釋出了 【虛擬貨幣個人管理條例】 ,對虛擬貨幣進行了界定。

    要知道,金融犯罪執法網路的使命很特殊。它的使命,是打擊洗錢與促進國家安全,透過搜集金融情報來保護金融系統免遭非法使用。2009年位元幣誕生後,這個機構收集了3億多份情報,對位元幣做了 定性

    作為一種交換的媒介,位元幣在某些環境中能夠像貨幣一樣運轉,但並不具備貨幣的全部內容。報告中還提到一句,位元幣在一定條件下可轉換為實際貨幣。

    這句話,被視為認定位元幣合法貨幣地位的 積極訊號

    在財政部眼裏,只要遵守傳統金融機構的監管規則,位元幣就不是非法貨幣。

    但在國稅局眼裏,位元幣不是貨幣,而是財產。同一行政體系,不同機構,對待同一事物的看法,出現了 分歧

    猶疑當中,2017年2月,位元幣迎來了它 最瘋狂 的時期。當時的ICO(虛擬貨幣首次公開發售)政策,第一次允許虛擬貨幣創始人直接向市場出售自己的新產品。僅在上半年,美國的ICO融資總額就超過10億美元,是2016年全年的10倍。

    行業的火爆也拉動了位元幣價格的提升,2017年上半年,位元幣的價格 上漲了160%

    當年7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釋出了ICO監管指南。委員會表示, 數位資產,應被歸類為證券 。這意味著,位元幣的交易,要在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下進行。但當時,沒有一家主要的虛擬貨幣交易所是登記過的。

    很快,這些交易所就讓這份指南,變成了一張 廢紙 。一個名叫尼克·摩根的律師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他曾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執法部門擔任律師,當時,他堅決支持把所有數位代幣歸為證券——投資者買這些代幣,就是期望這些代幣能升值。後來,他去了一家名為普衡的律師事務所,那時,他的觀點變成了希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能夠對這些代幣保持足夠的 寬容

    原因很簡單,普衡公司剛接了一個為虛擬貨幣平台提供股權融資顧問的活兒。

    不同的公司出於自己的 特殊考量 ,對位元幣有著不同的看法與選擇,監管部門,也是這樣。

    就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加強 對位元幣監管,甚至專門釋出了一個網站「HoweyCoins.com」,向潛在初始代幣發行投資者解釋哪些虛擬貨幣投資計劃有可能涉嫌欺詐時,美聯準主席傑洛姆·鮑威爾在一場「解碼虛擬貨幣大會」上,表明了態度:

    監管虛擬貨幣並不屬於美聯準的職責管轄範圍。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研究室的楊水清也一直在關註鮑威爾對待虛擬貨幣的態度。

    按照她的分析,目前美聯準在加速推出 數位美元 。在推出路徑上,「數位美元計畫」是備選方案之一。該方案或將選擇最為成熟的加密數位資產作為數位美元的「代幣」使用,來推動數位美元的推廣,加強美元的儲備地位。

    每個機構,都有每個機構的打算。看起來都在負責,卻又留出了 監管的縫隙

    今年5月份,美國財政部長珍娜特·耶倫在【華爾街日報】執行長理事會峰會上講話時承認,美國沒有適當地監管虛擬貨幣的框架 。

    為什麽是 財政部長 來說這句話,也是有歷史淵源的。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八個聯邦金融監管機構共同組成了一個 跨部門機構 ,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這個機構的目標是改善各機構之間的協調,解決美國金融問題存在的風險性。財政部部長正是這個機構的主席。

    實際上,自2018年初,這個委員會就專門成立了一個虛擬貨幣工作群組,參與其中的,正是美聯準、財政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等機構。設立工作群組的初衷,是多部門協調行動, 加強對位元幣的監管

    但這些機構的管轄權重疊和摩擦並沒有消失,像上面說的,虛擬貨幣的復雜性和前進演化性導致了各種監管機構的 不同解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將數位資產視為證券,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稱位元幣為商品,財政部,則是從貨幣的角度看待位元幣,而財政部下屬的國稅局,又出於稅收的目的,將其視為 財產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劉典看來:

    時至今日,位元幣仍不像金融衍生品或者期貨產品那樣,有一個明確的交易規則,有一套成熟的監管體系。

    想尋求一個共識,但實際上,似乎也沒有共識。看起來都在監管,但位元幣的風險,卻越來越高。

    上周,【華爾街日報】一篇關於位元幣的報道中的一句話,戳中了虛擬貨幣工作群組的痛點:

    馬斯克一發話,位元幣投資者就要 側耳傾聽

    當一個人的一句話就能輕易攪動一個超過萬億的市場,監管部門「降低風險」的呼籲,無疑成了一句空談,更可怕的是「狼來了」喊多了,也就沒人信了,等到泡沫破碎的那一天,伴隨著無可挽回的損失一同而來的將會是對監管部門的信任危機。

    如今,位元幣就像一輛越來越「瘋狂」的 快車 ,坐在車頭操控的是一個個像馬斯克一樣的資本家,坐上這列快車的,是一個個普通人。

    他們只能聽天由命,不知道下一個目的地是山峰還是山谷,抑或是脫軌墜入深淵。

    最後,歡迎大家檢視譚主其他回答:商務部表示中美經貿領域已經開始正常溝通,釋放哪些訊號?


    想了解更多關於中美關系動態與深度解讀,歡迎關註公眾號「玉淵譚天」,找譚主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