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美海戰決勝利器非飛彈非航母,英專家稱或有他項

2024-05-18軍情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曾將當前的中美關系形容為「懸崖邊緣」,並提出台灣海峽軍事沖突的可能性。

根據季辛吉的預測,中美之間的海戰似乎難以避免。

季辛吉

若中美確實爆發海戰,關鍵決定因素是什麽呢?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的專家們認為,有一項「東西」極為關鍵。

雖然目前中美關系尚未達到戰爭邊緣,但一些國外機構早已對此進行預測。美國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對台灣海峽的沖突進行了模擬,結果顯示美國的勝率超過90%。

該智庫的報道包括了24次模擬演習,涉及美日是否介入的情景。

在美日介入的情況下,台灣的軍事設施首先會遭到解放軍的大規模轟炸,然後陸軍部隊向灘頭陣地推進,建立防禦線。與此同時,美國和日本的潛艇、轟炸機、戰鬥機也會迅速介入,最終取得勝利。

若美日不參戰,台灣將在70天後被解放軍占領。

該研究中心也估算了美日可能的代價,雖然他們勝利,但代價慘重,軍事力量也將受到削弱。

外國的這些預測兵推,我們不必太當真,因為他們無法完全掌握中美的全部軍事力量,所謂的推演不過是「紙上談兵」。

戰場瞬息萬變,不管你有多強的實力,如果缺乏優秀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仍可能敗下陣來,這是決定中美海戰勝負的關鍵「軟武器」。

戰場態勢感知能力

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也指出了中美在台灣問題上軍事沖突的高可能性。文章作者西達爾特·考沙爾認為,中美雙方會動用頂尖武器。

由於雙方實力接近,遠端飛彈可能會被攔截,盡管美國擁有更多航母,但中美海上艦艇的差距不大,中國可以用大型驅逐艦隊補償,雙方難以分出勝負。

在實力接近的情況下,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成為關鍵。不僅僅依賴飛彈和航母,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也是贏得勝利的關鍵。

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包括收集、分析和推測軍事戰場的關鍵資訊,以實作對戰場情況的全面、準確、及時理解和把握。

這在現代作戰中非常重要,對決策者的軍事行動和戰略部署起著關鍵作用。

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涵蓋了多個方面,包括即時了解戰場上友軍和敵軍力量的位置、編制、裝備、戰鬥力等,透過這些資訊,指揮者可以更好地調配部隊,制定戰略和戰術。

此外,戰場態勢感知還包括對地理環境的了解,如地形地貌、道路、橋梁、建築等因素的綜合分析,以及天氣、氣候等因素。

在現代戰爭中,戰場態勢感知能力還可以利用網路和資訊科技,使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手段來實作更高效、精確的態勢感知。

海灣戰爭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美國利用其先進的電子戰能力,以較小的代價獲得了巨大的勝利,這也促使許多國家進行軍隊現代化改革。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的電子戰能力顯著,他們使用先進的電磁裝置幹擾伊拉克的電子系統,使伊拉克的雷達系統、預警系統、電子指揮系統失效。

中國資訊電子作戰的發展

自海灣戰爭後,中國也註意到現代戰爭的形態轉變,大力發展軍隊的電子和資訊化作戰能力。

然而,現代戰爭的轉型並非易事,不僅涉及到裝置的升級換代,還包括戰士們戰鬥觀念的轉變。

雖然戰士們已經深刻記住以前的作戰訓練,資訊化訓練的引入自然會遇到一些接受難度。對此,中國在戰士們觀念上存在的難點上進行了梳理,逐步解決這些問題。

#深度好文計劃#中國第一支陸軍資訊化作戰部隊成立於中部戰區陸軍第38集團軍的一個紅軍團。這支部隊有著平江起義和長征的歷史背景,在革命精神的影響下,士兵們克服困難,最終建成了一支完整的資訊化部隊。

此後,中國的資訊化建設迅速發展,電子作戰能力也與時俱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雖然美軍目前仍是全球領先的電子和資訊作戰力量,但中國的能力也不容小覷。

如果中美真的爆發海戰,中國完全有能力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