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A股開年大跌,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2025-01-12新聞

市場沒有等到「開門紅」,卻等來了開年大跌。從 2025 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了 5.47% 。其中, 25 年首周股市下跌 5.55% 、第二周股市下跌了 1.34% ,市場表現並不樂觀。

3500 點成為了阻礙 A 股市場上漲的一道強阻力位置,在眾多利好刺激的影響下,股市不漲反跌,而且再一次錯過了最佳的突破機會,下一次再次沖擊 3500 點,又不知道等到什麽時候了。

那麽,這一次 A 股開年大跌的主要原因,又會是什麽呢?

在內部環境方面,從貨幣政策到財政政策,都是非常給力的。其中, 14 年來貨幣政策首提「適度寬松」,一改過去穩健貨幣政策的表述。財政政策,則強調了非常積極,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寬松訊號。

寬松貨幣政策與積極財政政策的雙重刺激,為何依然刺激不起 A 股行情呢?

從外部環境分析,美聯準頻繁釋放出暫停降息的訊號,這一次美聯準的降息動作卻非常短暫,只在 24 9 月、 11 月和 12 月采取了降息動作,整個降息周期只維持了三個月時間。從近期釋出的非農數據來看,降息時間可能會大幅推遲,美聯準降息放緩對 A 股市場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從去年 9 月份啟動的市場行情來看,基本上與美聯準降息周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性。 9 月份的 A 股突然大漲,既與內部政策環境有關,也與美聯準降息的動作有著密切的聯系性。而且,後者對股市的影響更加強烈。

隨著美聯準的暫停降息,美元指數開始大幅拉升,並導致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弱。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市場,也受到了比較大的沖擊影響。

除了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外, A 股市場投資生態也是導致股市長期不漲的重要原因。

過去十多年時間, A 股市場的擴容速度非常快,股市容量呈現出倍數式增長、試想一下,十多年前, A 股市場處於 3000 點附近,股市總市值只有 2 30 萬億。但是,現在 A 股市場依然處於 3000 點附近,但股市總市值卻高達 80 多萬億,市場指數幾乎沒有太大的波動,新增的股票市值基本上由 IPO 、再融資等渠道貢獻。

A 股長期圍繞在 3000 點至 3500 點之間上下波動,主要是消化股票市場快速增長的容量規模。如果股票市場的容量規模縮減一半,那麽 A 股市場早已不是 3000 點的位置了。

此外,股票市場做空機制偏向於機構投資者,在存量資金賽局的環境下,大資金無力推動股市向上突破,只能夠依靠各種創新工具進行套利。只要市場長期維持在 3000 點至 3500 點的區間,那麽是有利於機構投資者進行套利的。一旦市場有效突破了 3500 點,那麽機構投資者的套利策略將會發生改變,整個市場的盈利模式將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

散戶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之間的交易規則不同,做空機制也不一樣,也導致了散戶投資者長期處於弱勢地位。

為何我多次強調要放寬散戶投資者的「做空機制」?一方面是追求交易規則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是完善散戶投資者的風險對沖手段,不局限於單向做多的模式。因為,在股市處於長期區間震蕩的環境下,單向做多的策略基本上賺不了錢。

打破股市長期徘徊在 3000 點至 3500 點的區間震蕩局面,最有效的辦法是大幅提升市場的資金利用率。例如,放寬 T+0 交易制度,或者進行局部試點,透過交易制度改革提升市場的資金利用率。

在歐美成熟市場中,會根據資金量的規模實施有限制的 T+0 措施。例如,如果散戶投資者的資金量在 2.5 萬美元以內,一周只能夠提供三次 T+0 交易。若資金量大於 2.5 萬美元,則 T+0 交易次數不限制。

A 股市場中,不妨參考這一種模式。對散戶投資者采取有限制的 T+0 交易,即散戶投資者一周只允許進行三次 T+0 交易,以滿足當日風險對沖需求。透過有限制的 T+0 抑制市場的投機行為,也提升了市場的投資活力。

對機構投資者,應該要實施 T+1 交易制度。最主要的原因是,機構投資者風險對沖手段太豐富,如果全面放寬機構投資者的 T+0 ,將會大幅提升市場的投機行為。對機構投資者而言,應該要引領市場的價值投資,而不是引導價格投機。因此,散戶實施 T+0 ,機構實施 T+1 是最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