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際,寶山區堅持貫徹人民城市理念,建設美麗、便利、人文、平安「四個城區」,大力推進民心工程和實事計畫,成功打造一幕幕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實踐剪影。
為推動社群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2021年起,寶山區全面推行「社群民心計畫」勾選工作,指導各街鎮、居村結合「四百」大走訪,依托線上線下平台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排摸梳理居民最急切、最希望解決的問題並形成備選清單,再透過公開投票的方式,把決定權交由居民,選出居民最急、最需、最盼的計畫重點推進,將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運用到基層治理中。經過不斷探索實踐,寶山區建立了「黨組織‘四百’大走訪—排摸群眾需求—形成建議清單—引導群眾勾選—推進計畫實施—群眾監督評議」的工作閉環,真正讓群眾口中的需求,變為群眾心儀的計畫,讓社群由原先的「做我們認為的好事」真正變成「做大家認可的好事」。4年來,全區各居村共落地近8000個「社群民心計畫」,共吸引82萬余人參與討論,獲得了居村民的高度認可。
關愛流浪貓
從「我們認為」到「大家認可」
「小區裏流浪貓要好好關愛!」「小區裏流浪貓越來越多很擾民!」寶山區淞南鎮萬臨家園居民區黨組織在「四百」大走訪中聽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萬臨家園居民區愛貓人士眾多,常將貓糧和水放置在一次性餐盒中投餵流浪貓,公共綠地成為流浪貓的「公共食堂」。隨著小區流浪貓數量不斷增加,叫聲擾民、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引發了部份居民的不滿。為最大限度滿足各方需求,萬臨家園居民區黨組織透過公開投票的方式「讓居民打鉤」,最終「提倡文明養寵 關愛流浪貓」計畫入選社群民心計畫。在計畫推進的過程中,居民區黨組織充分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先後組織黨員、樓組長、年輕誌願者、居民代表開展6輪議事會,充分協商達成共識,形成了「流浪貓治理三步走」計畫推進方案。
第一步:科學餵養。萬臨家園居民區黨組織召集物業、黨員誌願者、養寵居民代表等組建「臨家愛寵」誌願服務隊,排摸小區流浪貓情況,在小區較為偏僻空曠的場地設定固定餵養點,引入智慧貓屋對流浪貓遠端監控、雲投餵,使用「貓臉辨識」功能建立數位檔案,既為流浪貓提供了庇護場所,也減少了對居民正常生活的幹擾。
第二步:控制數量。居民區黨組織主動對接寶山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寵物醫院,為流浪貓實施絕育手術,逐步控制流浪貓數量、提升其生存品質,目前已為小區7只流浪貓進行了絕育、剪耳並放歸至固定餵養點。誌願者們透過線上平台釋出絕育貓資訊和照片,愛心居民紛紛舉手認領,讓流浪貓有「家」可歸。
第三步:長效治理。「臨家愛寵」誌願服務隊聯合社會組織,和居民共同「扮靚」固定餵養點,讓流浪貓的家「好看更好住」。積極發揮年輕愛貓達人們的作用,透過建立短視訊帳號、印制文創周邊、籌集公益基金等創新舉措,吸引更多居民加入流浪貓治理計畫,不斷激發居民參與社群事務的熱情和動力。
美麗社群共營造,共建共治順民心
大場鎮濱江雅苑居民區內的休閑廣場老舊、兒童娛樂設施貧乏,兩處地方平日少有居民「光顧」,顯得異常冷清。為滿足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共同建立全國文明城區,濱江雅苑居民區透過走訪排摸、需求分類和居民勾選,最終確定將此作為民心計畫的重點優先開展實施,以提升社群環境品質。
