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的領導人選戰剛剛打完,島內立法機構的第二場選戰又拉開帷幕。
民進黨雖然依靠著相對多數,在「比爛」的情況下拿走了島內領導人的位置,但在本次立法機構的席位爭奪中,民進黨可謂「大敗虧輸」,失掉了多數黨位置。
而且這次立法機構選舉中,民進黨內部最大派系「新潮流」的損失是最為慘重的。本屆「立委」選舉,國民黨拿走52席、民進黨拿走51席、民眾黨拿走8席,剩余2席為親國民黨的無黨籍人士。
![](https://img.jasve.com/2024-1/5f633dc16cf5074bdad60f02eb8b0407.webp)
也就是說泛藍陣營掌握54席優勢,而在民進黨本屆落選的「立委」當中,很大一部份都是出身「新潮流」派系。
以桃園市來舉例子,本次選舉後,該市兩席民進黨新系「立委」均落馬,包括鄭運鵬和黃世傑都是連任失利。輿論認為本屆選舉新系除了南流穩住,中流和北流皆遭受重創。
類似新系「立委」逼近「團滅」的情況,在台中市也同樣出現了。
該市藍綠席次版圖由原先2比6直接翻轉180度,變成了6比2,本來6席現任「立委」當中有4席是新潮流系,如今只剩下蔡其昌、何欣純成功連任。蔡其昌頭頂「副院長」的頭銜,但最後僅以不足8000票的微弱差距險勝。
![](https://img.jasve.com/2024-1/268c9526609f21338bfea5921ee16931.webp)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連任都差點不保的蔡其昌,就是現在綠營派出和遊錫堃組團,跟國民黨在「立院」掰手腕,競爭立院院長的人選。
他們的目的是讓「遊昌配」繼續連任,掌握島內立法機構。
而「新潮流」是目前民進黨內最為勢大的派系,因為成員對外不透明且官官相護、弊案頻出在島內飽受詬病,在競選期間不止一次被柯文哲、侯友宜諷刺為民進黨在搞「黑幫政治」、「部落政治」。
但因為島內選舉的畸形現狀,以及新系的高度組織性,所以最後這個「黑社會」依然幫賴清德拿下了選舉。
![](https://img.jasve.com/2024-1/bec59adacc4a4d605b4250d06a508906.webp)
但選舉結束之後新系也被迅速卸磨殺驢,賴清德本人在當選之前,被看做是新系的門面,還有「台獨金孫」之稱,但當選之後就立刻和新系切割,公開表示退派系,恐怕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民進黨前路坎坷,為接下來的「立院」惡鬥做準備。
「新潮流」派系被大幅削弱也印證了島內「下架民進黨」的呼聲越來越大的總體趨勢,讓賴清德當選的這個最終結果,在民進黨失去立院多數黨地位這件事的大背景下被襯托得愈發像一場鬧劇。
島內一些評論人士稱妄稱,這次選舉證明了島內所謂的「民主的成熟」,標榜「立院」和領導人陣營的分裂、「立院」本身的分裂更能凸顯「制衡」的精髓,但這種說法很明顯是被形式主義洗了腦。
![](https://img.jasve.com/2024-1/0f165e883bac8073ef9ab67827ef864d.webp)
所謂「制衡」「民主」這些詞看著光鮮亮麗,但歸根結底要落到反映民意,為老百姓做實事解決問題上。
而從島內這一場名為「選戰」實為「鬧劇」的政治表演來看,這一點藍綠白三黨是一個都沒能力做到。
無論在領導人選舉中還是立院爭奪中,島內三黨都沒有一個拿到半數支持,反映民意自然也就無從提起。
立院也必定因為藍白綠的激烈內鬥成為「戰爭泥潭」,能夠落地的方案是一點拿不出來,口水仗倒一定是多得很。屆時島內老百姓也別看其他娛樂節目了,每天看三營立委「扯頭花」就夠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738ac5eebb9615b40caf6392b0b328ee.webp)
目前「立院」的現狀是泛藍陣營以54席占據多數優勢,但距離57席這個過半的水位還剩三席。
民進黨的位置是51席情況也差不多。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黨拿走的8席將成為最終決定立院方案走向的「關鍵少數」,站哪方,哪方就贏。
所以現在民眾黨成了香餑餑,而柯文哲則成了藍綠兩黨的拉攏物件。為了實作這一目標,遊錫堃呼籲民進黨考慮「綠白合」。桃園市「新科立委」牛煦庭也要求國民黨要把「態度」做出來,把自己最好那一面呈現出來。
