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從完全攔不住到主動攻擊,二十載中國空軍攔截敵機的能力變遷

2024-10-04軍情

前言:自從20世紀末起,中國每年都會在東山島舉辦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已經不再是什麽新鮮事。然而自2001年起,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向台灣出售了超過40億美元的包括四艘紀德級飛彈驅逐艦在內的武器裝備,此外,美國及日本的P-3系列飛機頻繁出現在從上海南部至舟山以北的公海上空,中國解放軍的戰機也總是出動進行近距離攔截。

一:背景介紹

東山島位於福建與廣東的交界處,是一個地形多為丘陵的島嶼,東側距離澎湖約98海裏、高雄約166海裏。鑒於其地理位置的戰略意義,自1995年起,中國解放軍建開始每年在此舉辦三軍聯合登陸演習。1996年,解放軍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三軍聯合實兵演習,這個演習從2月開始部署兵力,3月進行飛彈試射,4月地面部隊推進,5月開始各軍種分別訓練,直到6月進行全面的聯合訓練。盡管演習達到了預期的動員率、裝備狀態和執行效果,但也暴露了各軍區在協同操作中的概念差異,尤其是在裝備支持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2001年,隨著美國新任總統小布希的上任,中國解放軍在東山島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兩棲登陸作戰演習,持續了156天,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註,並最終導致了南海中美撞機事件。

2002年的演習力度進一步增強,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涉及150公裏寬的海域,陸海空三軍實兵演習參與人數達到了10萬,這些都是接受過強化訓練的精銳部隊。參與的軍種包括七大軍區的集團軍、東海、南海和北海艦隊,以及空軍和第二炮兵的戰略部隊。演習不僅包括Su-27、Su-30戰機、殲-8II型戰機和空中預警機,還有先進的飛彈驅逐艦、潛艇以及戰術飛彈。2002年的演習集中展示了實戰化、科技化的戰術,與1995年的演習相比,增加了電子幹擾和空中偵察的演練,顯示了軍隊戰術技術的深化與升級。

二:持守策略

1996年,面對解放軍裝備的新型戰機如「Su-30」和「Su-27」,台灣空軍建的主力機種還在使用F-5E/F,而新一代戰機如F-16A/B和IDF還未完全達到作戰狀態。解放軍建在此期間的軍事動作包括持續的雷達預警和戰鬥管制,台灣的F-5E/F飛行員經歷了密集的出勤和夜間飛行,達到歷史新高。這一時期,解放軍建在福建到廈門一線部署了移動的二炮部隊,東南沿海地區的電子戰頻譜達到飽和狀態。美國於3月初對台灣海峽的安全等級提升至「黃色」,台灣空軍在這種高壓環境下被迫取消了所有偵察任務。

三:轉攻為守

2006年12月,台灣空軍的F-16B準備在彭佳嶼北方80海裏的海域進行反艦飛彈發射演習時,遇到美軍的EP-3電子偵察機。解放軍的殲八戰機緊急起飛進行攔截,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機也迅速趕至,進行了一場復雜的空中對峙。台灣空軍調動了F-16A進行攔截,最終美軍的EP-3轉向東北方向撤離,而解放軍的戰機則在空中加油機的協助下返回。

四:結語

這些年來,透過一系列近乎實戰的演習和對峙,中國空軍顯著提升了其戰術與電子戰的操作水平。面對東北亞地區的復雜安全形勢,美國意識到單靠自己的力量難以保持空中優勢,需要依靠日本和南韓的協助。但不確定的是,這兩個國家是否還願意在未來面對潛在的軍事沖突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