居民區針對社群內老舊的休閑廣場、貧乏的兒童娛樂設施開展了社群微更新,不但修復了原本龜裂破碎路面,更是增設了新的遊樂設施,兩處地方搖身一變成為了居民區新的打卡地。
此外,社群更是透過垃圾分類相關宣傳、各類「社群小先生」活動等讓更多的居民能參與到社群建設中來,進一步提升社群生活環境品質。垃圾站在誌願者們的悉心維護下井井有條;廢舊的輪胎在「社群小先生」們的塗鴉下穿上了繽紛的外衣,讓平時不起眼的角落瞬間有了色彩。在眾人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原本略顯「疲態」的社群重新煥發生機,展現出一幅和諧宜居的美麗畫卷。
建築垃圾廂房改造
民心計畫從「願景」變「實景」
「新的建築垃圾廂房,比以前的好多了,不僅外觀美觀,最重要的是解決了灰塵飛揚、垃圾異味等情況!」談及小區升級改造後的建築垃圾廂房,家住吳淞街道西朱新村居民區的樊先生眉眼間藏不住喜悅,「這是我提的建議,沒想到真實作了!」西朱新村居民區內關於「建築垃圾廂房改造」的民心計畫終於從「願景」變「實景」。
西朱新村居民區是典型的「老破小」小區。此前小區建築垃圾堆放處的鐵皮箱在每日高頻使用中逐漸破損,蚊蟲滋生、氣味難聞,一旦有建築垃圾托運,周邊更是塵土飛揚,各種環境問題給居民帶來諸多困擾。西朱新村居民區黨組織積極回應居民對建築垃圾廂房改造的呼聲,將這項居民「急、需、盼」的問題加入社群民心計畫清單大力推進,組建了一支由社群黨總支、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等力量組成的「紅色管家」誌願者隊伍。在垃圾箱周邊蹲點調研、收集建議,透過溝通問詢、親身體驗等多種形式,「紅色管家」實地商討垃圾廂房的大小、高度、美化等,反復了解居民所需、所難、所求,錨定小區實際情況及具體需求,仔細研究改造方案,確定從「拖拉替換式拉臂箱」到「獨立固定點位廂房」的升級改造方案。最終方案在小區內全覆蓋征詢並高票透過。施工後,居民自發參與外墻彩繪,讓原先破落的「垃圾堆放空地」升級成為「精致垃圾廂房」。「社群治理沒有終點,居民需要什麽,我們就幹什麽。」西朱新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說道。
寶寶托管難
「寶寶屋」亮相「公共客廳」
家住張廟街道通河四村的居民時常反映,自「公共客廳」建成以來,豐富的社群活動讓群眾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社群內有大量需要日常帶娃的爺爺奶奶,實在難以抽身參加活動,期盼社群能有臨時托管兒童的場所。居委收集到這些心聲和願望後,結合張廟街道「15分鐘社群生活圈」的建設,通四「寶寶屋」應運而生。
一是聯動專業師資團隊讓家長吃了「定心丸」。通河四村居民區與博士娃幼稚園合作共建,發揮幼稚園專業資源和師資力量,確保每一個前往「寶寶屋」的寶寶有專人照看。此外,「寶寶屋」還設定了完善的衛生保健制度,在嬰幼兒進入寶寶屋參加活動前,會有專業的保育員老師檢查身體和精神狀態,並為他們建立專屬的個人檔案。
二是最佳化暖心設計贏得熟臉「小粉絲」。為了豐富「寶寶屋」功能,居民區在前期軟包環境的基礎上,請博士娃幼稚園針對家長的不同需求,對活動區域進行重新規整,分隔出運動區、閱讀區、遊戲區等內容豐富的區域,給小寶寶們提供了充足的「探秘空間」。
三是設計各色主題讓寶寶們「樂成長」。為了讓托管的寶寶們坐得住、玩得歡,居民區還為「寶寶屋」精心設計了每月一主題的特色活動,涉及肢體大運動發育、蒙台梭利教學、手工協調培養等活動,讓寶寶們透過有趣的學習活動、多元的特色活動、開放的遊戲活動不斷成長、收獲喜悅,為後續進入幼稚園打下基礎。
來源:上海寶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