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發展

2024-01-06新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強調,「京津冀作為引領全國高品質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紮實、實力雄厚,要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在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進入新時代,京津冀始終堅持創新引領,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核心產業鏈由北京延伸至津冀多地。新征程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就要持續強化協同創新,激發京津冀創新與發展活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為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以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征的資訊化浪潮蓬勃發展,這為推動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新時代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下,以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這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引領全國高品質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京津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資源稟賦。透過創新賦能,有助於進一步強化三地之間的協同創新能力,推動產業最佳化布局,提升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更好實作區域協調發展。
這是實作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需要轉變發展方式、最佳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實作品質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可以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相互促進,培育壯大新一代資訊科技、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高品質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這是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效途徑。當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對提高產業競爭力和國家綜合國力至關重要。京津冀在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具有較強的優勢,透過推進協同創新,加強技術攻關和自主創新,有利於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以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發展,需要立足中國國情和區域發展實際,以區域協同發展為目標,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產業最佳化升級為重要著力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一般來說,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眼。一是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雙輪驅動促發展。以創新為引領,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二是高品質協同促發展。完善區域內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打造高精尖產業體系,聯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三是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促發展。最佳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區域開放基礎設施,高效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在深入參與國際經濟迴圈中拓展發展空間。
將京津冀打造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全域謀劃、重點突破,加強統籌和協調,不斷最佳化科技創新環境,吸引和培養更多優秀創新企業和科技人才,為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註入新動能。
一是打造良好的科技創新「軟環境」。創新「軟環境」是指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開展創新活動和形成創新結果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政策、法律、文化等一系列非物質形態環境要素的整合。良好的創新「軟環境」,有助於吸引和集聚戰略科技人才、產業高端人才等關鍵要素,提高創新資源配置效率。把京津冀打造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要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吸引和聚集全球創新要素,形成人才聚集的「生態圈」、以才聚才的「強磁場」。
二是最佳化京津冀科技創新區域布局。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諸多全球知名創新區大多呈現出區域聚集的分布格局,科技創新走廊已成為多個城市跨區域合作的重要空間組織模式,是實作科技創新生態最佳化的重要途徑,有助於破解產業鏈與創新鏈融合不足進而阻礙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等難題。京津冀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較迫切、新興產業湧現較活躍的區域。建設科技創新走廊能夠有效促進各區域之間的技術、資源連線,提升創新鏈和產業鏈的一體化發展能力。
三是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相互賦能。京津冀要透過產業鏈與創新鏈相互賦能,推進「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營造激發創新的良好環境氛圍,圍繞區域創新優勢,打造高精尖產業集群和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不斷完善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的空間組織模式。
四是破除區域內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京津冀要進一步突破阻礙科技創新的行政壁壘,最佳化科技政策供給,完善科技評價體系,提升創新體系效能,以需求為導向,加強機制創新,推進科技成果協同轉化,共同營造尊重人才、保護產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濃厚社會氛圍,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提供蓬勃動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葉堂林 江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