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率62.6%:印度國防部訂購12架蘇-30MKI戰鬥機 總價值16億美元
印度又要買一堆蘇-30戰鬥機,還要升級老飛機,這錢花得嘩啦啦的,也不知道圖個啥。
買買買!
印度最近又下單了一批蘇-30戰鬥機,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買了,感覺就像我逛淘寶一樣,看到喜歡的就忍不住剁手,只不過人家買的是戰鬥機,我買的是零食和衣服,這差距有點大呀。
這次買了12架,花了16億美元,這可不是個小數目,都夠我買好多好多零食了,也不知道印度的國防預算是有多雄厚,才能這麽大手大腳地花錢。
據說這些戰鬥機是要用來補充之前因為事故損失的飛機,之前摔了13架,這損失也確實有點慘重,不過買這麽多新的,真的不會再摔了嗎?這有點讓人擔心啊。
而且這些新買的戰鬥機還要在印度組裝,說是要提高國產化率,也不知道最後能達到多少,希望印度的制造水平能夠跟上吧,不然到時候組裝出來的飛機品質不過關,那可就麻煩了。
除了買新的,印度還要升級老的蘇-30,這個升級計劃叫做「超級蘇霍伊」,聽起來還挺酷炫的,就是不知道升級之後的效果怎麽樣。
這個升級計劃要花72億美元,比買新的還貴,看來印度是鐵了心要讓這些老飛機煥發第二春了。
升級的內容包括雷達、航空電子裝置等等,總之就是把能升級的都升級一遍,希望升級之後能夠提升戰鬥力吧,不然這錢就白花了。
老樹開新花?
印度的蘇-30戰鬥機已經服役了二十多年,也算是老兵了,現在要進行現代化升級,也不知道能不能讓這些老飛機重獲新生。
據說這次升級要改進51個機載系統,這工程量可不小,估計要花不少時間和精力,希望印度的工程師們能夠順利完成任務。
升級之後,蘇-30的在地化程度將提高到78%,也就是說大部份零件都是印度自己生產的,這對於印度的國防工業來說,應該算是一個好訊息吧,至少可以減少對外國的依賴,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關鍵還是要看升級之後的效果,如果效能提升不明顯,那這錢就相當於打水漂了。
任重而道遠
印度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自主研發武器裝備,減少對外國的依賴,這次蘇-30的國產化率提高到62.6%,也算是一個進步吧。
距離完全自主研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很多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其他國家手中,印度還需要繼續努力。
即使是組裝,也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希望印度的制造業能夠跟上,不要出現品質問題,不然到時候組裝出來的飛機飛不上天,那就尷尬了。
自主研發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入和積累,希望印度能夠堅持下去,早日實作自己的目標。
亦敵亦友?
在蘇-30的現代化升級過程中,俄羅斯也參與其中,畢竟這款戰鬥機本來就是俄羅斯研發的,印度只是引進生產而已。
俄羅斯的參與,一方面可以提供技術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從中獲利,這對於雙方來說,應該算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吧。
印度和俄羅斯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復雜,有時候是朋友,有時候又是競爭對手,這其中的微妙之處,估計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了。
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希望印度和俄羅斯能夠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系,共同發展。
印度空軍的野心
印度空軍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成為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這次增購和升級蘇-30戰鬥機,也是為了提升自身的作戰能力,畢竟在南亞地區,印度的軍事實力還是比較強的,也需要維護自己的地區影響力。
軍備競賽也不是一件好事,只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希望印度能夠保持克制,不要過度擴張軍備,和平發展才是正道。
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這需要所有國家的共同努力。
微妙的平衡
印度的軍備采購,當然也和周邊國家的關系有關,畢竟在一個不太平的地區,手裏沒點家夥心裏不踏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誰都不想挨打。
印度和巴基史坦的關系一直比較緊張,三天兩頭就鬧點小摩擦,這軍備競賽也就停不下來了,你買我也買,大家一起卷,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除了巴基史坦,印度和我們國家的關系也比較微妙,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和和氣氣的,但暗地裏還是有點較勁的意思,畢竟都是亞洲的大國,誰都想當老大,這競爭在所難免,所以印度也要加強軍備,以防萬一,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嘛。
錢從哪裏來?
印度花這麽多錢買武器,錢肯定是從國防預算裏出的,但是國防預算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地投入到軍備競賽中,畢竟還有其他方面需要花錢,比如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這些都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不能忽視。
如果把太多的錢花在軍備上,就會擠壓其他領域的投入,這對於印度的經濟發展來說,肯定是不利的,畢竟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僅是軍事實力的強大,更重要的是經濟實力的強大,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國防建設中,形成良性迴圈。
路漫漫其修遠兮
印度一直都想自主研發武器裝備,這樣就可以減少對外國的依賴,也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但是自主研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還需要時間積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印度的國防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很多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其他國家手中,這也就導致了印度在武器研發方面比較落後,雖然印度一直在努力,但是效果並不明顯,還需要繼續加油。
朋友還是對手?
在武器研發方面,國際合作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畢竟一個國家的力量是有限的,透過合作可以共享技術和資源,加快研發進度,降低研發成本,這對於印度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國際合作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技術泄密、智慧財產權糾紛等等,這些都需要謹慎處理,畢竟在國際關系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合作的同時也要保持警惕。