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俄「聖誕攻勢」背後,是日益強大實力的支撐,烏克蘭卻打沒一代人

2024-12-27軍情

近日,俄軍動用了70枚飛彈和上百架無人機在內的遠端打擊武器,向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發動了大規模打擊,導致烏克蘭多個州停電。當天,俄軍在庫爾斯克方向上擊斃了200名烏軍、1200多名僱用兵,甚至在紅軍村外圍創造了單日推進速度的新紀錄,新增了約20平方千米的陣地。

俄烏沖突迄今已有3年,俄羅斯非但沒有被北約專家們估計的「戰爭泥潭」拖垮,反倒越戰越強,這幾乎一反常態。畢竟,俄軍以一己之力對抗北約近兩年,也是近期才有北韓特種兵的助戰。而烏軍的背後是整個美西方國家為其提供武器、彈藥、僱用兵,在戰爭初期讓俄軍蒙受的大量傷亡。

和人們預想中的不一樣,俄軍在戰爭初期就制定了「合約兵參戰」的制度,義務兵就老老實實呆在國內,但此前集中大量優勢資源建立的BTG在擴散後,資源被稀釋,一定程度上確實造成俄軍在沖突初期戰鬥力拉垮的局面。但在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後,俄軍各級指戰員的軍事素養有所提升,對無人機等武器的運用也更加嫻熟。同時,由於戰爭創造了大量的需求,資金可以湧入軍工企業,直接盤活了這些企業的生產、研制等環節的運轉,這才有了「榛樹」高超音速飛彈之類的武器。

反觀美西方國家,德國、波蘭和立陶宛等國在沖突前期就將自己的蘇制裝備掏了幹凈,全部送往烏克蘭。對於德國來說還好,但波蘭、立陶宛掏空了蘇制裝備,還需要向美歐多國采購來填補空缺,給財政帶來了極大的負擔。

而法國、德國、英國等歐洲強國也意識到,離開了中國生產的硝化棉,他們甚至沒法緊急擴充產能升級炮彈。即便掏空了家底,制造的炮彈也不夠戰爭消耗。美國的工業現狀更是尷尬,理論上擁有著充足的原材料,但缺乏各種技術工人,同樣無法擴充產能。

美國為了讓北約國家一條心,甚至炸毀了「北溪」管道,讓北約多國在嚴寒中度過了一個讓人印象極其深刻的冬天。這些國家政府打著「唇亡齒寒」的幌子,不厭其煩地向民眾宣傳防範俄羅斯對歐洲發動的全面戰爭,本質上仍然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如今,北約政客們也回過味來,調動各種資源援助烏克蘭,既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麽政治資本,又無法給國家帶來好處,起初設想給俄羅斯人為制造的「戰爭泥潭」毫無作用,歐洲多國資本撤離反而促成俄羅斯國內大量品牌崛起,還不如置身事外。

慢慢地,北約國家的心思就不放在烏克蘭上了。烏克蘭目前已經是獨木難支,軍工體系已經被摧毀殆盡,只能靠著輕步兵和無人機保持對俄作戰的態度。從近期俄軍的戰績也可以看出,一天總共消滅了1400余名敵人,其中居然有1200名是外籍僱用兵,僅有200名是烏克蘭人。這場仗等於打掉了烏克蘭的一代人,未來烏克蘭的戰後重建工作更是難上加難。不過俄羅斯實打實地在這場戰爭中獲利,也打出了未來至少20年的和平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