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洲際飛彈,亮出戰略底牌的當天,普亭主持召開重要會議,修改了三點核規則,美國成為重點關註物件!
俄羅斯總統普亭在聯邦會議上修改了核規則,主要提出了四點:
其一,無核國家在有核國家的支持下,對俄羅斯發起侵略,會被當做是雙方的「聯合攻擊」;
其二,在對俄主權造成嚴重威脅的情況下,常規武器也會成為俄方核打擊回應的理由;
其三,確定有關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空天攻擊,俄方將以核武器進行回應。
其四,如果白俄作為俄白聯盟成員被入侵,俄方也有可能使用核武器。
在之前公開的核武器政策中,俄羅斯只強調了在領土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核武器回應。
然而現在,隨著俄烏戰爭的日益激烈,普亭終是修改了這一原則,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近日,俄羅斯多位官員也表示, 「俄方現在正在制定更改後新的「核學說」,而西方的行動都將會被考慮在內」。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指出,此次「核學說」的更新就是警告部份國家,參與對俄羅斯的攻擊將會面臨的後果。
而正在美國出席聯合國大會的俄副外長韋爾希寧指向性更為明確,聲稱 若是美國及其盟友同意了澤連斯基「希望放寬對烏軍使用武器打擊俄本土縱深目標」的要求,就會被視為是對俄方「聯合攻擊的直接參與方」。
他還直接點名美國,聲稱 華盛頓要在這個問題上保持足夠的理性。
有分析認為,普亭在會上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但顯而易見核威懾的主要物件就是北約集團。
對此,CNN稱,烏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正敦促西方無視俄方的舉動,他表示 「除了核訛詐,俄羅斯沒有其他恐嚇的手段,這些手段不會奏效。」
自俄烏沖突爆發開始,俄羅斯和北約就一直「默契」地守著一條紅線,即雙方不發生大規模正面沖突。
然而,隨著俄烏戰場的日益激烈,烏克蘭兵力裝備日漸枯竭,北約也開始加大了援烏力度,越來越多的北約僱用兵也湧現在了俄烏前線,再加上,現在北約國家竟還有意完全放開對烏克蘭使用遠端打擊武器的限制。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 北約想要借烏克蘭的「外衣」,對俄領土展開攻擊的野心已經開始不加掩飾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北約和俄羅斯也都開始在核威懾方面「秀肌肉」。
除了俄方此次更改核規則之外,美國也在加速向多個北約基地部署「升級版」的核彈,替換舊版本的武器。
據悉,截至2023年,美國就已經在6個北約空軍基地部署了上百枚核彈。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此前曾宣稱,北約成員國正在討論將北約核彈頭置於戰備狀態。
美西方國家的種種舉動顯然都是在增加核武器的風險,這種情況下, 俄羅斯更改核政策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了必要之舉,畢竟,只有核武器的威懾才能讓美西方國家保持一絲冷靜。
總的來說,現在的情況就是,只要美國在「完全解開對烏軍使用武器的限制」一事上不松口,其他國家基本也沒有敢當「出頭鳥」的。
但現在美國有了這個意圖,所以,俄羅斯自然也得再劃一劃紅線。
美國會不會越這條「紅線」、以那種方式越,就要看美方的具體操作了, 但大機率不會「硬碰硬」,因為美國最熱衷的事是不斷從中謀利,而不是硬碰硬把自己「拉下水」。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雙方都已經「疲倦」了,但現在卻是「什麽時候結束,美國說了算」的局面,按目前的狀況來看,沖突結束似乎仍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