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練強指揮能力 練好戰鬥本領 練硬戰鬥作風(強軍一線)

2024-01-31新聞

圖①:聯勤保障部隊某團在荒漠戈壁組織演練。 劉 宇攝 圖②:火箭軍某部某發射分隊官兵列隊演練。 陳 浩攝 圖③: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官兵進行實戰化訓練。 李 彬攝

編者按:習近平主席指出,要堅持不懈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加強實案化對抗性訓練,加強重難點課目專攻精練,提高訓練品質和水平。

緊盯現代戰爭之變,聚焦備戰打仗之需,近年來,全軍部隊深入推進實戰化軍事訓練,湧現出一批訓練實績突出、示範作用明顯的先進典型。

日前,中央軍委印發通報,對9個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和20名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予以表彰。記者探訪4個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走進實訓演練現場,呈現我軍推動軍事訓練全方位變革、整體性提升的實踐探索。

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

「攻下別人攻不下的山頭」

本報記者 李龍伊

在嶺南某地的一場全要素實兵對抗演練中,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作為紅方主攻力量負責率先進行搶灘登陸。演練開始後,戰場態勢犬牙交錯,攻防角色互換頻繁。藍方擋住紅方的第一波次進攻後,在岸灘火力的支援下,企圖阻止紅方兩棲部隊登陸。

「我們連請求擔任奪占藍方指揮所任務,保證扭轉戰局!」面對這一局面,「硬骨頭六連」連長立刻向紅方指揮員請戰。根據紅方指揮員安排,連長繼續擔負海上指揮任務,連隊指導員帶隊執行奪占藍方指揮所任務。

地面鐵流滾滾,空中戰機轟鳴。在艦炮和空中火力的掩護下,六連成功突破藍方岸灘陣地。在裝甲車輛的巨大轟鳴聲中,嘈雜的電台裏傳來了指導員孫斌斌堅定的聲音:「下車戰鬥,執行!」趁藍軍還未作出反應,穿插小組迅速跳下步戰車,從兩側沖入密林隱蔽行動。

面對復雜環境和艱難條件,指導員沈著指揮、臨機應變,全連官兵蹚過深水逆流、穿越山丘叢林、攀爬陡峭懸崖,不到兩個小時就占領了藍軍縱深陣地。

作為一支傳承紅軍血脈、敢打硬仗惡仗的英雄連隊,六連參加過161次戰鬥,先後湧現出15名聞名全國的戰鬥英雄,以戰備思想硬、戰鬥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的「硬骨頭精神」享譽全軍。

「瓦子街戰鬥,戰鬥英雄劉四虎在格鬥中連續刺倒7名敵人;小尖山戰鬥,排長林祖武戰至最後一人……遇到困難,我總會想起連隊先輩在戰爭年代總能夠啃下別人啃不動的硬骨頭,攻下別人攻不下的山頭。」演練結束後,指導員現場總結經驗,帶領全連官兵重溫連隊歷史。

昔日的戰火硝煙散去,刺刀見紅、有我無敵的血性化作連隊血脈,融入一代代官兵的基因。連隊官兵渴望賡續革命先輩的戰鬥精神,在未來戰場上打出「硬骨雄風」。

(石偉、金碩參與采寫)

東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某艇員隊——

「備戰遇到什麽,就深研什麽」

本報記者 金正波

深夜,某海域,一張艦機聯合立體封鎖網布陣海天。一條鋼鐵「巨鯊」隱匿潛行,時而靜默懸停、時而機動迂回……幾番曲折,又一次隱蔽穿透對手陣地,成功從深海突圍。

艙室內,執行此次任務的東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某艇員隊官兵來不及欣喜,便投入下一場「戰鬥」中。多年來,他們不斷錘煉打贏本領,用一次次隱形突擊掌握深藍戰場主動權。

那年春,正在執行任務的艇員隊突然發現一艘「敵」艦。各戰位密切協同,成功捕捉目標蹤跡,準確掌握對手一舉一動。「這就好比一把利刃抵在‘敵人’的咽喉,對方膽敢輕舉妄動,我們隨時可以給予致命一擊。」艇員隊某軍官說。

打仗要硬碰硬,訓練要實打實。艇員隊強化重點課題專攻精練,千方百計挖掘人與武器的最大潛能,在高強度、高難度的極限條件下尋求突破。

一次演習中,上級要求艇員隊在復雜條件下,精準打擊「敵」編隊內的一個特定目標。這項「點穴」任務充滿風險挑戰,所有人都為他們捏了把汗。

「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打敗不了的敵人!」艇員隊鐵了心要把這項任務完成。他們圍繞探尋武器捕捉目標的極限能力組織集中攻關,從戰時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形入手進行設計,經過上百次摸索,最終制定出某型武器攻擊對照表。

