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閱兵儀式,每一次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意義,每一次都見證著國家的崛起與強大。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第一聲禮炮,到如今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15次閱兵儀式,猶如一部史詩,記錄著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壯闊歷程。
每逢盛大節日,尤其是國慶,閱兵儀式都會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電視畫面上,雄壯的軍樂聲中,三軍將士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先進的武器裝備隆隆駛過天安門廣場,展示著中國國防力量的日益強大。這一幕幕,無不激蕩著億萬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點燃著內心深處的自豪與驕傲。
2019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更是深深地印刻在每個國人的記憶中。氣勢磅礴的方陣,先進的武器裝備,無不展現著新時代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決心。然而,今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閱兵的訊息卻遲遲沒有傳來,這不禁讓人心生疑問:今年還會舉行閱兵嗎?
其實,關於閱兵的頻率,一直存在著「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的說法,但這並非官方規定,閱兵並沒有嚴格的周期性。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國家建設需要,為了振奮民族精神,展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力量,從1949年到1959年,連續11年都舉行了國慶閱兵。
![](https://img.jasve.com/2024-10/ef57592d6b4a5937cb53fe27735968d0.webp)
進入20世紀60年代,為了響應勤儉建國的號召,中國開始實行「五年一小閱,十年一大閱」,並在1960年9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明確規定了國慶閱兵的間隔時間。然而,由於歷史原因,閱兵儀式一度中斷,直到1984年才恢復舉行。
從恢復閱兵儀式至今,中國並沒有嚴格按照「五年一小閱,十年一大閱」的規律進行。例如,從2009年到2019年,這十年間,中國分別在2009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舉行了四次閱兵,其中2015年是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2017年則是建軍90周年閱兵,並非國慶閱兵。
由此可見,閱兵並非例行公事,而是根據國家需要和具體情況而定。每一次閱兵,都經過了慎重考慮和周密籌劃。
![](https://img.jasve.com/2024-10/07705799e99c4a0f2bb2b971688f41cb.webp)
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閱兵儀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人員選拔、訓練到裝備的檢修、保養,再到場地的布置、安保工作的落實,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細的安排和高效的執行。
此外,閱兵還涉及到國際影響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國家從整體戰略高度進行考量。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閱兵視為一種「炫耀武力」的行為,更不能將其與國際局勢的緊張程度掛鉤。
2017年的朱日和閱兵,打破了以往閱兵的傳統模式,首次采用了實戰化的演練形式。1.2萬名官兵,100多架戰機,500多輛戰車,100多艘艦船,在廣闊的草原上,展開了一場氣勢恢宏的沙場點兵。
![](https://img.jasve.com/2024-10/614742a5c9af752b64f6abe3e239f8de.webp)
戰士們不再是正步走過天安門廣場,而是以戰鬥姿態快速進入預定區域,戰機低空掠過,坦克裝甲車隆隆駛過,展現出強大的實戰能力和隨時準備戰鬥的決心。這場氣勢磅礴的閱兵,向世界宣告了中國軍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
對於今年沒有舉行閱兵的原因,有專家分析,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已經不需要透過頻繁的閱兵來展示自己的實力。
近年來,中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復興號」高鐵、C919大型客機等一大批大國重器橫空出世,這些都彰顯著中國科技實力的飛躍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正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中國的發展成就已經足以讓世界為之矚目,無需刻意張揚。
![](https://img.jasve.com/2024-10/de58733d078e0f119927fec7ed876187.webp)
另一方面,明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這是一個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為了隆重紀念這一歷史事件,中國將與俄羅斯等國一起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自然少不了閱兵這一重要環節。
因此,今年不舉行閱兵,也是為了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到明年的慶祝活動中,確保各項活動順利進行,更好地展現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和歷史擔當。
事實上,閱兵並不是展示國家實力的唯一途徑,更不是為了「秀肌肉」。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https://img.jasve.com/2024-10/8319e12307cb02efbf3d0319be01013b.webp)
中國的發展成就、國際影響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積極作用,都是國家實力的體現。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為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應對氣候變遷、抗擊新冠疫情等全球性挑戰方面,中國也積極承擔國際責任,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這些,都是中國實力的體現,也是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理由。
明年,中國將與俄羅斯等國舉行聯合閱兵式,共同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相信屆時,世界將再次見證中國軍隊的強大實力和中國人民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
![](https://img.jasve.com/2024-10/97e5fbe792e6f7810b30ab18c73dbc30.webp)
閱兵,是一個國家實力的展現,更是一個國家精神的象征。每一次閱兵,都是對歷史的回顧,對現實的檢閱,對未來的展望。讓我們共同期待,明年的閱兵式,將再次奏響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