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快到年底的時候,世界上各個大的局勢都開始有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況。就拿俄烏沖突來說吧,分析人員表示,俄軍也許會在年底前,盡量把收尾的戰鬥給完成了,徹底不讓烏軍有反攻的機會。並且呢,這個時候俄軍和解放軍之間的聯系也變得更緊密了。
轟6N首次亮相,加入中俄聯合巡邏啦!
媒體訊息說,中俄空軍在華東地區、東海還有日本海上空,進行了第九次聯合巡航。這個行動不只是兩國航空兵的日常協作,也是讓全世界都的戰略震懾。
這次中俄聯合巡航的時候,俄羅斯空天軍把圖 - 95MS戰略轟炸機派出來了,這可是他們的「老朋友」呢。蘇 - 35S型戰鬥機負責護航。俄羅斯這邊參與的部隊大多是來自遠端航空兵第37集團軍和第11空防集團軍的。
在這個長空隊伍裏,中國空軍一出場就特別吸睛。除了按慣例讓殲 - 16戰鬥機護航之外,中國空軍還頭一回派出轟 - 6N型戰略轟炸機呢。俄軍見了這情況,馬上就松了口氣,為啥呢?這就表明在中俄戰略合作這件事上,解放軍那可是真心實意、坦誠相待的。
2、日本受到了強烈震懾。
中俄一起出動戰略轟炸機去巡航,這可不只是一場軍事演習,還體現出兩國之間有著很深的戰略互信呢。戰略轟炸機可是國家非常重要的武器,它們聯合行動就表明中俄在軍事合作方面有著高度的協同性和信任度。這一做法,肯定會給臨近的日本甚至整個亞太地區帶來強烈的震懾。
在地緣政治上,不管是日本海還是鄂霍次克海,這些地方都是未來打仗時可能很重要的前哨點。把這些地方的戰場建設搞好,能讓中俄聯合軍事行動的效率更高、反應更快,還能給這個區域的其他國家很大的軍事壓力。
這次中國空軍的轟 - 6N一露面,全世界都瞧見中國空基核打擊能力有進步了。加上今年早些時候露面的東風 - 31AG和東風 - 26飛彈,中國的戰略核力量在國際舞台上不斷亮相,不但有陸基、空基的,海基力量也快要展示出來了。這樣全方位展示核武器,是對外界質疑的有力回應,更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堅實保障。
3、中俄展示核力量,這裏面有著很深的用意。
俄烏沖突發生之後,核力量在國家安全裏底線一樣的作用變得更加明顯了。俄羅斯有著強大的戰略核力量,這就導致北約不敢輕易地參與進來,直接跟俄羅斯對著幹,這也充分表明核威懾是別的東西沒法替代的。同樣的道理,中國慢慢展現出來的核實力,也能有效地遏制外部可能存在的威脅。
如今全球政治局勢變幻無常,把強大的核武力量展示出來,這對那些潛在的敵對勢力是個有效的警告。但要是核力量展示得太頻繁了,國際社會可能就會產生誤解或者感到不安。所以,在展示核力量的時候得把握好度。今年中國在核力量展示方面的力度,就體現出我們在國際安全格局裏的自信和擔當。
對中國來說,展示空基核打擊能力,這不但表明我們技術進步了、戰略能力增強了,還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在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