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決定對中國發動戰爭,中國有能力應對嗎?最近,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明確表示,美國計劃在2027年與中國開戰。
這一來自軍隊高層的聲明,顯然不是電洞來風,美國已將中國視為首要的敵對目標。這並非她首次發表此類言論,此前她一直呼籲美國軍隊「準備對華作戰」,並在亞太地區多次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隨著國際形勢日益緊張,美國的信心也不如以往,因此試圖透過軍事壓力來遏制中國。
不久前,中國成功試射了一枚新型洲際飛彈,這使得美國更加焦慮,急忙宣布計劃在2027年與中國決戰。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如果真的爆發戰爭,中國該如何應對?實際上,毛主席早在70年前就給出了應對策略。
美國將在2027年對華開戰
為了維護其全球霸主地位,美國從未放松對中國的警惕。無論美國如何打算,中國的發展步伐從未停止。近年來,中國的國防力量不斷增強,山東艦、遼寧艦、新亮相的福建艦以及正在建造的004艦,加上055型驅逐艦的卓越表現,都有效震懾了中國周邊海域。
中國海空軍的迅猛發展和美軍相對的衰退構成了顯著的對比,美國軍事霸權的穩固性正面臨挑戰。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美軍在艦艇和戰機數量上將被中國所超越。美國對此感到不安,任由中國繼續發展,他們的地位將不復存在。
因此,美方認為,必須趁其當前實力尚占優勢之際,迅速采取行動,在中國的軍事實力大幅提升之前,透過戰略部署來維持其軍事主導地位。近期,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對外宣稱,美國計劃在2027年與中國開戰,並已做好隨時應戰的準備。盡管中美關系尚未惡化到非此即彼的程度,但其他國家普遍認為中美之間終將爆發沖突。
例如,在中國的台海問題上,美國持續介入,並在亞太地區與北約多次聯合進行軍事演習,這些頻繁的行動顯然是針對特定目標。在美國高層看來,中國擁有龐大且完整的工業體系,特別是在造船領域,中國的造船能力是美國的230倍,因此中國能夠迅速建造所需戰艦,美國在這方面處於劣勢,因此美國軍隊更加需要發展海軍力量以對抗中國。
首先,增加軍費是必要的,今年美軍的軍費預算已高達8700億美元,這一數額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軍費的總和。可見美國在提升實力方面有多麽迫切,過去美國常以反恐為名,幹涉多個國家,現在感受到中國的發展壓力,顯得尤為焦慮。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等國家相繼成為戰場,有的至今仍處於混亂和動蕩之中。
為了鞏固其全球霸主地位,美國不斷對中國進行詆毀,散布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並積極拉攏盟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美國針對中國實施了多項戰略部署,試圖破壞中國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軍隊的迅速發展,尤其是海上軍事力量的增強,已使美軍感到巨大壓力,因此,美國軍隊不得不加大海軍力量的發展以應對中國。
美國計劃進一步擴大海軍規模,目標是恢復到80年代海軍的鼎盛時期,美國對當時能夠壓倒其他國家的實力仍念念不忘。除了擴大海軍力量,美國海軍作戰部部長還建議加強美軍各兵種之間的有效協作,因為美國軍方認為中國解放軍正在構建一套針對美軍的神秘作戰系統。
她指出美國在紅海的失敗,建議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例如可以從俄烏沖突中學習經驗。這是一場出人意料的戰爭,烏克蘭在軍事力量遠不及俄羅斯的情況下,成功對抗了俄羅斯著名的黑海艦隊。在烏克蘭海軍的巧妙攻擊下,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遭受了重大損失,烏克蘭以極小的代價獲得了巨大的戰果和聲譽。
美國應借鑒烏克蘭對抗俄羅斯黑海艦隊的軍事策略,以此來應對海上力量不斷增強的中國。美國多次發出戰爭威脅,顯然不是電洞來風,而是美國軍方確實在為即將於2027年爆發的「台海沖突」做準備。當前國際局勢異常緊張,俄烏戰爭、動蕩的中東沖突,以及中國的台海問題,似乎隨時可能引發一場大規模戰爭。
美國似乎擔心國際局勢不夠復雜,再次加劇了緊張氣氛。中國已被美國視為最大的對手,因此美國多年來一直未曾放松對我們的壓制,其目的在於遏制中國的發展。對於美國這種囂張的態度,毛主席早在75年前就已提出了應對策略。
丟掉幻想,準備鬥爭
在探討中國應如何應對美國之前,首先需要理解帝國主義的本質,即為了追求最大利益而對他國進行侵略和掠奪。毛主席也曾指出,帝國主義的本性無法改變。帝國主義者決不會放下武器,他們也絕不會成為和平的象征,直到他們滅亡。事實證明,毛主席的觀點是正確的,美國依舊保持著其一貫的作風,未有任何改變。
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太久,誤以為美國也有所變化,這其實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只是中國崛起,美國感到威脅,因此不會輕易采取行動。如今,中國的發展再次威脅到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自然無法坐視不理,帝國主義再次卷土重來。帝國主義的本質從未改變,他們滅亡中國的野心依舊存在,一旦與中國對抗,美國就會失去理智,針對中國的手段層出不窮。
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又鬧出了一個大笑話。在美、日、印、澳四國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會議開幕式上,拜登突然忘記了要介紹的外國領導人的名字。考慮到他的年齡,記憶力不佳可以理解,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接下來的閉門會議上,拜登在記者離開後,公開批評中國。
然而,他未曾關閉自己的麥克風,導致他的言論被場外的記者所捕捉。在會議召開之前,美國還虛偽地宣稱會議宣言不針對任何國家,但轉眼間,拜登便將中國作為批判的物件。即使拜登的思維能力有所下降,他依然記得要對抗中國,這足以證明美國的帝國主義洗腦策略之強大,對中國采取敵對態度已成為其執念。
歷史上,失去理智的帝國主義曾引發兩次世界大戰,如今美國再次表現出對中國的敵意,這無疑使美國成為世界穩定的最大威脅。中國未曾采取任何行動,卻被美國扣上了多頂帽子,這實際上是美國尋找借口以遏制中國的發展。我們一貫倡導的是雙贏的合作模式,追求共同利益,但如果我們以為這樣就能與美國和平共處,那就大錯特錯了!
