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郵報】在2015年曾經刊登了一則訊息,結果差點引爆東北亞局勢。因為這篇文章裏說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準備嫁給北韓「二號人物」崔龍海的兒子崔松。
這篇文章就引發了一系列媒體的猜想,有的說因為崔龍海年紀大了,這是要大力扶植崔龍接替老爸。
還有的說金正恩身體欠佳,需要崔龍海保駕護航,讓金與正這位長公主「繼位」。還有人說,北韓將出現第二個「張成澤」!
不過,這些都是那些媒體胡亂揣測,就連華爾街郵報的新聞也是假的。因為金與正沒有嫁給崔家,她選擇的夫婿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而已。
可以說,北韓是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張成澤的,甚至可以說,金正恩身邊也沒有真正意義的「二把手」,金與正這位「長公主」,也不會再有她姑媽金敬姬的機會。
被公主選中的外戚
要說張成澤,還要先說她的夫人,也就是北韓的第一代「長公主」金敬姬。
這位長公主絕對算得上威風八面,整個北韓沒人能及,就算現在的金與正也比不了。
因為有傳言,說這位長公主其實是有接班的可能性的。
金敬姬原名應該是金慶喜,金日成的回憶錄【與世紀同行】中,也是明確地寫著:我的女兒「慶喜」,而金敬姬其實是音譯。
金日成對這個女兒的感情很復雜,既有父親對女兒的喜愛,更有身為父親,對女兒的愧疚。
1946年,金敬姬在北韓平壤出生了。
那個時候都金日成沒空管這個女兒,平壤當時都條件也不好,所以女兒跟他似乎也不親近。
所以,金日成對這個女兒比較驕縱。
跟金敬姬關系最近的人,或許就是她同父同母的哥哥金正日了。
那是因為母親金正淑彌留之際,特地叮囑金正日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妹妹,而金正日也一直在這樣做。
金正日對這個妹妹非常好,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也是把自己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自己的這個妹妹。
正因為父兄對她的嬌慣,所以金敬姬的個性乖張,攻擊性強。就連金正日,很多時候也拿她沒有一點辦法,金正日親口說過,對這個妹妹十分無奈。
更重要的是,北韓是家族政治,作為金日成的女兒,金正日的妹妹,金敬姬是必須參加政治活動的,甚至金正日還會給她實權。
金敬姬也確實厲害,她在1987年就出任北韓勞動黨輕工業部長,經常陪同金正日視察,後來還曾擔任政治局委員。
到了金敬姬談婚論嫁的年齡,張成澤就出現在了她的身邊。
張成澤出身一般,憑借自己的努力得以留學去蘇聯,並在蘇聯認識了金敬姬。
年輕的張成澤個子高、長得帥,善於歌舞、充滿魅力。
算得上當時留學塑膠的北韓學生中的「萬人迷」,很多女生都對他十分傾慕,其中就包括了長公主金敬姬。
憑借金家的權勢和自己的主動出擊,金敬姬收獲了張成澤的愛情。但是兩人都感情卻被金日成反對。
地位的懸殊,讓金日成對「金張戀」十分不滿,於是,在校方幹預下,張成澤被轉往另外一所學校———替金日成「棒打鴛鴦」的,就是後來叛逃的前勞動黨書記、時任金日成綜合大學校長黃長燁。
但是金敬姬卻非張成澤不娶,她看著自己目前因為政治婚姻妥協的悲慘生活,不想步母親的後塵,所以一定要找一個自己能夠把控的男人。
最終,金日成的決定也有收回成命的一天。
而在北韓,能讓金日成收回成命,把自己說出去的話再咽回去的人,除了金敬姬,只怕沒有第二個人了。
不過這期間,張成澤本人的意見似乎並不重要,張成澤這個當事人,不過成了父女鬥法的工具人。
掌權的外戚
成為金家的「外戚」之後,張成澤也終於步入了北韓的權利核心。
不過這個過程很慢,至少金日成還在世的時候,對這個女婿是頗為看不上的。
直到他跟金敬姬結婚10年之後,才開始在勞動黨內擔任要職。1982年開始,他出任北韓勞動黨黨中央青少年事業部副部長。
1983年金正恩出生,不難推斷,在金正恩的整個童年成長過程中都有金敬姬、張成澤一家的伴隨。
1994年金日成去世,金正日從眾多繼承人中脫穎而出,成功接過父親手中的權柄,繼續延續著他們的「金家王朝」。
在這個過程中,金敬姬作為金正日嫡親的妹妹,北韓的初代長公主,以及她的丈夫張成澤,都堅定地站在金正日的身後,全力以赴的支持著他。
金正日穩定政權和軍權的那段時間,與金敬姬夫婦的支持脫不開關系。
因此,他也投桃報李,將妹妹、妹夫的權利也提起來,讓他們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2002年,張成澤受金正日之命,「史無前例」地率團存取南韓。
2003年7月,黃長燁在南韓國會作證時說: 「若金正日體制垮台,最有可能接班的是張成澤,他是事實上的北韓第二號人物。」
雖然這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是當時很多人都說,金正日身體不好,如果他百年之後,妹妹金敬姬成為北韓第三代領導核心不是不可能。
而金敬姬「繼位」張成澤自然能再進一步!甚至金正日對也曾多次表示,金敬姬可以全權代表自己,她對外說的話,就是我的意思。
