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官網截圖
一、中日軍事交流
首先,我們要說明一點,中日兩國的軍事交流,不是今天才有的。最早要追溯到1974年雙方互設武官處,兩國正常的軍事交流,始於70年代末,過去這些年,中日的軍事交流還算順暢。僅在1989年到1995年,和2020年疫情爆發後短暫中斷。去年5月,解放軍20名校級軍官受邀前往日本存取,參觀日本「準航母」小牧基地,和海上自衛隊舞鶴基地,代表中日防務交流時隔4年,重新啟動。
那次存取,也曾引發中國網友,尤其是軍迷的熱烈討論。 因為小牧和舞鶴這兩個基地,確實不一般。 小牧基地位於愛知縣小牧市,不僅有日本海自的準航母,還是美制F-35戰機的組裝基地,戰略價值非常高。舞鶴基地在京都周邊,是日本海自「第三護衛隊群」駐地,除了「日向」號直升機航母,還駐紮著「妙高」號、「冬月」號等多艘主力驅逐艦。
2019年,東部戰區太原艦曾存取日本
不難看出,即使時任日本首相還是高喊「對華強硬」岸田文雄,在防務交流這一塊,日方也會展示誠意。作為回應,我們同樣接待了日本自衛隊人員的來訪。2024年11月,日本自衛隊代表團抵達中國,在北京參觀陸軍警備第3師團,在南部戰區參觀廣州基地,登上文山艦存取,參觀黃埔軍校等。 也就是說,過去幾十年,中日關系的起伏,沒有影響到軍事層面的交流,這不是石破茂上任後的新政策。
二、兩個特別之處
不過這次存取,也有兩個特別之處,一是調門起得很高。你看咱們前面說的,中日軍事交流維持了幾十年,大家都不太知道,主要是因為,這是兩國軍方正常的溝通機制,不用特別強調。但是現在,外部形勢發生了變化,一些平時只需要做的事情,也得拿出來說了。二是之前,中日軍事交流都是中層官員互訪,不會有什麽高層對話,現在國防部通稿裏寫明,要見日本防衛省、自衛隊聯合參謀部領導,這就是正式會晤,需要溝通一些和地區和平穩定有關的議題。
去年11月底在寮國永珍,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和咱們的國防部長董軍會晤,國防部形容雙方進行了坦誠、建設性的會談。 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董軍防長對日方的不實指責進行了批駁。 能把話說到這個程度,說明當時兩國的防務關系比較緊張,估計僅次於五角大廈請求通話,咱們不想接聽。現在才過了2個多月,日本方面的態度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大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石破茂:中國太強,打不過
當時,石破茂新官上任,本來想到東協推銷「亞太版北約」計劃,好拉上歐美,幫日本「重新武裝」,作為一個務實派,這個操作很有行動力,但風險也不小。果不其然,石破茂到東協兜售一圈,發現沒人理他。這還不算,進入12月之後,美國在日本制鐵對美國鋼鐵公司的收購案上使絆子, 這讓石破茂開始懷疑,美國還是不是一個靠得住的宗主國,跟美國混還有沒有前途?
三、要跟日本談什麽
再之後,是咱們的兩款六代機首飛,全球最大兩棲登陸艦下水,讓五角大廈眼神清澈,開始呼籲和平。作為老美在亞太的馬前卒,又是防衛大臣出身的石破茂,很清楚中國現階段的海空軍力量,已經不是日本能頂住的了。關於東亞局勢,軍迷圈子裏有個笑話,說在這個怪物房裏,不管哪裏爆發戰爭,最先挨打的都會是日本。 如果這個時候,石破茂還堅持「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那日本真的可能會出事。
於是,石破茂才積極改善跟中國的關系,先派外長巖屋毅訪華,日本執政黨代表團也已經抵達北京。我們當然不是說,中日關系這就要觸底反彈,中日韓自貿區,甚至中日聯盟掀翻美國霸權都有指望。但起碼,石破茂表現出來的態度,要比唯美國馬首是瞻的岸田文雄好上太多,他在和中國的交往中,不會太顧忌美國的看法。
六代機一出,美西方都很熱愛和平
至於這次東部戰區代表團去到日本,具體會跟日方談什麽?釣魚臺問題、台海問題,包括琉球群島問題,都可以拿出來談。 我們要讓日本真正感受到壓力,他們才會明確知道,如今的中國,正走在拆解美國霸權的路上。 作為互動,後續日方也會回訪,我們不介意讓日本代表團來參觀,就像之前我們試射洲際彈道飛彈之後,也邀請歐美60多國武官到東部戰區參觀一樣。等日本真正意識到中國有多強時,他們才會打消跟中國對抗的想法,再不濟,也能算是先禮後兵,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