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台灣地區以「銳捷專案」的名義撥款 405 億新台幣,向美國采購 108 輛 M1A2T 主力戰車。近日, 首批 3 8 輛 M1A2T 及 4 輛 M88A2 裝甲搶修車經 海 路抵 台 , 在解除安裝後被包裹得嚴嚴實實,於夜間由平板拖車運往 位於新竹湖口的台陸軍 「 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隨即拆封入庫。據悉,余下的坦克將在 2025 年和 2026 年分別交付 42 輛和 28 輛,換裝訓練將在 2025 年 2 月開始,除 10 輛用於訓練外,台軍第 584 裝甲旅將裝備 84 輛,台軍第 269 機步旅裝備 14 輛,這兩支部隊均駐紮台北地區。
■ M1A2T 被運往台陸軍 「 裝甲兵訓練指揮部 」 途中,為防止外泄整體被黑色篷布所覆蓋 。
相對於台軍早已老舊不堪的 CM-11/12 和 M60A3 坦克, M1A2T 堪稱跨世代的飛躍, 台媒 將其譽為 「 地表最強坦克 」, 稱其與 M1A2 SEPV3 處在同一技術 水準。然而,已經被閹割掉貧鈾裝甲和貧鈾彈的 M1A2T 顯然不能與美軍自用版本相提並論,但就效能而言確實要強於此前援助烏克蘭的 M1A1SA 。 誠然, M1A2T 實力不俗, 但台軍要想讓其發揮作用,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未來全方位多樣化的戰場威脅下生存下來,用台軍的話說就是要在對手的首輪火力打擊中做到 「戰力保存」,之後才能談及所謂「灘岸決戰」。
■ M1A2T 抵達 新竹裝訓部 後, 被拆除篷布,接受檢查,準備入庫。
威脅來自何方?
M1A2T 所面臨的戰場威脅,絕不是反坦克武器、競賽用穿越機、察打一體無人機那麽簡單,相反,在不同地域內都分布著對 M1A2T 產生重大威脅的技術兵器。首先是戰役區域,其縱深達 200 千米 。 在這個區域內, M1A2T 將面臨各種遠端身管火炮、火箭炮的威脅,上述炮兵武器在無人機的引導下,能夠發射精確制飛彈藥 , 甚至是點對點打擊的末敏彈,從而可以對發現的各種坦克裝甲車輛實施有效毀傷,至於 M1A2T 也不能例外。考慮到來襲彈藥從天而降,因此使得 M1A2T 僅靠自身裝甲是完全無法抵抗的。
■ 解放軍遠端火箭炮的齊射可對台軍裝甲部隊的集結地域實施火力覆蓋。
其次是戰術地域,縱深達 10 ~ 40 千米, 在 這一區域內, M1A2T 面臨的威脅相較戰役區域就更多 了 ,例如 戰術飛機 、巡飛彈、武裝直升機、察打一體無人機、中大口徑加榴炮、非瞄準線遠端反坦克飛彈等,使得 M1A2T 的處境只會愈發惡化。特別是在俄烏戰場上聲名鵲起的巡飛彈,能夠自主進行偵察打擊和毀傷評估,其速度 和 精度導致坦克裝甲車輛的戰場生存能力大幅下滑。例如俄軍廣泛使用的 「 柳葉刀 」 系列巡飛彈,就讓一眾西方坦克裝甲車輛紛紛吃癟。
■ 俄羅斯開發的 「柳葉刀」巡飛彈在俄烏戰場上對烏軍裝甲車輛構成嚴重威脅。
最後是直接接觸地域,縱深為 10 千米以內,也就是常說的 「 火力區 」 。在這個區域內, M1A2T 面臨的威脅將更直接,既有傳統威脅,例如反坦克飛彈、反坦克火炮、 坦克裝甲車輛等,同時也有非傳統威脅,諸如橫行當下的競賽用穿越機 和 小型無人機。前者透過與各類彈藥結合,便可在轉瞬之間化身成為 「 飛行的 RPG 」 ,對坦克裝甲車輛的威脅特別大。後者 正 在逐漸改變使用思路,透過搭載多枚彈藥, 以 臨空投 彈 這一攻擊方式,也能讓坦克裝甲車輛栽跟頭。綜上所述, M1A2T 所面臨的威脅,主要 在 於戰術區域內,當然在直接接觸區域內也會 存在極高的風險 。
■ 競賽用穿越機透過與各類彈藥結合後,可在轉瞬之間化身成為 「 飛行的 RPG 」 ,對坦克裝甲車輛的威脅非常大 。
戰力如何保存?