「發射!」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武器直奔目標而去,圓滿完成精確打擊任務。談及成功秘訣,艇員隊官兵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四個字:鉆研打仗。「備戰遇到什麽,就深研什麽。」近年來,艇員隊瞄準實戰靶心,常態化開展作戰問題研究,大力創新戰法訓法,不斷提升打贏能力。

「讓官兵們多貢獻訓練的金點子。」艇員隊軍官介紹,他們充分發揮官兵在戰備訓練中能直接感知問題的優勢,積極搭建成長平台,推動艇員能力素質成長,實作戰鬥力節節攀升。

(練偉參與采寫)

火箭軍某部某發射分隊——

「戰備不避難,打仗才不會難」

本報記者 金正波

近日,火箭軍某部某發射分隊官兵,趁著夜色離開營區,向著深山進發,執行駐訓演練任務。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這個無名山坳,分隊長張明已全副武裝。警報聲四起,官兵們火速拿起裝具,直奔戰位……大家動作很快,張明卻不滿意:「按理說還能再快5秒,問題出在哪裏?」

這是駐訓的一個普通清晨,也是該分隊備戰打仗中追求極致的縮影。用張明的話說,彈在架上,引而待發,必須時刻擰緊備戰發條。

上午,分隊組織訓練抽點考核。但考核組抽點的飛彈操作手(又稱「號手」)多是替補,考題中又有四成是險難課目。張明說:「戰備不避難,打仗才不會難。」

考核非常嚴格,四處架著網路攝影機。三級軍士長武曉現介紹,考核全程會被多角度記錄下來,甚至呼吸和情緒上的變化,都可能成為「扣分項」。

「通訊中斷,模擬敵機將在發射視窗時間臨空。」分隊考官的一個問題讓考核現場立刻緊張起來。打,發射架可能被摧毀;撤,無法完成任務。網路攝影機清晰記錄下了號手從緊張到額頭冒汗的變化。

武曉現認為,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有助於提升打贏能力。分隊要求號手將這些日常考核中的經驗或教訓一一記錄下來,及時總結,以利再戰,他們稱之為「勝戰台賬」。

分隊二級上士畢瓊豪的「勝戰台賬」記了厚厚一本。在一次專業技術考核中,面對考官連問的11個刁鉆問題,他都對答如流。前不久,分隊參加實戰演練,畢瓊豪和他的戰友們靠著這本台賬,在實戰背景下連續成功「發射」數枚飛彈。

駐訓持續,張明正籌劃著「極限課目」——「三抗一倒」訓練,即抗缺氧、抗饑餓、抗疲勞和倒時差訓練。也正是這樣的訓練,讓分隊八成以上定崗號手具備「一專多能」,連續兩年在專業技術考核中奪冠。

(田亮、王天林參與采寫)

聯勤保障部隊某團——

「細微動作關系生死成敗」

本報記者 李龍伊

烈焰燃燒、硝煙彌漫、槍炮轟鳴……隆冬時節,聯勤保障部隊某團訓練場熱火朝天。一輛運輸車如猛虎般將火焰撕開一道口子,向前疾馳。駕駛員向躍東直視前方,龐大的運輸車在他的手中變得矯捷靈活,快速透過一個個障礙路段,揚起沙塵陣陣。

「戰場瞬息萬變,必須要在各種極端復雜路段開得快、開得好,才能確保優質高效保障。」現場跟訓的團領導介紹,隨著團隊執行任務增多,保障範圍不斷擴大,對駕駛員綜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為進一步提升駕駛員的作戰意識和駕駛能力,該團創新戰地駕駛技能組訓法,依托戰地駕駛訓練場,構建基礎訓練區和模擬實戰區,按照「鞏固技術同步練、戰技融合加難訓、實戰場景綜合評」3個階段開展訓練,循序漸進、梯次升級。

模擬訓練結束後,該團現場抽取四人兩組進行戰地駕駛技能比拼,向躍東抽到的任務是從燃燒路段經彈坑路、山丘、側坡至震毀路處完成前送彈藥50箱,限時20分鐘。

行進途中,對講機裏傳來特情:「前方路段出現大量濃煙,使用無人機偵察路況。」向躍東立即停車,與戰友一人警戒,一人操作無人機飛越前方路段偵察。判明路況後,他們立即利用制式器材對油箱、油管、油泵、輪胎等易燃部位進行防護,快速透過燃燒路段。

此次比拼還設定有運輸質效、駕駛技能等12類罰時計畫。盡管向躍東最終斬獲第一,但仍因經過炮火襲擊路段,沒有進行躲避、遮障的動作,被罰時60秒。

「戰場上,細微動作關系生死成敗,必須在日常訓練中讓官兵樹牢戰場觀念。」該團領導介紹,他們緊盯現代戰爭運輸保障特點,全面梳理實戰中可能遇到的突發情況,提升裝備效能,創新訓練內容。截至目前,已經先後有12項戰場應急技能納入全團官兵訓練必修課。

(林鐸、萬韌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31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