西方的帝國主義並非兒戲,一旦發動攻擊,便是無差別的,他們根本無意與他人分享利益。帝國主義如同貪婪的饕餮,行為如同土匪,在他們眼中,一切都是他們的。如果我們尋求和平共贏,他們只會認為這是我們實力不足的表現,而非善意的讓步。
現在,美國在中美關系日益緊張的背景下,頻繁利用台灣問題來幹擾中國的發展。在美國看來,台灣地區是制約中國的一張關鍵牌,因此,美國不僅加大對台軍售,還頻繁派遣政治人物存取台灣,加劇了台海局勢的緊張,甚至在亞太地區采取大規模行動以維持其戰略優勢。
如今,某些人反而指責中國,聲稱2027年台海問題可能引發中美之間的戰爭,因此美國需提前準備,以此為其針對中國的軍事演習和戰略部署尋找合理性。這種說法顯然是在混淆是非!因此,我們有必要思考如何應對美國的策略,而這可以從毛主席當年的言論中獲得啟示。
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1950年,北韓半島局勢動蕩,表面上看似北韓與南韓之間的沖突,實則是蘇聯與美國兩大國之間的較量。這兩大超級大國的對抗也波及到中國,如果我們不支援北韓,戰火遲早會蔓延至中國邊境。在這種國際形勢下,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盡管經濟條件極為困難,仍決定出兵支援北韓。
為了挫敗蘇聯和美國的陰謀,確保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三年,我們的誌願軍戰士以無畏的精神捍衛了新中國的尊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已使各方疲憊不堪,美國尋求和平談判,但在談判中仍保持強硬態度,中國對此不予妥協,毛主席在大會上明確表示,「這場戰爭將持續多久,我們不應自行決定。這應由杜魯門、艾森豪或美國未來的任何總統來決定。也就是說,他們希望戰爭持續多久,我們就將戰鬥多久,直至我們取得完全勝利!」
我們渴望和平發展,但在面對戰鬥威脅時也毫不畏懼。我們應該學習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智慧,他是一位卓越的戰略家,既在戰略上輕視敵人,又在戰術上高度重視敵人,從不參與無準備或無把握的戰鬥。
因此,面對美國預計在2027年可能發動的戰爭威脅,我們必須預見到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並做好充分的應對準備,以便在對抗中爭取到最有利的結果。回顧歷史,當中國面臨美國支持台灣反攻大陸、英國支持印度對中國發動戰爭、中蘇關系惡化至敵對狀態、美國侵略越南並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嚴峻國際環境時,毛主席都制定了相應的戰略規劃並做好了應對準備,對來自他國的戰爭威脅保持高度警覺。
毛主席提出了既要爭取和平,又不懼怕戰爭,要為戰爭做好準備,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做好準備的戰爭應對戰略思想。現在,許多國家都在密切關註中美兩國,猜測戰爭何時會真正爆發。實際上,對於中國來說,中美兩國若不得不透過一場戰爭來解決問題,這場戰鬥的爆發時間越晚對我們越有利。但如果戰爭真的來臨,我們也絕不退縮。首先是中美兩國的軍事力量對比,其中最關鍵的是「海上霸主」航空母艦的數量。
盡管中國在航空母艦數量上不及美國,但我們絕不是可以輕視的對手。目前來看,中國在陸地上是無敵的,而美國在海洋上是無敵的。然而,如果中美兩國真的撕破臉,進行全面的軍事對抗,比拼的將是雙方的綜合軍事實力。盡管美軍在軍費開支上消耗巨大,但內部貪汙問題也占用了大量資金,之前就有新聞爆出美軍一袋螺絲釘竟然要價9萬美元。
這種「非凡舉措」導致美軍在武器研發和裝備制造方面的軍費大幅減少,從而制約了研究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海軍的軍艦不斷投入服役,空軍殲20的數量也在持續增加,特別是我們的東風系列飛彈,足以讓美國感到不安。東風飛彈專為打擊航母設計,從此航母不再是美國的強大支柱。
前幾天的9月25日,我們時隔44年再次成功發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並精確落入太平洋預定海域,飛彈射程達到12000公裏,據稱最大射程甚至可達15000公裏,這一距離足以覆蓋整個美國本土,對美國構成極大震懾。美國試圖透過輿論炒作,捏造不存在的「中國軍事威脅」來遏制中國發展,完全是打錯了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