2008年,金正日健康出問題後,開始委任張成澤負責處理國政,他真的成為了北韓的「二把手」。
當然,在對於金家下一代接班人的問題上,金敬姬並沒有選擇站出來成為外界分析中的北韓第三代領導人。
她的選擇,是堅定地站在了侄兒金正恩的身後,對自己的侄兒進行支持。
當時,張成澤和她還是一體的,二人的選擇相同。
不管是因為裙帶關系還是因為欣賞能力,總之當時的金正日,對張成澤可以說是萬分信任。就連決定自己的接班人時,金正日也會參考張成澤的意見。
在女性從政受阻的大背景下,金正日考慮的接班人只有三個兒子,女兒金與正早就被他排除在外。
這三個兒子各有優劣,他自己也早已全面對兒子們做出過分析。而張成澤早就揣摩透了自己大舅哥的心思,看得出金正日對金正恩的不同待遇。
於是,當金正日向他征求意見的時候,他就順水推舟。
分別列舉了金家老大和老二兩兄弟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耽於享樂、性情內斂、自由懶散等。
而後,他又重點分析了老三的優點,比如見多識廣、思維邏輯東西結合、銳意進取等,誇得金正日是極為舒暢。
這一波恰到好處,一舉多得,人人心裏都高興,也奠定了他在準領導人心中的地位。
當時張成澤力推金正恩,媒體報道「金正恩各方面都神似他的父親,包括相貌和體格。既然金正日對三兒子金正恩非常欣賞,張成澤就做個順水人情。」
就這樣,2010年,張成澤就成為了北韓國防委員會的副委員長。
而多日未曾在人前露面的金敬姬也出現了。這就是安排這妹妹和妹夫,給金正恩做托孤大臣了!
張成澤的下場
2011年金正日逝世,金正恩正式繼位,張成澤也順理成章的成了輔政大臣。
12月25日,在金正恩率領北韓高層向父親金正日致哀的電視畫面中,出現了張成澤首次身穿大將軍服亮相的畫面。短短一周,張成澤就成了軍中高層。
張成澤能力也確實出眾,他很快幫金正恩穩固了軍權和政權。但是也鋒芒太露,連北韓人民都說,這位姑父其實是北韓的「攝政王」。
自古,這個頭銜的人就沒有好下場。
有媒體做過統計,在2012年,張成澤陪同金正恩出席各類活動,達到139次。兩人都親密表露無疑。但是到了2013年,金正恩就慢慢開始扶植崔龍海,這期間,金正恩的95次公開活動中崔龍海陪同了72次,而張成澤在2013年只陪同了25次。
張成澤自己也沒有危機意思,他沒有看到侄兒的變化,而自己也有些過於大膽了。
比如金正恩出現在高層會議上時,別的領導高層總是瘋狂鼓掌以示「必要的尊重」,他的姑父張成澤卻往往顯得漠不關心,有時甚至有些無聊。
這位曾被視為年輕領導人背後力量的政客,顯示出「極其大膽的漫不經心」,似乎在彰顯自己的超脫地位。
更重要的是,張成澤一直以來都在培養自己的小團體。而且,私生活也不檢點。
2013年12月9日清晨,北韓中央通訊社突然報道稱,北韓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8日舉行,宣布張成澤有反黨反革命行為,解除其一切職務並開除出黨!
對於張成澤的下場,一句話形容的非常到位: 「在北韓,不可能有兩個太陽。」
沒有二把手
張成澤死後,北韓的政治格局就改變了。似乎從此,金正恩身邊,就沒了所謂的「二把手」。
崔龍海本來是繼張成澤之後大家公認的「二號人物」。他是崔賢的兒子,與金家是世交。而崔龍海本人在輔佐金正恩上台,對金正恩接班曾立下不小的功勞。
所以他在金正恩權力架構中,位置相對穩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是金正恩的「親信」。崔龍海在兩個方面存在缺陷,使他無法成為金正恩的肱股之臣。
第一個問題是年紀,崔龍海年近70,與金正恩相差很大。
金正恩長年生活在國外,而崔龍海則在北韓政壇打拼多年,生活經歷與意識形態上差距太大。
第二個問題就是,崔龍海的家族背景和政治經歷太強,如果成為「實權人物」,金正恩也要防止他成為張成澤第二。
果然在2014年5月1日勞動節這天,朝中社的有關報道中明確提到「北韓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也就是說,所謂的二號人物不是崔龍海。
但是黃炳誓也沒能守住地位,2017年年底,他因為受賄被開除出黨,地位不保。二把手的位置還是回到了崔龍海身上。
但是這也不意味著,金正恩會允許第二個張成澤出現。
所以,哪怕他如今再怎麽重視妹妹金與正,也不會允許一個外戚再次掌握大權。
2019年,金與正被任命為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和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同月,轉任北韓勞動黨中央組織指導部第一副部長。
如今能看出,金正恩正在放手培養這個妹妹,金與正完全有可能跟姑姑金敬姬當年一樣,成為金正恩的左膀右臂。
但是,左膀右臂裏只有一個妹妹就安全了,「妹夫」,再想想吧。
參考資料:
北韓的「二號人物」, 都是浮雲 廉政瞭望 2014年06月
北韓「攝政王」張成澤之死(期刊) 決策與資訊 2014
張成澤:北韓政壇的關鍵人物(期刊)共產黨員2009
打破死亡傳聞!金正恩姑姑金敬姬時隔6年再次現身 澎湃新聞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