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專家提醒:與中國開戰,美軍必將損失慘重,台灣不值得我們冒險

2024-09-30軍情

19世紀末,清朝積貧積弱,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直至二戰結束,台灣才重回中國懷抱。

然而,內戰導致中國大陸和台灣分屬不同政權統治,長達數十年的分治局面。

冷戰時期, 美國出於遏制共產主義的戰略考量,選擇支持台灣當局。

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對台政策逐漸演變為一種微妙的平衡術:

一方面,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另一方面,又透過」灣關系法等方式,為台灣提供安全保障。

對美國而言, 台灣問題不僅關乎地緣戰略,還牽涉國內政治。

支持台灣,往往能贏得某些選民群體的青睞,成為政客們拉票的有力工具。

然而,這種做法,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中美緊張。

美軍必將損失慘重

近年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

美國戰略界,對可能發生的台海沖突愈發憂心忡忡。

美軍事專家、退休中校丹尼爾·戴維斯,直言不諱:

「與中國開戰,美軍必將損失慘重。台灣地區,不值得我們拿著國家安全利益去冒險。」

丹尼爾·戴維斯。

以前是陸軍中校,打過四次仗,深知戰爭有多可怕。

現在,他常在華盛頓的一些重要機構裏發表意見。

他的想法, 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美國軍界的一種新想法。

回頭看看歷史,美國對待台灣問題的態度一直在變。

從一開始的全力支持,到後來的模棱兩可,再到近年來的頻繁互動。

美國的做法,似乎越來越偏離了原來的路子。

但是,戴維斯他們提醒美國的決策者,得面對現實:如果在台灣海峽打起仗來,美軍很可能會吃大虧。

他們這麽說不是沒有道理的。

美國軍隊雖然厲害,但在中國家門口打仗,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些年來, 中國一直在加強自己的防禦能力,特別是在沿海地區。

而且,中國現在也有能力打到美國本土了。

中美之間的直線距離,約為12000公裏。

東風-41飛彈的最大射程,約為14000公裏,足以覆蓋中美之間的距離。

為了台灣問題和中國打仗,可能會讓美國付出太大代價。

雖然這種想法,還不是主流。

但確實給美國的決策者們,提了個醒。

如今,俄烏沖突,正牽制著美國大量的精力和資源。

美國不得不投入巨額資金支持烏克蘭,但戰事遲遲未見明朗。 這場曠日持久的沖突,讓美國深感疲憊。

與此同時,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台灣問題,依舊懸而未決。

一些美國軍事專家,開始提出警告:

如果美國卷入台海沖突,其代價可能遠超目前在烏克蘭的投入。

這些專家們的擔憂,並非電洞來風。

與中國這樣的大國發生沖突。

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角度來看,都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中俄兩國聯手對抗美國。

即便美國拉攏所有盟友,也難以應對這樣的局面。

大國之間的直接軍事沖突,往往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上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就是血的教訓。

如今, 在核武器時代,大國之間的軍事沖突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可能給全世界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一些美國高層似乎認定,如果中國采取行動統一台灣,美國就必須出兵幹預。

但是,這種想法是否經得起推敲呢?

是否,值得美國付出巨大代價?

最近,有人進行了24場兵棋推演,試圖模擬各種可能的台海戰爭場景。結果令人深思: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台聯合力量能夠取勝。

但,代價卻是驚人的。

具體來說,在這些推演中,美國平均會損失484架戰鬥機,最高甚至可能損失774架。

更令人震驚的是。

在所有24種情況下,美國都會損失兩艘航空母艦和數千名軍人的生命。

這些數位背後,是無數家庭可能失去親人。

是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更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一旦發生戰爭,會怎麽樣?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現代戰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些軍事專家,開始對可能發生的台海沖突進行深入分析。

他們的研究結果令人深思。

按照這些專家的推測, 如果真的爆發沖突,戰爭的初期階段可能會以遠端打擊為主。

各型別飛彈,可能會首先瞄準海上目標,比如航母艦隊。

接著,可能會轉向陸地上的軍事設施。

緊接著,無人機可能會被大量使用。

這些無人機不僅能進行偵察,還可能對空中和海上目標發動攻擊。

無人機技術的成熟, 大大降低了使用方的人員傷亡風險,同時又能有效打擊對方目標。

在飛彈和無人機的配合下,傳統的海空力量才會逐步投入戰場。

一些軍事專家認為:

即便有外部力量介入,也很難阻止中國收回台灣的決心。

更重要的是,無論哪一方最終取勝,付出的代價都將是巨大的。

這,不僅包括直接的軍事損失。

還包括經濟損失、國際關系的惡化,以及可能的人道主義災難。

對華特設委員會主席加拉格爾:

「美國在一周內,用完了幾乎所有的精確制導飛彈。

我向你保證,中國不會在一周內耗盡飛彈。

一旦我們的飛彈庫存耗盡,美國在空中和海上都將幾乎失去防禦能力。想到我們可能遭受的傷亡,我不寒而栗 。」

要是美國卷入台海打仗,損失會很大。

不光是在太平洋這一帶,美國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都會受到影響。

這話讓人不得不思考:打仗的代價到底有多大?

一個沒有贏家的賽局

現在世界變了,美國是不是該重新想想,這麽做還有沒有用?

戴維斯認為,如果中國下定決心要統一台灣,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做到。

對美國來說,最好的結果可能是損失不少後就撤出來。

更糟的是,戰爭可能會打到美國本土去。

台灣確實有它的重要性。

比如造芯片很厲害,美國也想用它來牽制中國。

但是,我們得問問:

這些東西真,的值得美國付出那麽大代價嗎?

值得讓美國士兵,去跟另一個有核武器的大國打仗嗎?

美國的介入,表面上看是為了維護地區穩定,保護台灣利益。

但實際上,這種介入,本身就是導致局勢持續緊張的主要根源之一。

它不僅沒有化解矛盾。

反而加劇了兩岸的對立情緒,使問題變得更加棘手。

如果美國能夠認清現實,審時度勢。

適時調整其政策,或許還有轉圜的余地。

放手讓兩岸自行解決分歧,不失為明智之舉。

這,不僅可以避免美國自身陷入兩難境地,也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了更有利的環境。

畢竟,家事應該由家人自己解決,外人的插手往往會使問題復混成。

然而,現實情況是,美國似乎仍在固守其過時的地緣政治思維,繼續在台海問題上加碼。

這種做法,無異於在火藥桶上跳舞,極其危險。

一旦局勢失控,美國將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

參戰將付出難以承受的代價, 不參戰則意味著信譽掃地,國際影響力大幅下降。

這是一個沒有贏家的賽局。

台灣問題的本質是中國的內政,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才是化解危機的關鍵。

大國之間的較量,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