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如何建造一艘可使用的航空母艦?早期建造航母遇到的問題

2024-07-20軍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變得有形而有用,因此很自然地,有人決定將其套用於海上。起初,它們是浮動的,起飛和降落在水面上,然後被吊起到船上。但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在戰爭結束前兩個月,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能夠直接從甲板上起降飛機的船。它叫HMS Argus(百眼巨人),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這是英國人的發明,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時英國人在幾乎所有的海上事務中都處於領先地位。

HMS Argus(百眼巨人)。註意它的煙囪和略微向下的艦首甲板。

這是一種全新的船型——以前沒有類似的東西,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演變」成這種船型。因此,沒人知道該如何建造它們,該如何使用它們等等。所以,我們來談談海軍將領們的思維飛躍,以及他們踩過的雷區。

最初的航空母艦是由大型民用船只改造而來的,例如班輪或貨船。上述的Argus(百眼巨人)和美國的Langley(蘭利)就是這樣。邏輯很簡單:有一艘大船棚,只需把頂部切掉,然後加上一層供飛機起降的甲板。但是,每個人都明白,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會更好,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紛紛開始著手建造專門的航空母艦。同時,1922年華盛頓海軍條約允許將部份正在建造的戰列艦「轉換」為航空母艦。該條約還對這一類別進行了嚴格限制,以避免出現「我們有一艘戰列艦,但上面有一個二十米長的飛行甲板和一架小飛機,所以它被算作航空母艦」的情況。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有四個半國家試圖發展航空母艦:美、日、英和法。德開始建造自己的「齊柏林伯爵號」,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未能完工。意在戰爭期間才開始從事這種艦船的建造,而蘇則沒有實際建造過,只停留在設計階段。同時,法只建造了一艘航空母艦(「貝阿恩號」),是由「諾曼第」級戰列艦的船體改造而來的,但沒有什麽特別之處,所以我們集中談論前三個國家。

飛行甲板

很容易理解,航空母艦的意義在於能夠起降飛機,而這需要飛行甲板。所以我們從它的末端開始說起。英國人(後來被日和法借鑒)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飛行甲板做成一個小角度的坡道,以此來減緩飛機的速度。這一想法效果不佳,因為飛行員很快就要求將其去除,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日本人將甲板改為平直的。同時,甲板前部常常會有一個類似的坡道,用來給飛機「加速」,但這同樣效果不佳。

HMS Eagle(鷹號航空母艦),飛行甲板後部檢視。

現在來談談最重要也最有趣的部份:起飛!

既然一個甲板不夠用,那就做兩個吧!由於無法向兩側擴充套件,那就從多層甲板上起飛。如果說英國人只是在Furious(憤怒)號上嘗試了兩層甲板的設計,那麽日本人在他們的赤城號航空母艦(以及幾乎相同的加賀號)上設計了三層飛行甲板,這些艦艇都是由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的。這種布局理論上允許同時進行飛機的起降,這是當時其他所有船只都無法做到的。

HMS Furious(憤怒號),雙層甲板。後來將甲板上的位置改為防空炮。

然而,實際上這種設計非常糟糕。首先,它非常低效地利用了空間。其次,它嚴重限制了新飛機的使用,因為新飛機往往更大、更重,需要更長的甲板來起飛。第三,當飛機在下層甲板等待起飛時,通風效果很差。因此,在戰爭爆發前,它們被改造成了更合適的形式。

加賀號

美國人在此方面相對保守,但在戰爭初期也曾有一些大膽的想法。例如,從機庫甲板側面用彈射器起飛。幸運的是,這些想法並未廣泛套用,盡管早期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確實裝備了這種系統,但據說從未使用過。

煙囪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艦船的煙囪會幹擾降落的飛機。同時,由於飛行甲板的平整,無法像通常那樣在中央安裝煙囪。因此,各國提出了各種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一問題。

在Argus(百眼巨人)號上,英國人將煙囪盡可能地向後移,並將廢氣分流到船的兩側,使煙囪盡量低,甚至低於飛行甲板。最終結果非常糟糕。底層甲板的廢氣汙染嚴重,煙霧仍然影響飛行甲板的視線,總體效果很差。

日本人和美國人曾一度嘗試使用旋轉煙囪系統。通常情況下,煙囪稍微高出甲板,將煙霧引導離開船只,而在飛機降落時,煙囪會旋轉90°,不再幹擾飛機。日本的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鳳翔號」,以及美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Langley(蘭利)號和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空母艦Ranger(遊騎兵)號都采用了這種系統。

鳳翔號的明信片。經過現代化改造後,甲板變為平直,煙囪固定,艙室上部結構被拆除。

然而,這種系統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系統工作不如預期,在Langley(蘭利)號上問題不大,但在鳳翔號上,日本人很快就將煙囪固定在「側向」位置,問題就此解決。Ranger(遊騎兵)號則一直保留著旋轉煙囪。

