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很多時候,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個會先來。
正當巴以沖突、俄烏沖突持續升級,引發國際社會廣泛擔憂之際, 中國周邊發生了3件值得關註的事,與印日韓等國密切相關。
第一件事,日本再次發生地震,加劇日本民眾擔憂。
24日,央視新聞訊息,日本氣象廳證實,當天清晨7點14分左右,日本本州東南海域發生了 5.6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裏。
由於事發地點在海域, 日本氣象廳在8點20分釋出了海嘯警報 ,敦促日本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等地居民防範可能發生的、高度為1公尺的海嘯,而這場海嘯,顯然與當天7點的地震有關。
值得註意的是,近期日本發生地震的頻率頗高。
就在23日清晨, 日本富士山附近區域接連發生了2場地震,分別為2.8級和3.9級,附近多地均有明顯震感。
盡管,這兩場地震的級數雖然都不高,但附卻引發了附近民眾高度恐慌和擔憂。畢竟,富士山是日本最大的活火山,此前平均100噴發一次,但最近300年,一次也沒噴發。而今年7月,日本政府便發出了警告,稱「富士山面臨隨時可能噴發的風險」,呼籲民眾提高警惕與戒備。
再加上,今年8月8日,日本宮崎縣日向灘地區還發生了7.1級地震,隨後日本政府便釋出了「巨大地震可能」的警報,引發民眾恐慌並大量囤積物資,盡管一周之後,日本政府解除了警報,但日本民眾的擔憂卻並未減少。
如今,日本接連發生地震,這很可能進一步加劇日本內部的動蕩與混亂。
還是那句話吧, 天災面前,人命關天,早一些防範於未然,就能在更待災難到來時少一些損失。
尤其是,如今日本內部通脹、經濟、社會等危機日益嚴峻, 日本政府更應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應對國內的一系列挑戰,而不是一味執著於窮兵黷武、厲兵秣馬,不斷與美英等國合謀攪亂地區局勢、制造對立和矛盾。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日本確實得三思了。
然而,正當日本接連發生地震之際,南韓也傳來了一則壞訊息。
第二件事,南韓暴雨持續,1500多人被迫撤離。
24日,中新網訊息,【南韓先驅報】報道稱,由於近幾日連續暴雨,南韓濟州島、江原道等地爆發了大規模洪災 ,超過170棟房屋被淹,107條道路癱瘓,另有大量建築物倒塌,目前已有超過1500人被迫撤離。
更糟糕的是,由於正值秋收季節,南韓約有4100公頃的農作物遭到破壞,這一度導致南韓多地農作物價格上漲。
並且,隨著暴雨天氣持續,南韓政府認為,危機恐怕會有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毫無疑問,天災來臨,對南韓政府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和考驗,若應對得當,不僅能減少傷亡與損失,還能讓尹錫悅政府重獲民眾的信任與支持; 若應對不力,尹錫悅本就低迷的支持率很可能進一步下跌。
別忘了,9月13日,南韓一項最新民調數據顯示, 尹錫悅的支持率已經下降到了20%,是上任以來的最低值。
因此,接下來該如何應對南韓的持續暴雨危機,尹錫悅政府確實得想清楚了。
然而,正當南韓暴雨持續之際,印度也傳來了一則壞訊息。
第三件事,印度漁船被巨浪掀翻,莫迪卻失聲了。
24,印度新德裏電視台報道稱, 一艘載有17人的漁船在孟加拉灣遭遇龍卷風,風暴引起的巨浪直接掀翻了漁船 ,導致船上人員全部落水。
事發後,船上8人被附近漁船救起,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其余9名船員依舊下落不明、生死未蔔 ,印度救援部門正在設施海域開展搜救工作。
不過,考慮到事發海域環境惡劣、水流湍急,給救援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印度媒體認為,剩余9名成員生還的可能性並不大。
目前,印度總理莫迪並沒有對此事做出任何回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盡管印度漁船失事與龍卷風等極端天氣有關,但細想之下,印度漁民頂著惡劣天氣出海捕魚,背後同樣是生活所迫、無可奈何,而這,顯然也是印度當前民生危機嚴峻的主要體現之一。
值得註意的是,今年7月,莫迪還揚言, 要讓印度在未來5年內,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在2047年之前,讓印度成為已開發國家。
但如今,印度內部通脹、經濟和社會等危機日益嚴峻,顯然與莫迪口中的美好願景大相徑庭。
種種跡象表明,與日本一樣, 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應對國內一系列挑戰才是印度政府的當務之急, 而不是執著於和美英等國合謀攪亂地區局勢,挑起新的矛盾和對抗。
別忘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生才是最大的政治。
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印度也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