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卡爾可夫的情況「惡化」不同,西爾斯基將軍把重點放在了其它地方,特別是庫皮揚斯克,西韋爾斯克,萊曼,波克羅夫斯克,「俄國人在一個地方打了勝仗,而烏人卻在別的地方打起來了」,俄國人仍然想要奪取恰西夫亞爾,並且向東邊的恰西夫亞爾發動攻擊,但是失敗了。
有些智囊團和專家仍將俄羅斯對卡爾可夫的攻擊視為一種戰術,例如,「軍事研究院」指出,卡爾可夫的俄羅斯部隊還不夠強大,無法防守或者占據卡爾可夫,俄羅斯軍隊之所以沒有發動大動作,很可能是想透過一場激烈的攻擊,逼迫他們把更多的部隊轉移到卡爾可夫,讓卡爾可夫市重新成為俄羅斯軍隊的攻擊目標,然後配合空中打擊,徹底淪陷這座烏克蘭的第二大城市。
澳洲退休將軍、洛伊研究所研究員米克·瑞安(MickRyan)也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此次襲擊卡爾可夫只是俄羅斯「狡猾戰略」中的一環,他們不會直接攻擊卡爾可夫市周邊地區,而是為了吸引烏克蘭人,特別是東部地區,因為「東部地區的烏克蘭人在接下來的數個星期裏處境十分艱難」,甚至有可能面對更多的傷亡。
從公共報導來看,我們還沒有發現烏軍從其它方向將兵力轉移到卡爾可夫,而有些未經確認的資訊表明,美國當局正在俄羅斯發動主要攻勢之前,加強烏克蘭軍隊的實力,特別是對第47個裝甲旅的人員、整補和培訓。美國政府在兩個星期之內將大約100架「布雷德利」型步兵戰車運往烏克蘭,以彌補47機械師的不足,也許還可以從美國那裏獲得「布雷德利」步兵戰車,艾布拉姆斯戰車,「帕拉丁」自動火炮,不久之後,烏軍隊將擁有一批美軍裝備:
雖然今年夏天,烏克蘭人的反擊以失敗告終,但47機械化旅卻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力,雖然傷亡慘重,但俄羅斯人的傷亡卻更大。
俄羅斯對卡爾可夫的襲擊很有可能又一次刺激了西方國家加快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英國外交部長戴維·卡麥隆曾在公眾場合聲稱卡爾可夫遭受襲擊是「非常時期」,並號召盟友加大對烏克蘭的支援力度;
另一邊,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也對延遲救援行動的成本進行了重申,但是他說,「我對烏克蘭可以對戰線進行有效的掌控感到信心,」並且說:「當俄羅斯部隊成為攻擊物件,尤其是凱瑞米亞時,烏克蘭將會在這方面發揮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凱瑞米亞,但是這是一個艱難的時期。」
就當前形勢而言,雖然卡爾可夫的形勢被誇大了,但是我們還沒有見到任何切實的跡象證明卡爾可夫的形勢已經糟糕到了急需烏克蘭軍隊支援的地步,而且俄羅斯軍隊並沒有發動什麽大的攻勢,這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前奏,而不是一場戰爭的前奏。接下來的主要戰役不會是卡爾可夫,頓內次,悲觀的話,烏軍很有可能會被打回頓內次,甚至連恰西夫亞爾都會失守,但俄羅斯人想要憑借這一點獲得巨大的戰略利益,卻是不太現實的。
經過這兩年的戰鬥,我們對俄羅斯的作戰方式已經很了解了,效果很好,但消耗的時間、人力和裝備都很昂貴,而且隨著美國的援軍越來越多,俄羅斯的這種策略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凱瑞姆林宮的預期,而且很有可能會在這場戰鬥之後陷入短暫的停滯,並被烏軍打的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