USS Langley
USS Ranger

日本人還提出了其他一些方案。在赤城號上,安裝了一個向下彎曲120°的煙囪,以及一個用於加熱鍋爐的「正常」煙囪。但這同樣效果不佳——煙囪設定得太低,以至於在波浪和搖晃中會進水。因此在改造時進行了大振幅的改動,但煙囪仍然過於龐大,為了平衡,上層建築被移到了另一側。這樣赤城號成為了唯一一艘上層建築在左側的航空母艦。

加賀號也經歷了類似的過程。但它的巨大煙囪沿船舷延伸,後來被切除,換成了一個向下彎曲但高於水面的較小煙囪。

赤城號

攔阻裝置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要建造一艘足夠大的船以確保飛機安全降落是相當困難的。因此,需要額外的手段來減速飛機,而不是僅靠飛機自身的減速。於是出現了繩索和攔阻裝置系統,這些系統用於阻止飛機繼續前進。英國人發明了一套縱向繩索和錨的系統,但在戰爭初期,他們看到了美國的橫向繩索系統,並將其引入自己的艦艇上。實際上,這種系統至今仍在使用,基本概念幾乎沒有改變。

縱向繩索系統。

火炮

在20世紀20年代,人們對航空母艦在戰場上的作用進行了大量討論。當時認為,航空母艦可能需要對抗小型艦艇,甚至彼此進行炮戰。雖然很快就放棄了在甲板上安裝魚雷發射裝置的想法,但有時會在航空母艦上安裝大炮。戰列艦上原計劃安裝的140-150公釐的艦炮在某些情況下被「繼承」到了航空母艦上。但這還不是全部:美國和日本都在他們的航空母艦上安裝了200公釐的火炮,這可不是開玩笑。美國的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安裝了四座雙聯裝炮塔,而日本的赤城號和加賀號也配備了類似的火炮,雖然配置相當奇怪。

到戰爭時,這一趨勢基本消失了。日本幹脆拆除了這些火炮(雖然下方的炮廓仍然保留),而美國則將其替換為127公釐的通用火炮。因此,航空母艦之間並未爆發炮戰。實際上,航空母艦的火炮除了用於防空外,幾乎只用於偶爾的沿岸轟炸,而不是對抗其他艦艇。盡管在理論上,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憑借其炮火、裝甲和航速,完全可以對抗幾艘輕巡洋艦。

加賀號

還需註意飛行甲板的結構。在許多航空母艦上,飛行甲板是加裝在艦體之上的,這種設計雖然簡單,但效率不高。更好的方法是將飛行甲板直接融入到艦體結構中,英國人從第二艘航空母艦開始就采用了這種設計。美國的列克星敦級航空母艦也采用了這種設計,但隨後直到戰爭結束,他們仍然采用較為簡單的設計,即使是在巨大的「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上。日本人則是在戰爭過程中才開始采用一體化甲板的設計。雖然這並沒有幫助他們贏得戰爭,但他們的最後一艘航空母艦確實具有相當先進的設計。可惜的是,這艘艦在平地上就爆炸了。

此外,還有幾件在兩次大戰之間沒有完善的東西。首先是升降機,即將飛機在甲板和機庫之間移動的裝置。有時,升降機的數量是復數的,這會帶來額外的問題。早期的升降機位於甲板中央,通常是方形(有時是T形)的截面,大小與飛機相當。這種設計的問題在於:如果設計一種更大的飛機,它可能無法適應升降機的尺寸,需要重新設計半艘船。到二戰末期,美國人想出了在甲板(和機庫)邊緣設計升降機的方法,這樣就不太會限制升降機上升降物體的尺寸。

USS Midway,升降機用黃色標出。但該艦甚至沒趕上二戰。

其次是斜角飛行甲板。這種設計理論上可以在不需要多層甲板的情況下同時起降飛機,並顯著提高降落的安全性。英國人在二戰結束時想出了這個主意,但實際套用是在戰後。

今天看來,有些設計可能顯得可笑和滑稽,但在一百年前,人們並不清楚如何正確地設計這些東西。因此,設計師和海軍將領們在早期探索中經歷了大量的試驗和錯誤。

HMS Hermes。看起來也相當體面。

然而,英國人幾乎從一開始就直覺地做對了。HMS Eagle(鷹)號是第二艘英國航空母艦,由一艘未完工的智利戰列艦改建而成。在這艘船上,英國人發明了島式上層建築,這使得觀察甲板上的情況成為可能,並將煙囪整合到其中,不再妨礙操作。此外,觀察哨被移到上層,從而擴大了視距和雷達覆蓋範圍。艦上沒有不明確的武器和大量令人困惑的甲板。雖然有些小問題,但即使是今天的航空母艦,也與1918年的這艘船非常相似。更重要的是,這並非免洗的經驗,同樣的特點也套用在了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英國航空母艦HMS Hermes(競技神)號上,該艦在一年後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