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出兩款六代機的訊息,立刻在國際間引起了一陣騷動,尤其是曾經在空中優勢上無人能敵的美國。盡管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表示,美國仍有時間追趕中國,但不少分析認為, 美國在六代機計畫上追趕中國幾乎不可能。
![](https://img.jasve.com/2025-1/b15aa1b3c4081476c3e037b68399e4ba.webp)
【中國六代機】
首先,自從五代機 F-35 問世以來,美國在其後繼者的定義和需求上,就顯得有些混亂。 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戰術理念,研發思路自然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結果卻可能一事無成。 相比之下,中國的戰略顯得更加明確,目標準確且堅定,在計畫推進上占盡先機。
當然,財政壓力也讓美國捉襟見肘。 若想打造這樣一款尖端戰機,巨額的研發費用不可避免。在單機造價預計高達 3 億美元的情況下,美國面臨著財政赤字不斷擴大的難題。加上其他重要國防計畫也在爭奪這些有限的財源,六代機計劃被迫放緩就不難理解了。
![](https://img.jasve.com/2025-1/a9e7e8be5cd8464cb1886981669b0a6f.webp)
【五角大廈】
時間,向來是制勝的法寶。而現在, 美國在六代機的時間表上,已經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即便在 2025 年可以將預算透過,但繁復的流程和國會內部的爭吵都有可能成為 " 拖後腿 " 的因素。而此時,中國的六代機已經揚帆起航,差距愈發清晰。
而談到預算,我們不得不再提及美國全球部署的特殊性。 龐大的部署網路意味著不同區域對戰機的需求各異,這種需求上的錯綜復雜,使得一個統一滿足所有需求的六代機誕生困難重重。 反觀中國,集中精力攻克重點難題,步伐更為迅速。
![](https://img.jasve.com/2025-1/e0f85896792878928b6455b9c0571726.webp)
【美國六代機計畫 NGAD 】
不僅如此, 技術風險也是橫亙在六代機研發道路上的巨大障礙。 盡管飛行技術愈發成熟,但要實作無人駕駛、融合新型復合材料和先進傳感器等技術,無疑如同解開一道道科技密碼。此外,人工智慧在輔助決策中的套用,還伴隨倫理難題和國際責任的探討。
同時, 美國航空工業近年來在創新能力上略顯乏力,人才流失與技術突破能力下降直接影響到了六代機的發展。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正在以強勁的動力在技術創新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https://img.jasve.com/2025-1/f3d54a694b8f8ab3d3f331048f8e41ee.webp)
【中國六代機】
最終,這些問題如蛛網般緊密交織,使得美國在六代機方面追趕中國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 甚至有可能是無法完成的任務。 這不僅僅是個別計畫的落後,而是整個力量格局的改變。
毫無疑問,過去的美國憑借在技術領域的無敵優勢,奠定了其軍事霸權的基礎。但如今這種優勢正在縮小, 隨之而來的或許是其長久以來的軍事霸主地位的動搖。 而這場關於六代機的較量,僅僅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