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2/ed202930a9f58e4af6e44e1d5de3f934.webp)
「谷圈」市場近幾年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隱患,存在誘導未成年人沖動消費、私域交易缺乏監管、受害者維權困難、不法分子借機詐騙等問題。為此,12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釋出消費提示,未成年人理性「吃谷」 謹防消費陷阱。
所謂「谷子」,其實是由「Goods」音譯而來的,指代一切漫畫、動畫、遊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的周邊商品。購買這些商品的行為被稱作「吃谷」,買「谷子」的人聚集到一起交流分享就形成了「谷圈」。
谷子承載著許多情緒價值,交換谷子已成為年輕人一種新的社交方式。有人利用青少年這種心理,將商品銷售包裝為販賣熱愛、誘導受眾「為愛氪金」,誘使青少年出現「上頭」「入坑」等不受控制的消費沖動。
中消協表示,谷圈人大多采取拼團的方式透過二手平台或社交平台,進行海外代購或工廠客製購買谷子,並且有大量的未成年人受眾,受支付限制選擇社交平台等私域進行交易,平台無法對交易進行全程監管,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
谷子單品價值不高,且購買人員遍布各地,面對經營者不按時發貨、谷子到手貨不對板、代購卷款跑路等侵權行為,受害者往往只能在社交平台發泄不滿,很難真正追回損失。
由於交易規則復雜,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低價福利、高價收購等話術誘導未成年人「上鉤」,然後以違規領取、未成年人不能購買、沒有繳納認證金等理由威脅恐嚇,要求未成年人操作家長手機配合調查,借機盜取家長銀行卡帳戶資訊和錢款。
中國消費者協會呼籲廣大家長對孩子加強反電信網路詐騙知識教育,正確引導青少年合理使用網路,不要將驗證碼、手機支付密碼等重要資訊隨意告知陌生人,如被恐嚇、威脅或發現被騙,請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或報警處理;提醒未成年消費者要適度消費、理性消費,購物要在官方網站或官方指定交易平台進行,避免繞開平台私下交易,更不要輕易掃描或點選陌生人提供的二維碼、網路連結,如發現受騙,第一時間保留相關證據向平台舉報,同時聯系其他受害者一起報案;倡導經營者加強行業自律,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網路平台壓實主體責任,清理誘導沖動消費、網路詐騙等相關資訊;呼籲相關監管部門對谷圈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