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CCER市場正式官宣重新開機,第一個新增計畫何時上線?

2024-01-26新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道

備受關註的CCER市場,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據生態環境部訊息,全國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儀式1月22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活動,宣布全國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啟動。這意味著,自2017年3月國家發改委暫停了原 CCER 計畫體系的新計畫開發和減排量簽發後,時隔近7年這一市場重新啟動。

根據此前釋出的【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2017年3 月14日前已獲得國家應對氣候變遷主管部門備案的核證自願減排量,可於2024年12月31日前用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抵銷碳排放配額清繳,2025年1月1日起將停止存量配額的清繳抵扣。

不過截至發稿時,CCER市場重新開機四日,其官方登記系統和資訊平台上尚未有新增CCER計畫對外公示。對此,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碳分析師宋雨彤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根據【辦法】,簽發新的CCER計畫需要經過第三方的審定核查機構對計畫進行審定和核查。1月19日,國家認監委剛剛釋出【關於開展第一批溫室瓦斯自願減排計畫審定與減排量核查機構資質審批的公告】,截至2月2日之前滿足相關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都可以申報。因此,預計要到3月份左右才能正式公布第三方審定核查機構的名單,之後後續的計畫就可以正常進行開發了。

CCER計畫體系的「新生」

雖然普遍意義上CCER市場暫停近七年後重新啟動了,但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中,這一市場從主管機構到方法學、註冊登記系統、交易平台等等都發生了變化,已經和暫停前的CCER市場不可同日而語,更像是一個新的CCER計畫體系「誕生」。

從目標來看,在2017年CCER市場暫停後,中國於2020年提出了「雙碳目標」,新的CCER市場有了推動實作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從主管機構來看,應對氣候變遷職能2018年從國家發改委轉隸到生態環境部,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的主管機構也隨之發生變化;從方法學來看,舊CCER市場的方法學由國家發改委批準,四年間共釋出了200個方法學,而新CCER市場目前共釋出了4個方法學,包括造林碳匯、並網光熱發電、並網海上風力發電和紅樹林營造;從註冊登記系統和交易平台來看,舊CCER計畫在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註冊登記簿註冊登記,並在9個地方碳市場交易所進行交易,而新CCER市場目前由國家氣候戰略中心負責註冊登記,由北京綠色交易所負責管理交易平台。

美國環保協會北京代表處碳市場主任劉洪銘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全國溫室瓦斯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可能大家都認為它就是2017年暫停的舊系統的簡單升級,但實際上在2023年10月19日生態環境部公布【辦法】後的兩個多月內,快速密集地相繼公布了計畫註冊登記、減排量交易和結算、國家碳市場抵銷、審定核查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這一系列的規章制度顯示,新CCER計畫體系並不是簡單地對舊有體系的「升級」,而是在巴黎協定背景和中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制度創新,新CCER計畫體系在滿足中國國家碳市場履約和自願抵銷的基礎上,也為產生對接國際要求與需求的高品質減量提供了可能。

第一個新增計畫何時能上線?

當前,新CCER市場重新開機後,存量CCER計畫仍然可以繼續交易至2024年末,並直接用於全國碳市場的抵銷。不過,第一個新增計畫何時能上線,仍是目前CCER市場留給大眾的一個懸念。

值得註意的是,啟動儀式上,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4家計畫開發單位負責人簽署了自願減排計畫開發和減排量交易合規倡議。

劉洪銘對本報記者指出,4家計畫業主啟動儀式上對於減排計畫的品質做出了承諾,這也說明他們已經準備好了要進行計畫申報。在新CCER計畫體系的管理流程上,目前可以看出為了「放管服」背景下的計畫業主和審定核查機構雙承諾機制配合掛網公示,應該可以盡量保證「簽發」效率。但必須要說的是,碳市場的根本是幫助控排企業和市場參與者低成本減排,實作高品質減排和低碳發展仍舊是主要目的。中國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後和強制履約的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組成了完整的中國國家碳市場體系,中國自願減排交易市場的減排量也不僅僅是為了強制履約的抵銷。新CCER計畫和減排量的品質是重中之重,不應為了簽發量或者簽發效率而「犧牲」品質。

對於2024年CCER計畫的交易情況,宋雨彤認為目前還較難預測。她指出,由於2023年是履約年,CCER計畫交易情況比較好,一年交易量約為1500多萬噸。此外,2023年10月份出台的【辦法】規定存量CCER將在2024年年底到期,也讓很多企業願意把手裏的CCER出手。但從她和團隊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市場上仍有一些存量CCER庫存。「由於2024年不是履約年,如果不出台其他的置換政策,整體的交易量可能不會像2023年這樣大。不過,今年肯定也會有新的CCER進入市場當中,雖然量可能不會很多。」她說。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