但從柯文哲現在的表現來看,他暫時沒有很明確的「藍白合」或者「綠白合」的傾向。
![](https://img.jasve.com/2024-1/dbad303188d77d9d58a4a2768c55c013.webp)
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柯文哲表示自己不會固定選邊站隊,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選哪邊。
這其實就是他在對藍綠「開價」,想要看看對方能夠亮多少籌碼來拉攏自己。這樣的情況,未來在「立院」肯定會出現不止一次。
而2月1日所謂的「立院院長」選舉,就將是藍綠各自展現自己拉攏柯文哲效果的第一次嘗試。所謂「立院院長」,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
![](https://img.jasve.com/2024-1/6da77b6a44299083ce876fb32d92ea6c.webp)
說重要主要是因為兩點。一來,這個位置有為「立院」設定議程的能力,可以把不符合自身派系利益的提案無限期押後。
二來,這個位置有一張「關鍵票」,如果不同派系的「立委」在某一議題上僵持不下,出現一半對一半這樣的極端情況,那麽議長將有權利做出最後的決定。
這個功能放在「立院」有占據絕對多數的第一大黨的時候顯得比較雞肋,但在三黨皆不過半的當下就很值得重視了。
說不重要,是因為歸根結底,無論是之前領導人的選舉,還是當下「立院」的選舉,本身都是一場鬧劇。
![](https://img.jasve.com/2024-1/1ed53c4385672bd86be4a3f44f91bf6e.webp)
對內沒辦法反映島內多數民意,對外則更無法影響兩岸大局。其性質比起「大選」,恐怕更接近於「模擬聯合國」。最大的意義在於觀察未來島內政局走向已經讓全世界看一看美西方推崇的所謂「民主選舉」能夠「拉胯」到什麽程度。
那麽誰能在這場島內的「模擬聯合國」中贏得勝利呢?這個問題目前也要打上一個問號。
之前柯文哲就和藍營走得比較近,藍營本次推出來競選院長的「大將」南韓瑜本身和柯文哲私交甚篤,在拉攏柯文哲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兩人身上都有共同的「草根」標簽,所以支持者的重合度也比較高。
![](https://img.jasve.com/2024-1/fc117558caea631365a0275f655a53c0.webp)
之前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還一度鬧出過柯文哲試圖拉攏「韓粉」扯國民黨後腿的情況。
所以按道理來說,這次「立院院長」之爭,藍白再「合」一次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國民黨在落選之後找人「背鍋」的時候,把矛頭直接對準了破局的「藍白合」,已經引起了民眾黨內的不滿,也給了柯文哲趁機和南韓瑜「切割」的借口。
南韓瑜搭檔江啟臣宣布參選正副「院長」後,曾公開喊話稱,如果柯文哲願意攜手合作,那麽「副院長」非他莫屬,一時間「藍白合」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https://img.jasve.com/2024-1/26e66b58ab51fd03c8b9f4337a0cd2ba.webp)
柯文哲如今拿著國民黨這次找替罪羊,攻擊「藍白合」的事情當口實,直接端起了架子,稱自己不願意淪為藍營內鬥的犧牲品,成功回歸到了左右逢源的位置上,一套連招相當絲滑,也讓「立院」的選舉平添變數。
但總的來說,未來幾年,「亂」必然會成為島內政治鬥爭的主線。地區領導人和立法機構拉鋸、立法機構內部不同派系的拉鋸都指向一個結果,那就是島內政治走向「空轉」。
而這對於大陸來說,未必是件壞事,畢竟正是島內政客不斷重新整理的「下限」,才能凸顯大陸為民謀利、為民擔當的「上限」,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岸人民呼籲統一的心情只會來得更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