在 威脅遍地的情況下,台軍手中的 M1A2T 僅靠 自身的 復合裝甲,顯然無法 保證 其戰場生存性,因此這就要開始做加法。按照台媒此前報道稱,台軍曾打算為這批 M1A2T 安裝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制的 「 戰利品 」 主動防禦系統,以此提升 M1A2T 對來襲彈藥的應對能力,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但 「 戰利品 」 主動防禦系統能否對巡飛彈、小型無人機及競賽用穿越機等這類非傳統威脅做出有效反制,目前還有待商榷。換 而 言之,台軍若真想在主動防禦系統上大做文章的話,那麽意味著其需要重視主動防禦系統對 「 低、慢、小 」 航空兵器的探測及辨識能力,此外在依靠硬摧毀手段的同時,台軍或許還得讓主動防禦系統具備軟殺傷能力,即透過雙重結合,以此顯著提高主動防禦系統的作戰效能。
■ 安裝以色列 「 戰利品 」 主動防禦系統 的美陸軍 M1A2 主力戰車 。
在持續至今的俄烏沖突中,交戰雙方為了迷惑對手,相繼投入了大量誘餌目標,諸如模擬主力戰車、牽引式榴彈炮、履帶式野戰防空系統、 「 愛國者 」 防空飛彈系統、 「 海馬斯 」 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系統、米格 -29 戰鬥機、常規動力潛艇等,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實戰經驗也表明,俄烏兩軍的這一手段起到了一定作用,從而使得雙方在仔細核查完戰果後,才發現自己已經中招。 (詳情參見本號歷史文章【四兩撥千 「金」的好東西,俄烏都在用,卻都避而不談?】) 台軍也會將這一招用在 M1A2T 身上,且除了原來使用的充氣坦克外,還會有針對性地再制造一批 M1A2T 假目標, 且大機率不會 是簡單的充氣誘餌 。這在實戰中的確會對 目標辨識 造成影響,從而使得 M1A2T 能夠暫 保 無恙。
■ 台灣 「 中科院 」 以 M60A3 坦克為基礎而研制的充氣坦克模型 。
除上述兩種方案外, M1A2T 也會透過可視偽裝技術來提高戰場生存能力。作為坦克偽裝領域的重要分支,視覺偽裝技術旨在透過調整坦克的外觀特征,使其與戰場環境渾然一體,進而在可見光範圍內顯著降低坦克被敵方偵察和辨識的風險,實作高效的隱身效能。自從坦克偽裝技術的早期發展階段至今,視覺偽裝已從簡單的色塊偽裝演變成當前先進的自適應偽裝系統,經歷了顯著的技術演進。從戰場視角出發,視覺偽裝技術可細分為遮障偽裝和迷彩偽裝兩大類。其中,遮障偽裝技術主要借助偽裝遮障和偽裝網等材料,有效遮擋視線和雷達波,以此使得坦克能夠更好地融入戰場環境。其主要根據地形特點和套用分為直接掩蓋高出地面的目標、利用高大垂直面遮擋敵方視線、改變遮障形狀布局三種方法進行偽裝。
■ 加裝有偽裝網的 M60A3 坦克停放在立交橋下,以此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
至於迷彩偽裝技術則是透過精心調配的迷彩塗料和獨特的斑點設計,實作坦克表面與周圍環境的自然融合,進而減少被敵方視覺偵察辨識的風險。考慮到台陸軍在大小演習中經常會給主力戰車加裝偽裝網,由此可見, M1A2T 服役後,台陸軍 第 584 裝甲旅 和第 269 機步旅也會采用這種辦法。除此之外, M1A2T 估計還會與島內現有資源進行結合,例如利用資源回收廠的現成材料,如木板、廣告帆布或遮篷來覆蓋戰車,這種方法效果同樣也很不錯。最後則是台軍指出,待沖突爆發後, M1A2T 可以夜間為掩護,並與部份民用大型車輛(平板車、砂石車、卡車)等分散在多條道路上進行機動,以此迷惑來自空中的偵察探測等。
■ M1A2T 抵達 新竹裝訓部 後 從平板拖車上駛下,可見已經塗繪了迷彩。
結語
綜上所述,在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下,會使 M1A2T 主力戰車的戰場生存能力有所提高,不過 , 這一切都是基於現有資料及過往經驗而得出的結果,因此台陸軍還會采用哪些措施,目前還有待觀察。總而言之,針對 M1A2T ,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將會反受其累。
■ 108 輛 M1A2T 無疑提升 了台陸軍裝甲部隊的作戰能力,其威脅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